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加坡主权基金举起法律镰刀,砍向三年前已澄清的旧案,这究竟是投资失败的恼羞成怒,还是精心策划的做空配合?
10月16日,包括彭博社、CNBC等外媒报道称,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指控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
根据GIC今年8月在美国纽约南区法院提交的一份法庭文件,该诉讼将蔚来高管等人列为被告。
该诉状称,表面上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公司蔚能是一家独立公司,实际却由蔚来控制。蔚来通过蔚能获得了超过6亿美元的电池租赁收入,但并没有披露其在蔚能的权益。蔚来歪曲了其与蔚能的关系以及公司的真实收入和收益数据,人为夸大了蔚来股票的价值。
1. “旧案重提”:GIC的“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策略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对蔚来的诉讼,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资本维权表演。
- 核心指控老掉牙:GIC指控蔚来通过关联公司武汉蔚能“虚增收入”。具体来说,蔚来在向蔚能销售电池时一次性确认收入,而GIC认为这笔收入应按用户租用电池的周期(如7年)分期确认。这直接导致蔚来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28.5亿飙升至66.4亿元,同比增幅达133%。
- 三年前就已澄清:同样的指控,早在2022年6月就被做空机构灰熊提出过。蔚来当时组织了独立委员会+国际律所+法务会计的三方调查,结论是“所有指控均无事实依据”。连美国证交会(SEC)在问询后也未采取进一步行动。
讽刺的是,GIC选择在蔚来股价从高点跌去80%后,才拎出这份“冷饭”起诉。这好比赌徒在输钱后,突然质疑三年前的赌局规则不公平——这不是维权,这是输红眼后的“甩锅”。
2. 主权基金的“双面人生”:稳健人设崩塌了?
![]()
GIC在全球投资界一直塑造着“长期主义、稳健谨慎”的形象。但这次诉讼,却暴露了其精于算计的另一面:
- 择时起诉的玄机: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买入蔚来股票,恰是股价高位。如今亏损后提起诉讼,被分析师解读为“风险对冲的常规操作”。换言之,赚钱时闷声发财,亏钱时法律维权——这套“两头占”的玩法,被GIC玩明白了。
- 诉讼的“低成本博高收益”逻辑:对管理着近万亿美金资产的主权基金而言诉讼成本不高,但一旦胜诉,赔偿金额可能高达5亿至20亿美元。这简直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金融版
更微妙的是,GIC此前已对高通、默克等多家跨国企业发起过类似诉讼。看来,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已是GIC驾轻就熟的投资策略。
3. 完美风暴:诉讼如何引爆了市场积压的焦虑?
![]()
GIC的诉状本身或不足以引发暴跌,但它精准地投下了一颗引爆市场情绪的“火星”。
- 关键利空真空期:就在诉讼被广泛报道前,蔚来面临一个消息面上的“真空期”
- 主管部门以“反内卷”为由,取消了引发行业高度关注的周销量榜单发布。
- 蔚来取消了L80的年内发布计划,使得未来三个月缺乏明确利好。
- 市场迫切期待的“周销破万”里程碑,也因此失去了官方数据的即时印证。
在这个急需好消息提振信心的时刻,任何负面新闻都会被放大。 - 特朗普神助攻:当时,特朗普一则针对中国的推文,导致中概股普遍受挫,蔚来股价单日暴跌超13%。许多投资者为了填补其他股票(如AI股)的保证金缺口,不得不抛售蔚来这类“有利可润”的资产。GIC的诉讼恰好出现在这个市场信心最脆弱的时刻,成了压垮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讽刺的是,这篇诉讼报道其实提前一天就已发布,但未受关注。直到市场开始暴跌,人们急于寻找原因时,它才被“发现”并广泛传播。空头们精准地抓住了这个“信息波叠加点”,打了一场完美的狙击战。
4. BaaS模式:创新原罪,还是财务魔术?
![]()
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在于蔚来BaaS(电池即服务)模式的会计处理方式。
- 蔚来的逻辑:电池卖给蔚能,控制权就转移了,一次性确认收入合情合理
- GIC的逻辑:电池价值是通过用户数年租借逐步实现的,收入必须分期确认
这看似是会计技术之争,实则是新旧商业模式的根本冲突。蔚来的BaaS模式通过“车电分离”降低购车门槛,本是其换电护城河的核心。但在传统财务视角下,这种创新容易被解读为“财务魔术”。
更深的隐喻是:当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走得太快,旧有的资本规则就会试图用“合规”的绳子将其拉回。GIC的诉讼,某种程度上是西方资本对中国创新商业模式的一次“估值体系不认可”。
5. 给投资者的启示:贪婪是魔鬼,规模是枷锁
这场风波,给所有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
- 别高估你的心理承受力:蔚来是市场上被恶意做空最严重的股票之一。当一天涨跌相当于你数月甚至数年收入时,恐惧会轻易摧毁你的判断力
- 仓位决定的不是收益,而是心态:真正能让你保持冷静的,是仓位规模与日常现金流的匹配。“一天的涨停或跌停,只相当于你一天工资”——这才是你能轻松承受的仓位规模。
- 谨记“无福消受”:如果因为贪婪而借贷或全仓押注,导致股价波动让你寝食难安、社交停滞,那说明这个仓位规模已经超出了你的“福报范围”。
结语:创新的代价,与资本的傲慢
GIC起诉蔚来,表面上是一场关于会计规则的争论,实则揭示了更深刻的冲突:当中国创新型企业试图重构行业规则时,必然面临旧有资本秩序的阻挠。
这场诉讼,无论结果如何,都已达到其“战略性目的”:在蔚来销量回暖、模式得到验证的关键时刻,为其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真正的讽刺在于:一家以“长期主义”自居的主权基金,却因短期亏损,对一家已通过所有合规审查的创新企业,发动了一场“秋后算账”式的诉讼。
这提醒所有创新者:资本可以是你起飞的燃料,也可能成为你脚上的镣铐。在征途上,既要仰望星空,也要时刻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