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创客公社 施润
9.2亿元!张一鸣“爱将”,东南大学92年小伙干出超级黑马,刚创下行业最大纪录!
创客公社获悉,近日,AI图像创作平台LiblibAI(哩布哩布AI)完成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源码资本、明势创投、渶策资本均超额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融资金额之大,超过了此前Manus完成的8000万美元(合人民币5.7亿元)融资。彼时,Manus估值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
![]()
公开资料显示,LiblibAI成立于2023年5月,致力于AI内容的创作和分享,已发展为多模态模型与创作社区,整合图像、视频、3D、LoRA训练等能力,覆盖从灵感生成到动态视频制作的完整AI工作流,吸引超2000万AI创作者,日均保持数百万级创作交互,用户自主训练的原创AI模型与工作流超50万,累计生成图片逾5亿张。
![]()
而在LiblibAI背后,站着一位履历颇为光鲜的年轻人。其创始人陈冕出生于1992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过往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先后在摩拜单车、滴滴、每日优鲜等互联网大厂工作,后来加入字节跳动,成为剪映全球商业化负责人,28岁就成为字节跳动史上最年轻的产品负责人,职级达到惊人的4-1(张一鸣为5-1)。
然而,当人们惊叹、热议这位“90后”创业新贵的传奇履历时,却鲜有人将目光投向他背后的那所学府——东南大学。陈冕的故事,并非孤例,而是东南大学数十年如一日,静水深流式育人的缩影。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往往不事张扬,却总在关键时刻挺立潮头,在硬核科创的主航道上留下不可忽视的印记。

张一鸣“爱将”创业
92年东大校友有多牛?
![]()
LiblibAI创始人陈冕
LiblibAI的创始人陈冕,出生于1992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曾是张一鸣手下最瞩目的得力干将之一。
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陈冕曾先后在摩拜单车、滴滴、每日优鲜工作过。后来,他加入了字节跳动,曾在剪映、CapCut团队任商业化负责人,28岁时就晋升为产品4-1职级(对标阿里P9),是当时字节史上最年轻的中高层产品经理之一。
作为参考,张一鸣在字节跳动的职级为5-1。而在2024年,字节跳动为吸引前阿里大模型负责人周畅加入,给的职级是4-2,年薪过千万。
2022年底,ChatGPT引爆了AI。而字节跳动可谓国内AI界的黄埔军校。陈冕观察字节的工具产品线,提炼出一个趋势:AI开始改变创作方式,但“懂AI的人不会创作,懂创作的人用不好AI”。
基于对行业的判断,2023年5月,陈冕离开字节跳动和联合创始人张子捷创办LiblibAI,目标是做一款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轻松创作的AI产品。至于切入点选择上,团队认为,新技术革命初期,工具端变革最快,且内容创作生产端(尤其是专业领域)对效率提升需求迫切,如同PC时代早期的Office、Adobe;而C端娱乐产品因用户对AI幻觉、技术瑕疵容忍度低,普及周期更长。
![]()
于是,LiblibAI成立之初便定下核心战略:优先切入专业市场与生产端。“创作是人的天性,只是过去门槛太高了。AI的意义,不是让设计师失业,而是让更多人能表达自己。”陈冕说。
在创业初期,LiblibAI团队只有十几人,大多数来自字节、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公司初代产品是个AI图像生成器,但为了增加壁垒,陈冕团队决定将产品升级为“创作者社区”,通过模型共享、作品展示与社群互动,形成差异化的生态。
2023年夏天,LiblibAI凭借用户自传播小小地走红,三个月用户突破百万。然而同年年底,AI赛道遇冷,用户增长放缓,平台一度陷入运营危机。
“那候服务器成本、算力成本、社区维护都在烧钱,我们一度觉得公司可能活不下去。”陈冕回忆。为了活下来,团队开始自建模型体系,优化算力利用率,并通过会员与创作者分成模式探索商业化。
![]()
2024年初,LiblibAI的创作者功能上线,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LoRA模型、设置付费使用,平台从工具型产品变成了一个AI创作者生态系统。同年,公司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达数亿元,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高榕创投、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巨人网络等机构和产业方,团队规模也扩大到近百人。
目前,平台吸引超2000万AI创作者,日均保持数百万级创作交互,用户自主训练的原创AI模型与工作流超50万,累计生成图片逾5亿张,成为中国最大的AIGC创作社区之一。
![]()
图源:Lovart官网
在海外市场方面,LiblibAI海外子公司Lovart推出的同名设计Agent上线初期,5天内体验申请用户即突破10万人,成为继Manus后又一款爆火的中国AI应用。

东南大学:低调的科创摇篮
![]()
