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八路军政委身陷重围,他说:没人能救我们,咱们一起拼命救老百姓

0
分享至

山东海阳县抗日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支造型奇特的旱烟袋,烟袋嘴是用子弹壳做成的。这支烟袋的主人,是八路军胶东军区16团团政委张寰旭烈士。



张寰旭又名张焕旭,曾用名张银东,字寅东,1912年出生在莱阳县大泊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莱阳盛产梨,皮薄肉甜多汁,走海路只要两天时间,就能运抵东北大连。

张寰旭家有几亩梨园,丰厚的利润,让他家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张寰旭自幼聪颖过人,17岁在莱阳中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取了位于济南的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在莱阳灵湖小学任代课老师。

这所学校的校长张静源,是资深的地下党员,在他的影响下,张寰旭也成为党员。

1933年10月12日,张静源遭叛徒徐元义出卖,在莱阳徐格庄东的芹口沙滩被暗杀。

张寰旭身份暴露,离开莱阳,先后到大连、济南等地学习深造。

卢沟桥事变以后,张寰旭中断学业,回胶东组织了著名的天福山抗日大起义。

后来三野的第一主力第27军,在塔山阻击战中一战成名的四野41军,以及三野的第31、32军,都是在天福山起义部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38年1月19日,起义部队在张寰旭的家乡大水泊,成立了中共胶东军政委员会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部(简称三军)。

一个月后,张寰旭跟随三军第一大队奔袭牟平县城,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并在战斗中成功击落日军飞机一架。

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张寰旭,于6月份升任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第一大队教导员。

1938年9月,三军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张寰旭升任八路军蓬莱、黄县战区指挥部总指挥。其建立的艾崮山抗日根据地,成为胶东八路军最重要的支点。

第二年春天,张寰旭被正式调任掖县三支队政委。翌年10月,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团政委,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政委,胶东军区第16团政治委员。

张寰旭之所以频繁调动,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出众,而是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七次身负重伤。

每次伤愈,都会进入一支新部队。而这支部队也会随着张寰旭的到来,战斗力得到飞速提升。

张寰旭也因为其出色的指挥作战能力,得到广大普通战士的积极拥戴。以至于张寰旭牺牲60多年后,第16团的抗战老兵提起他时。还亲切地称其为俺们的张政委。

张寰旭自从担任第十六团政委以后呕心沥血,当时战斗频繁,第16团新兵多,武器弹药极度匮乏,如果指挥员稍有疏忽,就可能给全团造成灭顶之灾。

张寰旭身负重任,经常几个昼夜得不到休息,为了提神,他养成了抽旱烟袋的习惯。



按照张寰旭的职务,战斗中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香烟,足可以满足张寰旭的需求。可是他廉洁奉公,坚持一切缴获要归公的原则。所以廉价的旱烟,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张寰旭的旱烟袋是公用的,无论是谁,哪怕是普通战士,看见张政委正在抽旱烟,他们都会抢过去,你一口,我一口,把那些抽不惯旱烟的人呛得涕泪横流。

每当这种时候,张政委都会开怀大笑。

有人开玩笑说 :一个普通的旱烟袋,把全团的命都拴在一起。

张寰旭说他的旱烟袋是祖传的,是奉天(沈阳)“富发诚”(东北最著名的铜器作坊)制造的,紫铜的烟袋锅子,绿松石的烟袋嘴,紫檀木的烟杆,当年买的时候就花了几两银子。

战士们不知张政委说的是真是假,却也感觉到这几两银子买到的旱烟袋,抽起来也不那么呛人了。

但是在一次战斗后,细心的警卫员王新财发现,一向旱烟袋不离手的张政委,却开始用废旧报纸卷烟抽。

原来在战斗中,鬼子的机枪子弹击中了张政委的旱烟袋,烟杆从中折断,绿松石的烟嘴丢在了战场上。只有装在烟袋荷包里的烟袋锅子,因为挂在腰带上,幸运的保留下来。

王新财决定用子弹壳做烟嘴儿,给张政委把旱烟袋修复好。

当时八路军弹药奇缺,无论是用过的还是缴获的子弹壳,都要如数上交。

王新财为了不违反纪律,另辟蹊径。

当地有个负责军需的伪军头目,他的妻子被鬼子给欺负了,他对牵线搭桥的顶头上司和那个鬼子恨之入骨,却又怕报仇雪耻后丢了差事,把自己搞得整日郁郁寡欢。

王新财找到这名伪军,表示自己能为他料理此事。条件是十箱子弹加五个指定的子弹壳。伪军爽快的答应了。

那个鬼子食髓知味,在一个伪军头目的陪同下,经常到军需家里过夜。他也知道这事不光彩,所以每次都是半夜来,天不亮就回据点,深怕被人发现行踪。

每当伪军军需值夜班时,那两个家伙就会准时出动。

王新财摸准了敌人的行动规律,然后选择深夜时分,在他们回据点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一颗地雷。

