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杨书春师傅还在外地打工。一次突然的肚子疼,他本以为是小问题,去诊所拿点药就好。没想到诊所医生的话让他心里一紧,建议他立刻去大医院仔细查查。
年过五十的杨师傅,听懂了这话里的分量。考虑到在外地看病不方便,他当即决定返回老家河南南召。
7月18日,在南召县人民医院做完CT后,报告单上写着:“肝内及被膜下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诊断结果是肝癌晚期,医生告诉他,病灶太大,已经没必要手术,也不适合放化疗了,只能保守治疗,输输液。
![]()
然而,输液似乎并不管用。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他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四处打听其他的办法。转机来自一位亲戚——那位亲戚当时也已生命垂危,从郑州拉回老家准备后事,她在郑州打工的外孙,曾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工作过,就让老人试了那里的中药,没想到精神状态后来还挺好。
这个消息,让杨师傅一家看到了一线希望。2017年8月4日,他们带着尝试的心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
![]()
当时的杨师傅,主要问题是右腹隐痛,影响到走路和休息,食欲不好,饭量也小,整个人状态很差。
在袁希福院长对症开药,服用一个疗程(20付)后,变化开始出现。家人回忆:“当时来的时候,走路不太行,跟小孩刚学走路似的,都没精神了,走路都没劲了。后来吃了一疗程后,都见效了。” 他的腹痛减轻了,只有按压时才感觉明显疼痛。
9月14日的彩超检查显示,情况较前好转。这坚定了杨师傅的信心,他继续坚持服用中药,体重也开始慢慢增加。到10月9日复诊时,他表示和第一次来时相比,体重增加了将近10斤,达到了120斤,夜里的呻吟喊叫也少了,体力也可以,只是偶尔感到腿乏力、发软。
![]()
坚持带来了更明确的结果。2018年5月复查时,彩超提示肝脏上的病灶数目较前减少,范围变小了。最大的一个约为14×13mm。又过了三个月再次复查,那个最大的占位缩小到了12×12mm(2017年9月查时最大占位为24×16mm)。
看到效果这么好,杨师傅又坚持服用了一年中药。待肝部病灶稳定下来后,他才调整为春秋两季进行巩固用药。
身体状况稳定后,生活也逐步回到了正轨。2020年5月27日,他到希福医院复诊时分享道,春节后他甚至在工地上捡了两个月钢筋,感觉体力还可以,只是有时候稍微累点,偶尔左肋处疼。后来,他又找了一份街道保洁的工作。
![]()
2024年4月26日,杨师傅受邀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公益活动,和家人一起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