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医生建议积极康复,但您是否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能量不足"信号。中医认为,唯有先调补体质,为身体"充满电",康复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为何会"不耐受"?中医看虚弱本质
中风后体质虚弱,在中医看来核心是 “本元耗伤”:
· 气血双亏:中风一场大病,急剧耗伤人体气血。气不足则无力,血不足则倦怠。
· 脾胃虚弱: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恢复期若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跟不上,则无力支持康复消耗。
· 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导致腰膝酸软、肢体萎软无力。
![]()
当身体能量处于"低电量"状态时,强行进行高强度康复如同“竭泽而渔”,不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加重虚损。
中医如何为康复“储能”?
中医的调理思路是 “先补后攻,边补边通”,旨在夯实基础,再图功能恢复:
1. 补气养血,提供动力:通过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培补气血,让您“有力气”进行康复。
2. 健脾和胃,开源增能:强化脾胃吸收功能,将食物有效转化为气血能量,解决乏力之源。
3. 滋肾填精,固本培元: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长期康复储备根本物质基础。
调理范例:髓海逐瘀汤的“攻补”智慧
以髓海逐瘀汤为例(须医师辨证加减使用):
此方体现了中医“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思路。它不仅通过活血化瘀之品来“疏通”经络(祛邪),更配伍了补益气血、填精补髓的药物来“补益”根本(扶正)。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又有瘀血阻络的患者,旨在改善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虚瘀夹杂的症状,为后续康复训练储备必要的体能。
![]()
重要提示:
中医调补需精准辨证。虚证也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用药方向截然不同。文中提及的髓海逐瘀汤必须在专业医师详细辨证后,根据您的具体体质进行加减化裁,方可使用。请切勿自行抓药尝试。
调补之后,康复更轻松
当身体内部气血充盈后,您会发现:
· 疲劳感减轻,精力有所提升
· 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 训练后的恢复速度加快
· 整体精神状态和食欲改善
如果您正因为体质虚弱而困扰,不知如何开始有效康复:
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中医体质调理服务。点击下方链接,预约资深中医师的一对一辨证,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先调补,后康复”的阶段性方案。
在线联系方式:13120184288/weixin:ev10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