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王俊 编辑丨肖潇
大学生最想卸载的App里,各式校园跑App绝对名列前茅。
“每次打开要比端盘子还要稳,晃一点儿跳转自动下载流氓软件”“一点开,广告全部吻上来”“一打开啰啰嗦嗦,跑步前关半天广告”“跑步前先进去的是购物软件”.......这些抱怨几乎出现在所有校园跑App的评论区。
广告为何关不掉?这些App为何总是跳转到广告?
最近,21世纪经济报道商业秩序工作室实测了几款主要的校园跑App:运动世界、步道乐跑、闪动校园,根据公开信息,这三款App承包了国内超过700所高校的大学生校园体育日常。测评及研究发现,它们利用无障碍权限,在学生使用App期间提供“优惠与福利信息”,并能够自动跳转到优惠与福利活动页面——这或许便是以上吐槽的根源。
作为要求下载使用、记录本科生体育锻炼成绩的软件,校园跑App本应是高校体育数字化管理的工具,却演变成广告掘金的矿场。
在一个院校的招投标文件中,2025—2026年运动世界App安装的金额为2.88元/人/年,而这2.88元,相当于买下了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跑步时间。学生贡献的,不只是步数,还是“真金白银”的注意力和流量。
![]()
漫长的广告“热身”
10月中旬开始,中国传媒大学的陈姝每天开始抽空跑步打卡,来挣体育锻炼学分。
校园跑,是当代大学生难以绕过的活动。追溯到2016年,当时针对大学生体质弱的问题,不少高校陆续推出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会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此后,经过不断迭代,逐渐成为不少高校的“标配”。
为了监测学生锻炼打卡情况,高校往往会要求学生下载相关APP,记录跑步情况、锻炼次数等。并且为了防止学生“集中突击”,不少学校还会对频率做出要求,比如“一天进行多次校园长跑的,只计入1次有效成绩”“每周最多记录7次”“每个月记录12次有效成绩”等。
![]()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跑的相关规则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陈姝有些怨气,这份怨气还来自校园跑App闪动校园的繁多的广告:“我真的要被气晕了,广告多的要死,手一抖就能秒进淘宝,比自己点淘宝还快。”
21记者实测了其中一款饱受争议的“校园跑”App:运动世界。打开运动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广告,用户做出一系列关闭广告的“热身动作”后,得以来到App的主页。App会弹出一系列提示:获取传感器、后台传感器、运动权限、存储权限。
同意上述权限后,仍有一道程序摆在用户面前:“请先开启必要权限,以便于稳定、准确地记录您的运动轨迹。”必要权限包含:辅助模式(即无障碍权限),悬浮窗、允许后台运行和自启动以及精准定位。将这些权限全部开启后,用户终于可以开始跑步记录成绩。
至此,根据对运动世界App的实测,在开始跑步之前,有多达9步的授权动作。
![]()
索权过多是不少学生共同反应的问题。“刚刚打开App要开(无障碍)权限才让点跑步的按键,同意授权以后它就会自动操控手机跳转设置开一堆权限。”来自云南的同学指出。
一名东北电力大学的同学告诉记者:iOS 端和安卓端要求的权限不同,iOS端严格管理索要权限,“比如我用的小米手机是安卓端,会有自启动权限和时时刻刻索取的定位权限。”
这些权限究竟有多少是与运动记录这一App的实际功能相关呢?
根据运动世界、步道乐跑、闪动校园App的隐私政策以及提示,传感器、运动权限、定位等是为记录用户的步数、定位信息、跑步信息;悬浮窗是为了确保运动轨迹并持续记录,允许后台运行和自启动则是为了保证跑步期间如果退出App仍能记录运动轨迹,防止成绩作废。
但还有部分权限做着“必要”之外的事情。不少同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应:“有时候我会注意到 ,没跑步时它也会定位。”“步道乐跑后台偷偷运行,时刻监控手机定位什么的,时不时还会弹个广告。”
尤其最近运动世界App更新后,需要用户手动开启无障碍权限,不少手机系统进行风险提示:会读取屏幕上所有内容,可跟踪使用各个App的行为,并代替用户操作应用。一场隐私焦虑开始蔓延。
![]()
高敏感权限成为广告后门
无障碍权限,是几乎所测评校园跑App都会强制用户开启的“必要权限”。但它究竟“必要”在哪里?