两个多小时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地雷炸了。伪军头目和偷香窃玉的鬼子双双毙命。

伪军军需感恩戴德,将十箱子弹偷埋在野地里,埋藏具体位置的情报,就装在他送给王新财的子弹壳里。

十箱子弹是战利品,要如数上交,可五枚子弹壳,是王新财索要的酬劳,等于打了上级规定的擦边球。

王新财心灵手巧,把子弹壳精心打磨,打造出一个精美的烟嘴来。

然后又找来一段实心的金丝竹,将中间掏空,装上烟嘴和烟袋锅子,一支精美的旱烟袋就大功告成了。

张寰旭对这支旱烟袋爱不释手,再加上他从不离身的驳壳枪,有首长开玩笑给他取了个“双枪将”的绰号。

1942年11月下旬,日军集中2万多兵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式大“扫荡”。



第16团奉命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张寰旭率领团部,团属特务连,三营八连,机枪排,以及独立营的部分人员,沿马石山南麓往东南方向转进。

部队前进到铁山时,遇到了来自莱东县的1000多名跑反的老百姓。

16团背后,已经有3000多日军压了过来。这些老百姓若是继续前行,等于自投罗网。

恐慌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危急时刻,张寰旭站出来,他表示八路军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就算把16团拼光了,也要掩护这些老百姓突围。

这些跑反的老百姓,大都是些行动不便的老幼妇孺,16团的战士们要保护这些人,极大的影响了部队行军速度。

1000多人的队列,在狭窄的山路上,绵延长达2公里。

当时来东县民政科长盖诚,也在跑反的队伍里。他和张寰旭是同学,眼看天色已经暗下来,盖诚找到张寰旭,一只烟袋你抽两口,我抽两口,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盖诚沉不住气,开口说道:“现在已经是夜里一点多了,如果不加快行军速度,恐怕天亮前走不出这段山谷。”

张寰旭看着累得东倒西歪的老百姓说:“他们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盖诚说:“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明知死路一条,还留在这里等死。”

张寰旭说:“老同学,这次可能我救不了你,你也救不了我了,咱们就一起拼命救老百姓吧!”

11月22日清晨七点左右,这支行动缓慢的队伍,在经过马石山东南的周家口北山时,不幸被日军发现了。

日军居高临下,使用机枪疯狂地向人群扫射。

张寰旭临危不惧,他沉着冷静地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掩护百姓突围。

为了鼓舞士气,张寰旭一直守在重机枪阵地旁,指挥机枪手对敌人实施火力压制,愣是从日军的防线上撕开一道缺口,700多名百姓以及地方干部,趁此机会突出重围。

张寰旭所在的重机枪阵地,也成为日军主要攻击的重点目标,迫击炮弹、掷弹筒射出的小手炮,雨点般地落在机枪阵地上。

除此之外,日军还调集了五六挺机枪,对16团的重机枪阵地实施火力覆盖。

张寰旭吸引了日军火力,16团特务连,三营八连趁机杀出重围。

突围后的战士们,发现张政委没有突围,再次返身杀入重围。

这次反击出乎日军意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士们虽然没有张寰旭营救出来,却护佑200多名普通百姓死里逃生。

杀出重围的战士们再一次突入战场,这一次他们救出了50多个普通百姓。

脱险后的战士们,都劳累过度,弹药也所剩无几,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再次杀入敌群。最终全部牺牲在冲锋的路上。

24日,日军退去,以胶东军区秘书张少华为首的抗日军民,来到前日炮火连天的战场。触目所及,到处都是抗日军民烈士的遗体。

石马山突围战,遇难人数达到五百多人,其中张寰旭率领的部队,几乎全部壮烈牺牲,而受到八路军保护普通百姓,竟然有近千人突出重围。牺牲人数不到200人。

如果张寰旭不顾及这些普通百姓,他的部队是有充足时间突围的。

也正因如此,张寰旭的牺牲,让整个胶东军区的抗日军民,陷入到深深的悲痛中。

张寰旭烈士遗体的周围,还有十几具八路军烈士的遗体,他们都是在最后时刻,试图用身体挡下射向张政委的子弹。

即便如此,张寰旭烈士的前胸和后背,中弹30多发,足见日军当时火力有多猛烈。

张寰旭烈士的棉衣口袋里,装着那支标志性的旱烟袋。

张少华开始组织人员掩埋烈士遗体,由于日军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所以掩埋工作很仓促,只有张寰旭烈士的遗体是单独掩埋的,随葬品只有那只造型奇特的旱烟袋。

其他烈士都是集体安葬的。其中在掩埋王新财的遗体时,发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

张少华立即安排卫生员进行紧急救护,最终王新财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反“扫荡”过后,胶东军区在马石山召开追悼大会,并立碑留念。碑文上刻有张寰旭的名字。



