“白天拿国家工资护墓,夜里带炸药掘坟”,这剧情比《盗墓笔记》还离谱,可它真就发生在徐州。2025年9月,判决书下来那天,考古圈微信群直接炸锅——主犯李某,非遗传承人、副高职称,主持过国保单位勘探,谁能想到他仓库隔层里塞着200多块汉画像石,上面还盖着“待修复”的遮羞布。
最早露馅,是2020年10月铜山古玩城夜市。一件商代弓形器摆在地摊,老板关某张口就要七位数。巡警觉得眼熟,拍照发给市局文保支队,半小时不到就比对出山东前掌大遗址2019年失窃清单。顺藤摸瓜,关某微信里跳出个备注“认眼李教授”——正是李某。聊天记录一句暗语都没有,全是“东南角掉了块皮”“夯层厚度25”这种正经考古术语,谁看了都以为是工地汇报。
![]()
更黑的是他们的“双盲”模式:掌眼、认眼、望风三线并行,互相不知道全名,现金交易用茶叶罐、旧电饭煲夹层运输。最疯的一次,2021年春节前,他们盯上汉代某列侯墓,李某白天还带队做保护性钻探,夜里就指挥同伙把墓室顶板直接炸穿。追赃时警方发现,一块“双龙穿璧”画像石被当茶几摆在本地开发商别墅客厅,主人愣是没问来历,只嫌“石面不够亮”。
![]()
案子判完,数字吓人:4000余件文物、11省市、27人,年代从北辛文化到民国,跨度七千多年。徐州打文物犯罪工作室负责人说,光汉画像石就追回216块,“沛县博物馆几十年才攒了180块,人家五年搞定,还挑精品”。更打脸的是,李某2018年评职称的代表作,正是《汉画像石病害机理与修复》,答辩时专家夸他“田野经验丰富”,没人想到那些“病害”全是他夜里亲手撬出来的。
![]()
圈里人私下嘀咕:李某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2020-2025年,全国盗墓案年均涨12%,其中“持证内鬼”占比飙到23%。原因说白了就两条:一是民间收藏热钱太多,一件一级汉画像石黑市价能换深圳一套大平层;二是监管真有空档——考古队外协人员、临时工、修复公司,谁都能进工地,却没人查自家仓库。李某被抓后,他徒弟小赵发朋友圈“再也不干考古”,定位却是西安某古玩城,配图是一排“老料新工”的玉璧,懂的都懂。
![]()
现在徐州那边出了新招:考古工地人脸识别+文物出土24小时编号上传,库房钥匙双人双锁,修复室装玻璃隔断,谁动手谁扫码。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说盗墓圈又开始流行“线上掌眼”——不出境、不碰货,视频直播看坑口,成交走USDT。李某在法庭上最后一句供词挺扎心:“我知道会崩,但没想到崩在我最拿手的东西上。”翻译过来就是:专业是把刀,拿错方向,砍的就是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