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曾经卖到天价的水果,如今也逃不掉十元三斤的命运。
在我们记忆里,有些水果一直被认为贵族水果, 300元一斤的阳光玫瑰,288元一盒的4J级车厘子...
可如今这些曾经的 “水果贵族”,价格跌得越狠,大家反而越不愿买了。
明明花更少钱就能吃到,为啥反而没人稀罕了?
![]()
阳光玫瑰
阳光玫瑰的 “神话” 始于日本冈山县的 “晴王” 品牌,2015 年刚引入中国时,零售端价格突破 300 元一斤,被叫做 “葡萄中的爱马仕”
![]()
那会儿种它的农户都赚疯了,云南建水有户农民 40 亩阳光玫瑰卖了 700 多万,亩均能赚 17 万;四川西昌更有农户靠 7 亩地年入超百万,逢年过节送礼拎一串,比送烟酒还体面,能吃上的都是有身份的象征。
见钱眼开的农户跟着疯狂扩种,短短十年,全国种植面积从不足 15 万亩飙到 150 万亩,占了鲜食葡萄总产量的四成以上。
![]()
这下供超了求。四川西昌的地头价跌到 7.5块钱一斤,电商平台促销价才 5 块钱一斤。
更糟的是品质崩了:果农为抢早市,七八分熟就摘青果,吃着水垮垮的,一点玫瑰香味都没有。
![]()
加上 “打 24 遍农药” 的谣言传开,其实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说了,正常也就喷 5 到 10 次,农业农村部抽检合格率近 100%。
再加上商家把国产果贴 “晴王” 标冒充进口,被央视曝光后,消费者见低价果就犯嘀咕,再便宜也不愿买。
![]()
黑布林
1985 年黑布林刚进中国,凭着美国杂交的 “洋身份”,一登场就卖二三十元一斤,个别地方巅峰时涨到四五十元。
它比普通李子个头大一圈,果核小得几乎忽略,咬一口汁水飙出来,甜度能到 13 度以上,种它的农户都赚翻了 —— 有农户改种后第一年就回本,第三年纯利翻十倍。
![]()
见这行情,农户们纷纷拔掉苹果树、橘子树改种。
这树种起来省事,第三年亩产就能超 1000 公斤,威克逊品种甚至能到 1250 公斤,跟风种的人一多,很快供大于求。
市场反应慢半拍,等果农察觉时已来不及,价格一路跌:从八块到五块,最后零售只剩两三块一斤,产地甚至几毛一斤都没人收。
![]()
更糟的是口感崩了:果农为抢早市提前摘青果,放软了也发酸,有的还乱杂交品种,把八分甜的果子种成了八分涩。
2018 年电商搞 “滞销助农”,卖的全是酸果,不少人买一次踩一次坑,彻底反感了。现在黑布林成了 “黑不理”,再便宜也没人愿试。
![]()
榴莲
榴莲曾是 “水果界劳斯莱斯”,早年全靠进口,冷链运输成本高得吓人,春节前后优质金枕能卖到 80 元一斤,普通品种也得三四十元。
那会儿水果店都把它摆最显眼的高端货架,送礼拎一箱倍有面子,普通人买一个得掂量半天。
![]()
2025 年彻底变了样,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数据显示,当地榴莲总产量同比涨了 30.72%,越南、马来西亚还跟着加大对华出口,中老铁路一趟就运十几万吨过来,国内市场一下供超了求。
广东、云南的水果市场里,榴莲价格跌惨了:普通果 10 元左右一斤,表皮有点裂口的特价果才七八块。
![]()
可便宜归便宜,消费者却不敢随便买 —— 低价榴莲要么没熟,果肉硬得硌牙;要么熟过了头,一打开满是酒精味,有的冷链没存好,果壳缝里还藏着霉点。
原来产地丰产赶上市,加上干旱导致熟度不均,不少果子得降价出清,品质根本没保障。即便价格腰斩,大家也只敢蹲在摊位前挨个挑,销量始终上不去。
![]()
车厘子
车厘子巅峰时是春节硬通货,优质国产果收购价就有 60 到 80 元一斤,高端商超装成礼盒能卖超百元,进口智利车厘子早年靠空运,价格更是翻倍。
那会儿春节前晒车厘子礼盒是朋友圈标配,一斤果子能分装成三小盒送礼,拿得出手又有面子。
![]()
高额利润催得大家疯狂种植,近十年全国种植面积翻了好几番,山东烟台、四川盐源这些产区遍地都是,2023 年全国种植面积都突破 120 万亩了。
加上智利车厘子出口量年年涨,2025 年对华出口预计达 55 万吨,市场一下供超了求。
价格跌得厉害:山东烟台产地价低到三四元一斤,北京新发地批发价才五到八元,街头甚至喊出 “十元三斤” 的价。
![]()
可便宜归便宜,品质却垮了。
粗放种植的车厘子果径连 20 毫米都不到,比普通樱桃大不了多少,咬着发酸,一点脆劲没有。
![]()
而且不耐储存,稍微颠簸就掉粒,摆半天就软塌塌的,消费者吃了都觉得 “还不如普通樱桃”。
只有那些搞土壤改良、套袋种植的精品果能守住价,像 3J 以上的大果还能卖到二三十元一斤,有的特色品种甚至要五六十元,高端市场反而不愁卖。
![]()
牛油果
牛油果刚进中国时,靠着 “超级食物”“健康代餐” 的营销噱头身价暴涨,单个能卖 20 元。
西餐厅加份牛油果沙拉得额外加钱,健身人群为了补充 “优质脂肪” 更是整箱囤,那会儿超市里的牛油果都带着进口溯源码,包装上清清楚楚印着营养成分表,透着高端范儿。
后来墨西哥、智利这些主产地拼命加大对华出口,2024 年光智利牛油果进口量就占了全国 12.65%,加上云南等地国产试种成功,供应一下就多了。
价格拦腰跌,现在单个跌到 3 到 5 元都常见。
![]()
可问题来了。
这果子入口发腻的口感,多数人吃不惯,说像 “啃软肥肉”;而且除了抹面包,想不出别的简单吃法,判断熟度还特麻烦,稍不注意就放坏。
超市货架上常摆着表皮发黑的过熟果,就算便宜也没人碰,最后只能贴 “特价” 标签处理,成了最尴尬的 “降价贵族”。
![]()
这些水果的境遇如出一辙:稀缺时被捧上神坛,高价刺激下产能疯狂扩张,忽视品质的跟风种植毁掉口碑,最终陷入 “越便宜越没人买” 的怪圈。
说到底,消费者买的从来不是 “高价标签”,而是实打实的口感与信任,这正是所有 “水果贵族” 跌下神坛后最该明白的道理。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