根据实测以及查阅隐私政策等多种途径,我们试图抽丝剥茧地还原它在运动App中的作用。
名义上,无障碍权限被介绍为记录运动轨迹的必要权限。以运动世界为例,App会不断引导用户开启无障碍权限,开启后,将直接代替用户操作,同时激活“必要权限列表”里的悬浮窗、后台运行和精准定位,以在手机息屏、APP被切换到后台时依旧能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
但我们实测看到,即便关闭了无障碍权限,App依然能正常记录运动轨迹。无障碍权限的作用并不止于此。
无障碍权限的“第二层用途”,明确写在隐私政策中。介绍无障碍权限的使用目的时,运动世界、步道乐跑、闪动校园三款App均写明:“帮您自动开启运动必要权限及在您浏览商品时推送优惠信息”。这也意味着,无障碍权限实则为App中各类广告的渠道。
在三款App安装的第三方SDK中,21世纪经济报道商业秩序工作室发现了至少20款广告SDK,以用于推送各式广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都有一款名为DETN的SDK,据称为专门服务于运动行业的辅助插件,会利用无障碍权限,在用户使用App期间提供“优惠与福利信息”。
这款由西安折扣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SDK,《隐私政策》中并不避讳无障碍权限的使用目的及场景:“该项服务将可能会截取您浏览页面中商品标题位置图片,通过文字识别技术自动匹配相关商品的优惠与福利信息,并向您作出提示。”
无障碍权限的真正目的,浮出了水面。
这项高敏感权限原本为协助残障人士操作手机而设计,有着读屏与模拟用户点击的强大能力,“读屏”可以获得屏幕前台的所有内容、“模拟点击”则可以自动执行操作。但这也是不少同学注意到的“手机好像自己在动”的原因。不少同学控诉,这些App在打广告赚广告费,并且还存在自动下载得物等App的情况。
无障碍功能的能力之大让风险陡增,尽管安卓系统早已将其列为高风险权限,但校园跑App仍执意利用它推送广告、触发下载。背后连着的,是每一次点击都能带来收益的广告生意。
![]()
当大学生被收割注意力
现阶段,大多免费App营收依靠广告分成。只要App的广告有点击、跳转、转化,则意味着一笔分成。(→)
据懒熊体育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使用的校园跑软件既有运动世界、闪动校园等10余个App,也有部分高校自行研发的专属小程序。
其中,运动世界、步道乐跑、闪动校园覆盖范围最为广泛。根据招投标信息以及App查询,全国至少有超过200所学校在使用这三款App进行校园跑打卡。
运动世界的运营公司为浙江万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工程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等职业院校都是其客户。此外,211高校对外经贸大学等也在使用这款App进行运动打卡。
招投标信息显示,长江工程职业学院2025—2026年度校园跑服务项目采购,最终成交金额为2.88元/人/年。
![]()
步道乐跑由乐跑体育互联网(武汉)有限公司开发,覆盖的高校范围广阔。根据官方口径,全国600多所高校都在使用步道乐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11月至2025年11月这一年里,乐跑体育签下了包括山西中医药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吕梁学院、安徽大学、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14所学校校园跑的相关软件服务。最终招标价格在1.6万元到7万元不等。
从业者提到,一个软件开发成本不高,一般不会超过10万。以此推算,这些合同标的的利润空间有限。
真正的金矿,还是在学生身上。
对于面向市场的App而言,过多的广告自然会导致用户流失,不利于长期用户留存与品牌价值积累。
但校园跑App却不存在这一顾虑。它属于学校强制装载,较为高频使用,还会限定使用频次。而且无障碍权限的开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广告点击与跳转。
当其他App还在为“如何争夺注意力”发愁时,大学生强制下载的App已经有天然的“流量优势”。这当然也引来了不少学生的反感。在校园跑App的官方小红书账号下,不少同学“围攻”广告问题。
![]()
图说:2025年3月湖北理工学院官方新闻提到,有超过1万名学生注册了运动世界App
不过,记者了解到,改版后的运动世界、闪动校园已经改善了广告的情况。但利用无障碍权限跳转广告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
无障碍权限的使用边界如何划分?
无障碍权限的应用的边界在哪,怎样算合理使用?在实践中仍未有定论。
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指出,如果在App隐私政策中说明了无障碍权限的使用场景、目的,用户也可以自行关闭无障碍权限,并且关闭后App仍能正常使用,是合规的。“不过频繁引导用户打开无障碍权限则存在问题。”
但在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丹君看来,依照相关法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要求用户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行为。《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还对打包同意进行了禁止性规定,如果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打开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不同意则无法使用,可被认定为“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她指出,在校园跑App中将无障碍权限与运动权限、定位权限打包提示及默认引导开启,属于非必要权限强制授权及打包式同意,无论隐私政策是否进行了相应“粉饰”,都属于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
对于App利用无障碍权限跳转广告的行径,吴丹君认为,无障碍权限只能用于辅助弱势群体操作,不得用于商业行为自动跳转、自动点击、扩大流量入口。“利用无障碍权限自动操作点击广告、推广安装、跳转页面属于越权使用,即使写在隐私政策中也不应视为合法。近年来多批校园类工具类App因类似权限滥用违规行为被下架整改。因此,即便隐私政策说明了使用目的与场景,以及可以关闭,也不能免责。”
不过,手机厂商对于App这种行为则充满顾虑,在未发生恶意行为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整改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头部手机厂商处得知,手机并未给这些APP开放静默安装权限。针对无障碍高风险的特点,特别设计了10秒倒计时的风险提示。当前尽管应用市场有投诉、下架功能,但现在没发现恶意的证据。
“如果不是恶意行为,手机厂商对所有App应该一视同仁,就像收费站,如果每个车收费不一样,则涉嫌不正当竞争。”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 Fellow、CTO王安宇表示,而且手机商场很难审核,因为决定权在用户手上,厂商没办法越俎代庖。
(实习生白家诚、邓凯对本文亦有贡献,文内陈姝为化名)
你有用跑步app吗,有啥体验感?
欢迎评论区聊聊~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刘雪莹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