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在2025年11月12日公开了一段看起来普通的记者问答,结果却像一颗投进静水的石子,激起了区域安全的多重涟漪。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在11日的答记者问里,既承认了美日防务产业链需强化,也确认了导弹“美日共同生产”、军机舰船“共维整备”的推进。关于近期美国装备交付延迟,提到了爱国者、AMRAAM、F-35交付时点被扰动,F-35B因软件开发停滞从原本去年交付推到本财政年度。更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公开了所谓“滑翔岛屿导弹”的信息:这是一款被称作“岛屿防御的高速滑翔导弹”的高超音速滑翔体,报道宣称在美国完成了两次试验,射程约1000公里,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全部试验,拟采取车载发射并可由运输船、C-2运输机机动发射,讨论部署地域包括北海道、九州及琉球群岛。另有公开资料说,日本同时在谋划三型潜艇发展计划,追求更远程卧底鱼雷打击能力,强调侧舷声纳阵列与更强的隐蔽伏击能力。关于上述诸多细节的具体技术数据和实战能力,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与第三方核实。
![]()
![]()
把这堆信息拼起来看出两点很清楚。第一,日本在武器系统上正从单纯“被动防御”向“更具有攻势特征”的能力过渡。把高超音速滑翔弹定义为“岛屿防御”有其政治修辞,但射程和机动发射方式让它天然具备对远洋水面战舰尤其是航母战斗群的威胁属性。报道中把打击范围与钓鱼岛、东海、台海挂钩,这不是小打小闹的地方防御能力在做文章。第二,美日联手强化防卫产业链、推进共同生产、共同维保的表述,透露出日本在加速把自己变成美国在亚太的“后勤与火力前哨”。美国一边要求厂商加速对盟国的装备供给,一边自身又出现交付延迟,这对日本构建独立且稳定的战备能力提出了现实警告。
![]()
技术层面有几句要点我不得不强调。报道里把日本滑翔体射程定为1000公里、机动发射平台包括陆、海、空,这意味着导弹不仅能威胁第一岛链附近目标,也能在战时通过分散发射减少被先制摧毁的脆弱性。高超音速滑翔体的价值在于突防与高速末制导,但真正决定实战效能的是传感、制导与弹头配置,这些目前公开信息并不充足。潜艇现代化思路上,报道提到的大中小三档布局和侧舷声纳强化,显示日本在补齐远洋隐蔽打击链条。有人把日本的新导弹水准拿来和韩国玄武-2C、甚至中方东风-15B对比,媒体上有争议,可靠的性能对比还缺少公开验证数据。
![]()
战略含义值得反复咀嚼。公开把中国航母列为“首要击沉目标”、甚至有匿名官员宣称“若福建号参与统一台湾就联合美军将其击沉”,这种表述越发把区域安全推到危险边缘。言语本身就是信号,当口号演化成具体的军备配置与部署计划,误判与擦枪走火的风险就大幅上升。日本把防卫战略与美国更深地绑定,在战时会优先为美军争取时间,这对地区平衡意味着什么?客观讲,是把美国的全球投送与日本本土火力结合成一个更高效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
![]()
面对这种局面,我的判断有两条应该当务之急来看待。其一,军事上要向“分布式、多样化、无人化”转型倾斜。文章开头提到的大型舰艇在高强度冲突中会是靶子,这点不必争辩。相对应的,中小型、多数量、易生存的作战单元与密集海空无人体系统才是胜仗关键。把有限资源投向更难以被一次性摧毁、能快速翻修换位的兵力,这才符合现代对抗的逻辑。其二,海军航空侦察与反潜(ASW)体系需急速完善。若对方目标是航母编队,探测、定位、干扰、压制的链条比单纯的火力投送更重要。无人反潜平台、长航时侦察机、侧向声纳阵列、快速反应的小型攻击艇,都是优先级较高的建设方向。
![]()
军事竞争之外,有两点政治与产业面的提醒我也想说清楚。日本正在和美国构建更深的防务产业协同,这对日本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有利,但也让日本成为美国产业链的延伸。近期美国企业被要求加速对盟友供货的姿态,对亚洲安全既是安慰剂,也可能是新的锁定机制。换言之,日本的军事增强并非纯粹自主崛起,是在美日战略合作下的系统化工程。对中国与区域国家而言,理解这种合作的运转方式,与在外交与军控上寻求管控误判的机制同样重要。
![]()
最后我想讲的比结论更像是提醒:别被恐吓,但也别自我麻痹。现在流行一句老话,“把仗打小,把战场分散化”。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海权竞争里尤其合适。我个人倾向于把更多经费和脑力投向无人数、分布式、抗打击能力强的系统,强化信息链路,以及在外交上推动冲突管理与透明度措施。军事准备要到位,危机管控也要在同一张桌子上同步做事。如果把所有赌注压在大平台上,可能成就不了安全,反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对手的每一次宣示,都不是只在喊口号,值得认真对待,更值得用智慧去化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