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焦新波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3339个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法学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医药化工企业和商用二手车交易市场等特色产业,通过构建“产业导向精准化、风险防范前置化、服务供给专业化”的工作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以创新实践书写法治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截至目前,元氏县法学会已服务企业200余家,化解涉企纠纷5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超2000余万元,为特色产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形成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元氏经验”。
深耕产业需求:织密专业领域“法治护航网”
元氏县法学会依托法学咨询专家和专业领域法律人才,深度融入县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精准服务企业法律需求,及时提供实用性与权威性的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牢牢织密县域经济专业领域“法治护航网”。
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遇到侵害如何应对?二手车交易风险如何防范?不久前,元氏县法学会联合石家庄市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针对二手车交易、医药化工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法治培训。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聚焦企业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为县域企业送上“法律锦囊”。
医药化工产业作为元氏县传统支柱产业,现已形成集原材料、中间品和成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生态,聚集规上工业企业近30家。
针对该领域企业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元氏县法学会组织知识产权与公司法等领域法学咨询专家团队,深入重点医药化工企业,系统性开展“体检”“会诊”活动,通过专业访谈、文档审查和现场核查等方式,精准排查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全流程涉及的专利侵权、技术秘密泄露、商标仿冒等关键风险点,为其提供风险预警、合规改进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帮助企业及时规避潜在法律纠纷,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该县法学会还构建知识产权“预警”与“护航”机制,密切关注行业典型侵权案例及法规政策动向,定期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在企业技术引进、合作研发、专利申请、维权打假等关键环节,该县法学会制定法治护航小分队常态化“护航”机制,组织法学咨询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此外,为筑牢品牌侵权“防火墙”,该县法学会针对企业品牌保护需求,提供商标注册策略咨询与品牌维权方案设计。
据介绍,该县法学会已为医药化工企业提供专项法律论证66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2次,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7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快速响应企业维权需求,成功处理侵权案件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元氏医药化工”区域品牌形象。
元氏县被誉为“货运之乡”,商用车保有量、二手车交易量全国领先。该县法学会厚织商用二手车交易纠纷防护网,大力推广标准化合同范本,针对二手车交易信息不对称、合同不规范引发的纠纷高发问题,组织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精心研究制定并推广《元氏县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明确车辆状况披露、瑕疵认定、过户责任、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从源头遏制纠纷。
该县法学会还强化“全流程”交易风险提示,编制《商用二手车交易法律风险防范指南》,内容涵盖车辆来源核查、里程真实性判断、重大事故车识别、贷款陷阱防范等核心风险点,在交易市场、线上平台、车管所等广泛发放,主动提醒消费者和商户防范风险,已成功预防二手车交易诈骗4起。
商户如何合规经营?元氏县法学会定期举办商用二手车经销商法律培训班,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商户诚信经营意识与合规操作能力。目前,已开展专业培训2次,培训人数300余人次。
创新机制建设: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元氏解法”
矛盾纠纷如何高效化解?元氏县法学会面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涉企矛盾纠纷问题,创新机制建设,推动风险防范前置化、纠纷化解多元化、协同联动常态化,打造出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的“元氏解法”。
针对特色产业领域纠纷,该县法学会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安排退休法官、资深律师、行业专家等具备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驻点服务,借助“石时调”线上调解平台,高效处理各类纠纷,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
在推进纠纷化解工作中,该县创新“法学会+”联动调解模式,建立法学会与法院(诉调对接)、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联动机制,对适宜调解的医药化工知识产权争议、二手车买卖纠纷,积极引导至专业调解室高效化解,显著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针对医药化工企业的复杂知识产权争议、跨区域品牌侵权案件,或二手车交易中涉及群体性投诉、法律关系复杂等重大纠纷,该县开展重大疑难纠纷攻坚行动,由法学会牵头组织法律专家库成员及上级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进行“会诊”,为有关部门提供权威法律意见,协助制定化解方案。在涉及产业政策调整、企业搬迁、环保升级等可能引发行业性矛盾纠纷的领域,该县法学会组织法学咨询专家事前介入,开展法律风险评估和政策解读,助力政府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依法平稳推进。
为降低诉讼案件发生,减少群众维权开支和损失,该县法学会积极推进“无讼市场/园区”创建,通过高频次普法宣传、标准化合同推广、高效专业调解、便捷法律服务供给等“组合拳”,助力区域内诉讼案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为营造诚信、法治、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截至目前,该县法学会已组织协调法学法律工作者成功调解涉企纠纷案件500余起,开展法律风险评估和政策解读21次,提出法律建议101次,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感谢法学会会员及时帮助我们化解纠纷,才没有影响我们集市摆摊的生意。”今年7月底,张某倩和张某素在元氏县南佐镇大集上,因摊位占地发生激烈争执。正在大集上开展普法宣传的元氏县法学会法治护航小分队成员发现后,及时介入并耐心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元氏县法学会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以法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县通过设立乡村法律服务站,组织法学法律专家、法治护航小分队定期下乡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等法律咨询,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讲座30余场,服务村民5000余人次,培训村干部200余名,发放法律读本万余册。
服务效能提升: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积极打造‘产业+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精准实施法律援助,强化法律咨询。”元氏县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县法学会有关负责人黄雪华向记者介绍,该县法学会大力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打通产业经济发展法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效明显。
在打造“产业+法律”服务平台过程中,该县法学会组织协调市级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4名、县级法学咨询专家6名,法治护航小分队13个,在县法学会、医药化工园区、商用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法律服务联络点,公开行业法律专家信息,定期安排专家驻点“坐诊”,为企业、群众解答经营交易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开通医药化工知识产权、二手车交易法律咨询热线及线上咨询微信公众号,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此外,该县法学会还建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与医药化工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商用车协会等行业协会,协同开展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或个人的联合甄选与精准帮扶工作。通过多方联动,该县法学会有效缓解企业及个人法律困境,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不久前,该县一购车户在某交易平台看到有人低价出售二手车信息,双方交流从平台转至微信联系,出售人提供了伪造的身份证和车辆图片。受害人支付20余万元全款后,出售者未交付车辆,而是用该款项购买了另外一辆二手车并截留部分车款后失联。该县法学会获悉购车者“求助”信息后,立即安排法学咨询专家进行指导和协助,经分析研判,认为售车者存在诈骗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在该县法学会、商用车协会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多方联动助力下,当地公安部门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顺利破获这起以售卖低价二手车为幌子的诈骗案。
针对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元氏县法学会精准实施法律援助,为受援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雪华介绍,通过可知、可视、可感的优质法律服务,该县法学会助力企业精准防范法律风险、高效化解交易纠纷,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安全感与特色产业的美誉度,为元氏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筑牢了法治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