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0日至31日是全国“敬老月”,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旨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
加强对老年人关爱帮扶,
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切实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点
1
情绪稳定性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情绪可能更容易出现波动,如变得更敏感、易怒或焦虑。
2
孤独感增强:
子女离家、朋友离世等原因可能导致老年人社交圈子缩小,从而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3
对健康的担忧增加:
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疾病的困扰使老年人更关注自身健康,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心理压力。
4
认知能力变化:
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敏捷度等方面可能有所下降,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5
更依赖过往经验:
在处理问题和应对新情况时,老年人往往更多地依靠过去的经验和习惯。
![]()
老年人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1. 身体健康恶化:心理健康问题如长期的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
2. 社交功能受损:心理健康不佳可能使老年人减少社交活动,进一步加重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形成恶性循环。
3. 认知功能衰退加速: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加速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增加患上痴呆症等疾病的可能性。
4. 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困扰会影响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其无法充分享受晚年生活。
5. 家庭关系紧张: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给家庭成员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
6. 自杀风险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
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年人应该怎么做呢?
1. 坦然接受衰老:正确认识衰老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保持积极心态,主动参与社区兴趣活动,建立自主、自信的观念。
2.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等社交活动,结交新朋友,既能获得新信息、启发大脑思维,还可获得更多关怀和支持,有助于排解孤独情绪。
3. 多做户外运动: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如登山、快走、跳广场舞、打太极等。适当运动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关节,帮助放松身体、恢复年轻心态。
4. 学会沟通,放松情绪:遇到烦恼时,学会与子女或好友沟通,敞开心扉,获得理解和帮助,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出去。加强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动。
5. 学会科学用脑:多学习、多用脑,如养花养鸟、学习书法绘画、打牌、下棋、看报纸等,可增强大脑锻炼,防止老年痴呆。
6.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健康行为。
7. 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正确认识衰老和疾病,重新调整自我。
8.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读书、棋牌、健身等社区活动,促进
▍图文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平台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