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了品牌方发来的2026秋冬季订货会的邀请函邮件,我的嘴角浮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虽然收购后我们又经历了数次争锋相对不算很愉快的会议,但你终究没有忘记签约那晚的承诺。
庆功宴上,你举着香槟对我说,“以后常来意大利拜访我们啊!”
我说,“那你记得要在邮件里点名要求我来啊,不然我老板会觉得合同签完就没我的事了。”
你大笑,“一定一定,你一定要来的,我们会正式邀请你的。”
邮件是直接address给我的,非常正式,非常热情,我靠着座椅满意地点开抄送栏——
什么?!没抄送我老板?!那有什么用?!
我立马正襟危坐,跟业务同事们一勾兑,竟发现——
品牌方甚至没有邀请我老板,也没有邀请我们公司里负责运营这个品牌的整个业务团队,只邀请了我一个人
啊?有没有搞错?我一个法务去你们订货会干嘛?究竟是哪里的沟通出了问题?
我立马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结论是——问题就在于我沟通得太多了,存在感太强,导致对方分不清我是前台还是后台。
当年面试的时候我说,gap太久了,每天特别想跟不同的人说话,希望找一份多沟通的工作。
没想到老板真把这句话听进去了?很多(他自己懒得)沟通的事情都推给了我。
今天旁听业务同事汇报工作,他们提到一个跟对方合作的潜在麻烦,老板立马转向我,“你去沟通了吗?”我好像上课摸鱼突然被cold call的学生,茫然点头,“正在沟通。”
事后才回过味来:啊?Operating的事也要我去沟通吗?要不是,我现在在公司就主要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甚至有时候业务同事单独给对面发邮件,对方回邮件时还特地要抄送上我,好像所有的沟通我都得在场。搞得我惶恐不安,这这这......喧宾夺主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业务负责人呢
会后和业务同事讨论这个麻烦具体怎么去沟通,然后我们一致认为,要把对方的XX也抄送上。
“虽然他本来不在这个话题上,但是他说话比较清楚,项目全程都参与了知道whole picture,最关键的是他回邮件快,班味比较重,找他肯定能有响应!就找他了!”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诶?这不就是我吗?
![]()
怪不得什么事都找我,我在对方眼里应该也是这样的角色吧才不是我重要嘞,而是我事事有回应
现在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降低自身素质。
双十一来啦,我们的老朋友案牍 - 玛卡AI合同审查再次闪亮登场!扫描下方二维码,从漫游客这里下单可以获得额外两个月的加赠哦!(限时优惠到11月16日)
案牍合同审查我推荐过很多次了,在法律实务界也非常知名,以防有新朋友还不了解,请见下方官方介绍!
核心功能介绍请见:
最近上线的插件功能介绍请见: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