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美军最近的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边要把 33 架 F-22 五代机送进退役名单,一边砸钱买 24 架 F-15EX 这种四代机,这波反向操作被不少人吐槽是开历史倒车。
更有意思的是,这款诞生近 50 年的 “老机型” 升级款,还被吹成了 “最强四代机”,甚至有人说它会让我国空军倍感压力。
![]()
我国的歼 - 16 作为四代机中的佼佼者,真的会被这款美国 “新瓶装旧酒” 的战机比下去?这场中美顶尖多用途战机的巅峰对决,到底谁才配得上 “最强四代机” 的称号?
要说 F-15EX,得先聊聊它的老祖宗 F-15,这款战机的诞生,全是被越南战争的惨败逼出来的。
当年美国空军迷信空空导弹,觉得未来空战不用机炮,连 F-4 鬼怪都取消了内置机炮,结果到了越南战场彻底傻眼。
![]()
热带气候让导弹故障频发,没有机炮的 F-4 遇上灵活的米格 - 21,近距离格斗时只能被动挨揍,美军只能临时搞机炮吊舱应急,精度差还影响机动性,直到 F-4E 装回机炮才稍微挽回点局面。
吃够了教训的美国,战后立马启动 F-X 战机项目,核心要求就是 “极致空战能力”,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 “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 的 F-15。
1974 年 F-15A/B 交付时,确实惊艳了世界:两台 F100-PW-100 涡扇发动机能提供 105.9 千牛的加力推力,澎湃动力让它机动性拉满。
![]()
AN/APG-63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当时是顶尖水平,11 个挂点能挂 3.7 吨弹药,空战能力在同期战机里难逢敌手。
可战场需求变得比谁都快,单一制空战机很快不吃香,多用途才是王道,F-15 要是只守着制空老本行,早就被淘汰了。
好在麦道公司眼光准,借着 F-15 扎实的机体结构、出色的挂载能力和航程优势,给它加了对地攻击功能,改成双座的 F-15E 战斗轰炸机,这才让这款经典战机延续了生命力。
![]()
后来波音收购麦道,接过 F-15 的接力棒,才有了如今的 F-15EX,2020 年 7 月美国国会下单采购 F-15EX,这笔买卖压根不是单纯的军事需求,更像一场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当时 F-35 项目问题不断,波音瞅准机会在华盛顿大肆游说,恰逢时任代理国防部长是前波音高管帕特里克・沙纳汉,这层关系让交易顺理成章。
最初 8 架 F-15EX 的合同价 12 亿美元,算下来单价 1.5 亿美元,比 F-35A 的 8240 万美元贵了近一倍,即便 2020 财年预算里单价降到 8000 万美元,也和 F-35A 基本持平,后续价格还可能上涨。
![]()
美军之所以愿意花高价买单,还有两个没法明说的原因:一是 F-15 的生产线全靠少量外贸订单撑着,一旦关闭就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这对政府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二是空军装备的 F-22 和 F-35 全是洛克希德・马丁的产品,洛马一家独大的局面让美军坐立难安,买 F-15EX 就是为了扶持波音,形成制衡。
所以说 F-15EX 能上位,军事性能是一方面,背后的政治和产业考量才是关键。
![]()
2021 年 3 月,首架 F-15EX 交付给美国空军第 40 飞行测试中队,这款升级款战机确实有不少亮点。
飞控系统换成了数字电传,比老款的机械飞控精准度和响应速度都提升不少;电子系统也全面增强,加装了主被动告警生存系统,还能挂 AN/ALQ-250 电抗吊舱,电子战能力大幅提升。
座舱里那块 11×19 英寸的大型战术显示器,比 F-35 的还要先进,飞行员操作起来更直观;挂点也增加到 15 个,最大挂载量达到 13 吨,火力配置相当亮眼。
![]()
但 F-15EX 也不是完美无缺,雷达方面就显得有些吝啬,居然沿用了 F-15C/D 的 AN/APG-63 (V) 3 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是在老款脉冲多普勒雷达基础上换天线改进的,和专门为四代半战机研发的新型雷达比起来,性能上已经落后一截。
更让人意外的是,作为 2021 年才开始服役的先进战机,它居然没装光电分布式孔径探测系统和前视红外系统,这可是现代空战中感知战场环境的关键装备。
俄罗斯的苏 - 35 在叙利亚战场上,就是靠 OLS-35 前视红外系统成功锁定了 F-22,这足以证明这类系统在对付隐身战机和静默攻击时的重要性。