张寰旭牺牲的消息,一直瞒着他的妻子宫静宜。

宫静宜带着两岁的女儿张旭静,足足等了12年,直到1954年四月初,民政部门突然通知宫静宜,说在文登县烈士陵园,为张寰旭修建了烈士墓。

宫静宜知道丈夫是在马石山突围战时失踪的,烈士墓距离战场将近150里,路途遥远,遗体是怎么运送过来的。

再仔细打听,原来烈士墓是空的,衣冠冢都算不上。

宫静宜对张寰旭爱得刻骨铭心,她不相信文武双全的丈夫就这么没了。而这个空空的烈士墓,更让她心存幻想,她的丈夫还活着。

后来又听人说,不少八路军战士受伤被俘后,被送去东瀛四岛做苦力。

于是宫静宜又深信,她心爱的丈夫被俘后去了东瀛。于是她开始谆谆教导女儿,以后有机会一定去东瀛,把父亲接回来。

为了满足母亲的期望,张旭静又开始偷偷地学习日语。大学毕业后,因为这个专长,她被选调到青海大学当老师。

1982年12月,作为公派留学生,张旭静终于踏上了东瀛的土地。

在此后的三年里,除了学习以外,张旭静走遍了东瀛四岛,虽然没有查到关于父亲的任何消息,却无意中发现,当时在马石山执行扫荡任务的是日军第十二军,时任高级参谋的折田正男,完整保存着马石山战斗的作战日志。另外,当时参与“扫荡”行动的,日军第二十大队大队长田富正信,也留下完整的日记作为佐证。

而这两份资料中,都没有八路军战士被俘的记录。看来当初母亲的推理是错误的。

200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批抗战老兵捐款,在海阳县建成了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

有关部门将散落在荒山野岭中的抗日烈士遗骨,仔细查证后,进行重新安葬。

最先确认身份的就是张寰旭,因为当年为他打造子弹壳烟嘴的王新财,守护着张政委的陵墓,已经60多年了。



为张寰旭迁坟的那一天,很多16团的老兵也来了,他们中最年轻的于成,也已经80岁了。张政委牺牲时,他才16岁。

坟墓里,烈士的遗骨旁,那支铜锈斑斑的旱烟袋,证明了烈士的身份。

老兵们都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于成泪雨滂沱的哭嚎道:政委,我们的张政委,这就是俺们的张寰旭政委,这烟袋俺太熟悉了。政委,俺们看你来了,你终于可以安息了!

还有两个老兵,自费买来了一丈二尺白布,铺在红布上面,他们一边哭一边解释说:当时掩埋政委时,鬼子还在扫荡,只能草草了事,真是对不住张政委了。这白布是俺们当年欠张政委的,现在补上,政委您安息吧。



那支有着特殊意义的旱烟袋,经过修复后,也被送进海阳县抗日烈士纪念馆,默默诉说着英雄的传奇。

2006年四月,已经退休的张旭静,才得知父亲的墓被确认的消息。于是她带着女儿,风尘仆仆地从青海来到海阳。

睹物思人,看着父亲曾经爱不释手的旱烟袋,张旭静哭得泪如雨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多付车费后男子轻生”后续:一审判司机退还900元 司机称钱已交给法院

“多付车费后男子轻生”后续:一审判司机退还900元 司机称钱已交给法院

红星新闻
2025-11-11 10:56:13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卡地亚晚宴明星站位曝地位:那英、郭晶晶靠边站,C位实至名归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0 16:06:40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打“第三者”耳光后,时隔8年原配再被刑拘

打“第三者”耳光后,时隔8年原配再被刑拘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1 15:41:42
中国“以牙还牙”后,高市早苗怕了,日本政府:称对台湾立场没变

中国“以牙还牙”后,高市早苗怕了,日本政府:称对台湾立场没变

潮鹿逐梦
2025-11-10 19:48:21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平老师666
2025-11-10 23:42:34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博览历史
2025-11-10 20:15:30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54:17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1 14:34:52
“台独”政客跑欧洲议会自嗨无底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台独”政客跑欧洲议会自嗨无底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新民晚报
2025-11-11 10:08:58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头条爆料007
2025-11-10 22:03:53
魔幻一幕:机器人证明自己不是人,史上首次

魔幻一幕:机器人证明自己不是人,史上首次

大道微言
2025-11-10 10:08:11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华农27岁博士校园溺亡后续:父亲被安保抬出,姐姐怀孕6月哭晕

180视角
2025-11-11 13:30:42
北京今晚有雾明天有风,本周还有雪

北京今晚有雾明天有风,本周还有雪

鲁中晨报
2025-11-11 15:43:04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09:23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河北廊坊通报“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系误传,实为索要9条香烟,对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1 10:19:33
2025-11-11 16:36:49
老范谈史
老范谈史
专注历史知识,持续更新~
5968文章数 4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2025年Q3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8%:华为位列第一

宫本茂透露《宝可梦》推出双版本的秘辛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有人硬算,有人巧算,会方法就是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