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机在雅加达上空飞行的画面还未成为现实,印尼已经为中国装备打开了更广阔的军购大门。
![]()
印尼国防部长沙夫里一句“歼-10很快就会在雅加达上空飞行”,揭开了东南亚军贸市场大变局的序幕。就在10月15日官方确认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后,印尼军方马不停蹄地又抛出了一份更为庞大的海军装备采购清单。
7艘中国退役的053H3型或054型护卫舰、3艘039A型常规潜艇、不少于10艘022导弹艇、一个营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份总价达31亿美元的订单,已经刷新了中国单笔军售纪录。
随着对西方和俄罗斯的装备逐步脱钩,印尼的军方眼光也开始全面地转向了中国的军工巨头,如今就连韩国苦苦推销的那一代的KF-21战机也被印尼的军方所“嫌弃”。这场军购变革的背后,既是印尼对现代国防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军工体系用实力赢得的信任票。
![]()
印尼空军目前装备体系可谓“五花八门”,包括美制F-16A/B、俄制苏-27和苏-30等机型。这些战机多数已服役超过30年,雷达系统落后,无法适配现代空战所需的主动中距弹,战斗力存在明显短板。
印尼曾尝试多种渠道更新装备。2022年,它与法国签署了价值81亿美元的42架“阵风”战斗机订单。随后又计划采购美国F-15EX战斗机,并参与韩国KF-21战斗机合作项目。
尽管我们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最终的效果却都以失败告终。不仅美国的F-15EX的高昂的80亿美元的天价已远超印尼的承受能力,而且与韩国合作的KF-21战机的项目也因资金的拖欠、技术的纠纷等一一陷入了僵局。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在实战中击落了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取得“零损失”战绩。这一实战结果深深触动了印尼军方。
![]()
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陶凡托明确表示,歼-10在印巴冲突中的实战效能是印尼考虑采购的“关键因素”。印尼财政部长普尔巴亚迅速批准了2025-2026财年至少9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专项用于采购42架歼-10战斗机。
印尼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拥有54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32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其海军现有34艘护卫舰中,近半数是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老舰,帕蒂穆拉级巡逻舰更是服役超40年,难以满足海上防御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印尼选择了极为务实的解决方案:向中国采购二手护卫舰。7艘053H3型护卫舰虽然是中国海军逐步退役的舰艇,但经过现代化改装后焕发新生。
2017年,这些护卫舰进行了中修改装,红旗-10防空导弹取代了老旧型号,630型近防炮替换了传统舰炮,搭配鹰击-83反舰导弹,足以应对低强度海上冲突。对印尼来说,最关键的是成本优势。
单艘二手053H3价格不足5000万美元,仅为西方新舰的九分之一。用一艘新舰的预算,印尼就能组建一支完整的巡逻舰队。而且这些舰艇6个月即可完成改装交付,远快于西方舰艇3-5年的交付周期,能快速填补防务缺口。
![]()
孟加拉国的使用经验证明了053H3的价值。2019年孟加拉国接收的两艘053H3经过改造后,已成为该国海军主力,为印尼提供了可靠参考。
印尼与韩国在KF-21战机项目上的合作本可成为亚洲军工合作的典范。2010年7月15日,印尼正式加入KF-21项目,承诺承担约20%的开发费用,约合1.7万亿韩元(当时约13亿美元),希望获得先进战机并实现技术转让。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自2016年起,印尼开始拖欠付款,到2020年8月已拖欠约5000亿韩元,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展。2023年底,印尼甚至提出将付款期限延长至2034年,引发韩国强烈不满。
信任危机在2024年2月彻底爆发。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发现印尼工程师使用U盘非法窃取KF-21技术,此事迅速从技术纠纷升级为外交风波。韩国媒体纷纷指责印尼,而印尼则陷入舆论漩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向印尼提供“装备+升级+培训”打包方案,甚至允许在歼-10C上集成美制武器,这种灵活性是西方军售难以比拟的。印尼的“双采购”选择,本质是基于现实需求的理性决策。
![]()
印尼此次军购最精明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装备购买,而是构建完整的海空作战体系。从护卫舰、潜艇到战斗机、导弹,印尼采购的装备能够形成协同作战能力。
具体来看,053H3护卫舰配备的海红旗-7防空导弹和鹰击-83反舰导弹,与022导弹艇的鹰击-12导弹形成远近搭配的反舰火力网;039A潜艇的AIP系统可在水下潜伏20天以上,对马六甲海峡等关键航道构成威慑。
歼-10CE战斗机作为四代半多用途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可达150公里,探测距离240公里,能有效压制周边国家的F-16和“阵风”战机。这种体系化采购,使印尼海军在南海的防御半径从200公里扩展至500公里以上,空军对空防御能力提升3倍。
中国为印尼提供的不是单纯的武器装备,而是从全动态指挥中心到导弹抗干扰算法的全链条支持。这种“交钥匙”解决方案恰好契合印尼“群岛三叉戟之盾”防御战略的需求。
![]()
印尼一直保持着“大国平衡”的外交传统,不愿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这次军购充分体现了这一智慧。尽管采购中国装备,但印尼同时也从法国购买“阵风”战斗机,从土耳其订购“可汗”战机。
美国曾试图通过“印太战略”拉拢印尼制衡中国,但2024年美国以“人权问题”为由冻结印尼3亿美元军购贷款,直接导致印尼取消采购苏-35战斗机的计划。这种附加政治条件的军售方式与中国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合作为军贸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与外资来源国,雅万高铁将两地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40分钟,佳蒂格德水电站满足约5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让印尼切身感受到“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去年当选后首访中国,将两国合作升级为包括安全合作在内的“五大支柱”,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
印尼的选择正在引发连锁反应。马来西亚已宣布考虑采购中国054AP护卫舰,泰国则计划将现有潜艇升级为中国039B型。中国军工的“性价比革命”正在改变市场规则。
![]()
2024年中国军售总额达到103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中国军工产品已进入42个国家的市场,覆盖范围遍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印尼订单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正式进入东南亚市场,打破了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达索等西方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
与西方军工“只售硬件、不授技术”的模式不同,中国提供的是完整的解决方案。沙特购买中国无人机后,零件自造比例一下拉到80%,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比单纯出售武器更具吸引力。
中国在军售中坚持的“三不原则”——无政治捆绑、主权优先、合作意义大,打破了传统军贸“夹带私货”的套路。对那些长期受制于西方的国家来说,中国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
未来几年,东南亚上空将出现越来越多中国战机的身影。中国计划在雅加达设立歼-10B战斗机培训中心,未来可向周边国家输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这种“以点带面”的策略,将使中国在东南亚的安全话语权逐步提升。
![]()
美国曾主导全球军贸市场几十年,但如今,发展中国家在军备采购中有了新思路:不再盲目追求最昂贵的西方装备,而是基于性价比、实战表现和政治条件等因素做出务实选择。
对中国军工而言,印尼订单标志着从“武器制造商”向“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