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近期,一则公务员辞退公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湖南永州市某区发布公告:因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对公务员唐某作出辞退处理,即便无法联系到当事人,仍通过公告送达完成法定程序。
印象中,很少出现因旷工被公开辞退的公务员。不都说公务员是铁饭碗吗?怎么这么容易就被辞退了?网友纳闷。
显然,这则“直接”的辞退公告打破了大众对“编制铁饭碗”固有认知。网友惊呼:原来有编制被辞退也可以如此简单。
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能进不能出”是公务员队伍管理中难以回避的现实。
即便出现长期不在岗、以虚假理由请长假等情况,往往也以思想教育为主,“不赶尽杀绝”的温和态度是主流。
这种宽松环境让一些人将编制视为“躺平”的资本,认为“上岸”就等于上了保险,“谁也辞退不了我”。
于是,编制成为一些人“精彩人生”的“低保”,他们甚至在单位中长期“查无此人”。
三
湖南永州的辞退处理,本质上是让制度回归了本应有的刚性。
《公务员法》已明确,公务员连续旷工超过十五天即可予以辞退。在实践中,这一规定常因考核体系模糊、程序执行宽松等原因难以落地。
更重要的是,“老好人”思想下,谁也不想得罪人。
而此次湖南永州从法律依据到公告送达,无一不体现“规则”二字。它证明,编制不是“护身符”,纪律面前没有特殊群体。
四
从深层看,这起事件是“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生态构建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辞退规定》的不断细化,公职人员管理的退出机制正在逐步健全。永州的案例并非个例,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公务员管理正在从“人情化”走向“法治化”,从“重入口”转向“进出口并重”模式。
这种转变既能及时清退不合格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更能激发整体队伍的活力与担当。
而还靠“躺平”和“资历”无故旷工的那些在编群体,可得注意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