![]()
而我国的歼 - 16 不仅标配了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还把前视红外系统升级成了光电雷达,在战场感知能力上,歼 - 16 从一开始就占了上风。
雷达性能上,歼 - 16 的优势更明显,它装备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而 F-15EX 的 AN/APG-63 (V) 3 本质上还是老平台改进而来。
2018 年朱海航展上,我国为枭龙战机研发的 KLJ-7A 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就达到 170 公里,和 F-35 的 AN/APG-81 雷达性能不相上下。
![]()
歼 - 16 的机体尺寸比枭龙大得多,能装下更大尺寸的雷达,这意味着 T/R 组件数量更多、功率更大,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打击能力都更胜一筹。
挂载能力方面,F-15EX 的 15 个挂点和 13 吨挂载量看着很唬人,但实际作战中得打个折扣。
歼 - 16 的重载挂架数量更多,而且继承了苏 - 27 系列优秀的气动设计,机身燃油储备充足,一般不需要挂副油箱,能把更多挂点留给武器。
![]()
F-15EX 就不一样了,为了保证航程,往往需要挂载副油箱,这就占用了宝贵的挂点,实际武器挂载能力反而不如歼 - 16。
更重要的是,歼 - 16 具备强大的对海攻击能力,能挂载重型反舰导弹执行远程打击任务,这是 F-15EX 不具备的优势。
简单说,F-15EX 更适合挂着小尺寸炸弹执行灵活的对地战术轰炸,而歼 - 16 则是能执行对地对海远程精确打击的 “多面手”。
![]()
动力系统上,两款战机各有千秋,F-15EX 用的是两台通用电气 F110-GE-129 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 128 千牛。
歼 - 16 装备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扇 - 10B 太行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 145 千牛,推力参数上歼 - 16 更胜一筹。
不过美国在发动机材料和制造工艺上积累深厚,F-15EX 的机体寿命和发动机寿命比歼 - 16 更有优势,这意味着它的维护周期更长,长期使用成本更低,这也是 F-15EX 为数不多的明显优势。
![]()
把这些性能点串起来看,F-15EX 和歼 - 16 根本不存在谁碾压谁的情况。
F-15EX 在电子战能力、机体和发动机寿命,以及对地战术轰炸的灵活性上有优势;歼 - 16 则在雷达性能、战场感知能力、远程打击能力和对海攻击能力上更胜一筹。
两款战机都是四代机中的顶尖水平,只能说各有侧重,难分伯仲。
![]()
那些觉得 F-15EX 会给我国造成巨大压力的说法,实在有些夸大其词,我国空军早已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战机性能只是其中一环,更何况歼 - 16 本身就具备和 F-15EX 抗衡的实力。
而且 F-15EX 在美国空军中的定位很明确,主要用于本土防空,替换那些机体寿命快到极限的老旧 F-15 机型,维持机队出勤率,它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为了在大洋彼岸和歼 - 16 正面硬刚。
美军退役 F-22、采购 F-15EX 的操作,看似让人费解,实则是基于自身需求的现实选择。
![]()
F-22 虽然先进,但维护成本高昂,机身设计也有些过时,后续升级空间有限;而 F-15EX 技术成熟,生产线能维持,还能平衡军工企业之间的利益,作为过渡机型再合适不过。
说到底,“最强四代机” 的称号没有绝对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F-15EX 符合美军现阶段的战略需求,是款优秀的战机;歼 - 16 则完美适配我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这场中美四代机的较量,没有失败者,只有各自在不同战略定位下的最优解。
而对我们来说,看到歼 - 16 具备和世界顶尖战机抗衡的实力,就足以让人安心,这背后是我国航空工业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也是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最好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