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樟树的九子科山间,百余座古墓的封土如星辰洒落,与不远处的吴平故城遥遥相望,静默勾勒出一幅“城墓相依”的秦汉画卷。这片跨越战国至东汉的公共墓园,不见金玉奢华,却以“依山附城、顺脉而葬”的朴素格局,深藏古人“地脉安魂、简葬守真”的风水智慧。
吴平墓群的选址,暗合秦汉时期“城墓相依、气脉相通”的堪舆理念。墓群位于吴平故城以南一公里的九子科山,东临蒙河,构成“城居阳、墓居阴,水为脉、山为骨”的完整格局。九子科山山势平缓,九道浅脊如子环抱,墓群便沿这些脊脉错落分布,形成“九子抱母”的聚气地形。东侧蒙河如一条玉带蜿蜒而过,既滋养两岸生灵,又在风水上成就“玉带缠腰”的纳气态势,令城与墓之间的气息借水流转、生生不息。据传当年择址的巫祝曾留下口诀:“山分九脉,水绕东郊,城墓相依,魂安脉牢”。
墓群的排布更见匠心,呈现出“顺脉分级”的秩序智慧。东北侧的战国、西汉墓葬多踞高脊,封土较高、形制严谨,当为县城官吏的长眠之地——此处正迎蒙河来水,占尽“先纳气、后安魂”之利;竖穴土坑深挖入土,寓意“接地气、续族脉”。南侧东汉墓葬则沿平缓处展开,封土略低而序列井然,虽为贵族与平民共葬,仍恪守“左长右幼、前卑后尊”的礼制,与山脊脉络形成“气随人分、脉随位异”的呼应。如此布局,令百墓虽聚而不乱,犹如山体自然生长的年轮。
尤为可贵的是其“简葬合道”的风水哲学。1976年考古发掘所见,随葬品多为陶鼎、瓷壶、铁刀等日常用器,不见金银之奢。这并非贫瘠,而是契合秦汉风水“藏气不外露”的深意。古人笃信,厚葬易引盗扰,不仅惊动先灵,更会断损家族气脉;而简葬以实用器相随,既寄寓朴素的敬意,亦使地气深藏墓中不泄。墓穴形制规整,竖穴方直,封土圆融,构成“上圆下方”的微缩宇宙,暗合“天圆地方”之道,使地气稳稳凝聚于棺椁核心。
这些朴素布局的风水之效,历经千年仍可窥见。九子科山的脊脉如同天然屏障,抵御洪水侵袭;蒙河活水带走湿浊之气,使墓中陶器虽历沧桑,形制犹存,成为解读古代工艺的无声史页。后世风水师观此,不由慨叹:“此地无金玉之炫,却有山水之真;无繁复之制,却有聚气之巧。简葬而魂安,依山而脉续,是为平民风水之真谛。”
如今,九子科山的封土在草木间静默起伏,蒙河依旧潺潺东流。吴平墓群的价值,不在器物之华贵,而在其以百余座朴墓共同诠释:真正的风水从来不是权贵的专属,而是先民与山水共生、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以山为靠,以水为脉,以城为邻,以葬为安。这份与地脉相守的朴素哲思,比任何金银珠玉,更经得起时光的洗礼。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