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国际油市迎来一阵大风暴。美国一声令下,直接把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拉进制裁名单,欧盟那边也马上跟上脚步,第19轮对俄制裁文件火速落地。
就在制裁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全球油价瞬间飙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天跳涨5.43%,收盘报65.99美元/桶,纽约轻质原油也涨超5.6%,收在61.79美元/桶。油市的每一次波动,背后都是地缘政治的刀光剑影。
![]()
这场“石油战”,美国的算盘打得很清楚。直接掐住俄罗斯的能源命脉,用经济手段逼普京回到乌克兰谈判桌。
但全球能源市场是个巨大的利益网络,制裁一波带来的连锁反应,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复杂。沙特成了中间最尴尬的玩家,而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买家,也不得不为未来可能飙升的用油成本做两手准备。
2025年10月22日,美国财政部发文,正式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纳入制裁名单。别小看这两家公司,合起来占了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一半还多。
![]()
这波制裁一出,等于直接拦腰切断了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水龙头”。同一天,欧盟也发布了第19轮对俄制裁,基本是和美国同频共振。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天暴涨5.43%,收于65.99美元/桶;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也涨了5.6%,收于61.79美元/桶。美国的目的很简单。让俄罗斯“没钱打仗”,用油价和资金压力,把俄方推回谈判桌。但油价一涨,全球买家全都跟着遭殃。
这次制裁,最先作出反应的不是欧美,而是印度。别忘了,印度是这两年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信实工业一家公司9月份日均采购63万桶俄罗斯原油,占了印度进口的近四成。美国制裁一到,信实工业第一时间宣布:暂停采购被制裁的俄企原油,业务要全面合规。
![]()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又是一个“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早在2025年初,美国就已经对183艘“影子舰队”油轮下过制裁令,但说实话,这种灰色通道根本堵不死。
花旗集团的数据就很直白:目前,海上浮动原油量接近2020年疫情巅峰时期,陆上库存几乎“堆满”,全球供应其实并未真正短缺,只是贸易流向被迫重构。
先把原油堆在船上,等有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小炼油厂或中间商再慢慢消化。只不过,这一来一回,合规市场(也就是欧美、日韩这些主流买家)原油供应会减少,花旗预计每天可能少150万桶,物流路线变长,成本自然水涨船高,这才是推高油价的真正炸药包。
![]()
油价一涨,所有人目光都盯向一个地方——沙特。沙特作为OPEC+的核心成员,手里握着“增产还是减产”的决定权。
2025年11月2日,OPEC+要开会,定12月份的产量配额。从目前流出的消息看,联盟大概率会日均增产13.7万桶,继续4月以来的增产节奏。
别看数字不大,OPEC+的产能增长其实早就遇到“天花板”国际能源署(IEA)明确指出,只有沙特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再大幅增产,大部分OPEC+成员国产能已经“吃老本”,增产空间有限,今年一季度以来,实际增产量只有150万桶/天,和计划目标差了一大截。
![]()
别忘了,俄罗斯四分之一的联邦预算靠石油和天然气撑着。IEA的报告也预警,2025~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会远超需求,油市供过于求已成定局。如果OPEC+跟着美国呼吁加大增产,无异于“自掘坟墓”,油价会被砸下来,俄罗斯财政会被直接掏空。所以,俄方已经明确在OPEC+内部反对任何增产方案。
美国这边可不会“心软”。特朗普已经敲定11月18日会见沙特王储本·萨勒曼,增产议题必然是重头戏。美国要的是油价稳定甚至走低,好让对俄制裁“更有力”,也能缓解本土通胀。别忘了,沙特去年增产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回应特朗普的反复“喊话”。
更关键的是,美沙在武器采购、防务合作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战略关联,沙特不可能无视美国的压力。
![]()
一边是要维系OPEC+联盟的稳定和自身经济利益,避免“增产砸价,联盟分裂”;一边又要保持美沙关系,不能让美国失望;OPEC+自2016年成立以来,多次通过协同减产/增产稳住全球市场,沙特一直是其中的“主心骨”。
但这次,如果沙特太过偏向美国,刺激俄罗斯,OPEC+联盟分裂的风险就会骤然升高。对于沙特来说,这是典型的“左右不是人”。
2025年1-9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4.23亿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7405万吨,从沙特进口5953万吨,两者加起来就是中国最大、最稳定的两大油源。
![]()
现在进口平均单价已经降到521美元/吨,但这个便宜价并不保险。一旦制裁链条继续加码,价格优势随时会被吞噬。
短期内油价有可能被压制,但俄沙矛盾加剧,OPEC+联盟分裂风险上升。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波动加剧,中国稳定进口难度增加。简单说:“短期利好、长期利空”。油价可能先跌后暴涨。
合规市场供应减少,物流成本上升,油价大概率持续走高。以中国9月从沙特进口原油(均价533美元/吨)为例,油价涨10%,仅沙特一项每月多花近2亿美元。对中国这样的大买家来说,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考验。
![]()
合规市场与“影子市场”两套体系并存,定价混乱,市场秩序变差。中国既要面对高价采购压力,又要避免卷入“影子舰队”带来的合规风险。用油成本上升是大概率事件,企业和消费者都要有心理准备。
短期看,中国只能加强与俄罗斯、沙特的长期供应协议,尽可能锁定稳定货源。中长期看,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是降低原油依赖的唯一出路。这也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
大家都在等一个“靴子落地”。OPEC+将在2025年11月2日开会,确定12月份的产量配额。这个时间点,注定会成为全球油价短期走势的“风向标”,甚至会决定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
![]()
别小看这场看似“石油市场”的博弈,最终决定的,却是全球每个人的出行、取暖和生活成本。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油价每涨一分,都是实打实的经济压力。
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沙特左右为难,俄罗斯“船上卖油”,中国则在高油价和供应安全之间寻找平衡。每一方都不是局外人,每一个决策都牵动全球市场的神经。
OPEC+11月2日的会议,是全球能源格局的又一次大洗牌。沙特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转”?俄罗斯会不会被逼急了另辟蹊径?中国又该如何稳住自己的能源安全?
![]()
这些问题,远不是一两天能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石油市场的每一次波动,背后都是大国博弈、地缘较量和全球经济的现实写照。每一个普通人,最终都难以置身事外——油价涨跌,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参考信源: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重点针对两家石油公司
2025-10-30 07:35·新派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