作为江苏唯二的985高校之一,东南大学相比于南京大学来颇显得低调。一来,校名中的“东南”容易让人误以为位于福建或广东,再加上其历史沿革中多次更名,导致部分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对其认知度较低,甚至会被误解为“民办三本”。
实际上,创建于1902年的东南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更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原“985工程”重点支持院校。
尽管没有频繁出圈的网红标签,也不热衷于舆论场上的喧嚣,但东南大学就像一位沉心钻研的匠人,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本真使命上。
创客公社曾做过统计,近些年东南大学走出去的学子正深度改写着中国科创圈,不仅打造出了一支硬核的“创投天团”,还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里各领风骚。
![]()
首先在投资界,“东大血脉”遍布国内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创始人、合伙人名单行列。如
深创投原董事长
倪泽望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本科毕业, 2019 年上榜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排名第 13 ;
国金投资创始人
嘉喜,曾就读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在中国大陆互联网领域主持完成了数百宗融资和并购案例,交易总价值超过 100 亿人民币;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严彬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学院,主导和参与了多家公司的投资以及投资管理等工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多年积累 ......
而创业江湖中的“东大系”也早已多点开花。互联网领域,
周源创办的知乎重塑知识共享生态,
于敦德打造的途牛网于 2014 年登陆美股 , 是美股市场第一支专注于在线休闲旅游的中国公司。硬核科技赛道上,除了陈冕的 LiblibAI ,
雪浪数制的姜其强深耕工业互联网,
仁迈生物的金晶以原创检测技术覆盖全球多个国家 ,
沙敏创办的三宝科技成长为行业标杆,
刘江峰从华为荣耀总裁转型创办优点科技 、壁虎科技 。
如果从产业端来看,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条国家战略新兴赛道中,东南大学的贡献都深入产业链核心,拿下了多个“第一股”或“隐形冠军”。
比如在集成电路:
东大博导郑茳创立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造出 “ 国产 GPU 第一股 ”;北京的芯片独角兽芯驰科技,背后站着一位
东大人仇雨菁; 2021 年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的无锡力芯微,联合创始人
袁敏民是东南大学 1989 届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校友,工学硕士; 2024 年 8 月登陆科创板的苏州锴威特,两位创始人
丁国华和罗寅都是东大学霸。
在生物医药赛道,东南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开始关注医疗创新及生命科学领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被誉为“中国生物学家的摇篮”。创客公社不完全梳理,诺禾致源(688315)、麦澜德医疗(688273)、江苏艾玮得生物、极瞳生命、仁迈生物等企业身后的创始人,皆是东南大学的校友或教授。
实际上,东南大学对国家科技行业的贡献,远不止于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摘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五位。
![]()
回望东南大学的百年历程,它始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尤其是在这轮事关国家前途,决定未来格局的全球科技竞速中,它正通过无数优秀的毕业生,悄然支撑起中国的创新叙事。
在这个崇尚流量的时代,低调的东南大学,始终守着“工科报国”的初心,这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榜样。
我们常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今天,或许该为这所“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顶尖学府正名:纵然低调如你,却无需喧哗,自有山河。
本文参考素材来源:
动脉网:《东南大学,崛起一个医疗创新创业天团》
LiblibAI:《LiblibAI再获顺为、渶策、明势等数亿元融资,将持续加大创作者激励与研发投入 》
东南大学南京校友会:《东大校友再发力!字节前 4-1 陈冕创 LiblibAI,斩获 1.3 亿美元融资 》
铅笔道:《刚刚,92年男生:融资9.26亿 》
创客公社往期报道及其他网络公开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