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月下旬印度博主炫耀视频事件为切入从'手机'羞辱到千人之吻:谁在消费中国女性形象?
10 月下旬,一则印度博主发布的视频在外网引发热议:镜头中,其同伴与一名主动上前的中国女生互动,博主全程拍摄并追问相遇细节,最后竟以 “手机” 代称女生,怂恿同伴 “享受美好时光”。这段充满羞辱意味的视频迅速发酵,评论区充斥着对中国女性的猎奇讨论,更刺激不少外国男性萌生来华 “寻找机会” 的想法。
![]()
视频里的女生面对镜头毫无局促,反倒流露出遇见 “白马王子” 的欣喜。但她或许听不懂印地语里 “手机” 的隐喻 —— 在南亚俚语中,这是将女性物化、视作 “可随意取用的物品” 的侮辱性表达。这种被当作炫耀资本的场景,并非孤例。
![]()
9 月,某非洲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两名明知有男友的中国女生,在被邀请喝酒时仍急切应允,沦为其外网炫耀的素材。更令人咋舌的是,有外国博主发起 “千人接吻挑战”,竟真有上千名中国女性参与,全程被拍摄传播。
![]()
这些事件距 7 月大连工业大学事件不过三月。当时乌克兰电竞选手 Zeus 将与该校李同学的亲密视频发至粉丝群,配文 “中国女孩一天被征服”,最终导致女生被拟开除学籍,而男方仅轻飘飘致歉。前事未远,为何类似闹剧仍不断上演?
![]()
症结在于部分人对 “外国浪漫” 的虚幻想象。这种认知让少数女性放下警惕,却不知自己正沦为他人的流量工具。42 岁美籍健身教练 10 年间交往 1242 名中国女性并拍摄不雅视频牟利的案例,更揭露了链条背后的利益驱动 —— 猎奇中国女性的内容在海外平台有着惊人流量,催生了外籍博主的刻意炒作。
更可怕的是对群体形象的反噬。当 “easy” 的标签被反复强化,正经交往的女性会遭遇无端猜忌,职场中甚至被质疑专业能力。这与中国女性在全球舞台展现的勤劳独立形象形成刺眼反差 —— 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 61.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却因个别案例被污名化。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闹剧发生时,中国正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姿态崛起。经济腾飞让国家赢得尊重,却总有少数人的思想停留在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的误区。当外籍博主敢当着长辈面索要已婚女性联系方式,当 “千人之吻” 被当作 “开放” 的噱头,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尊严,更是整个群体的声誉。
从 “手机” 的羞辱到无底线的迎合,这些场景不该出现在崛起的中国。打破偏见的关键,从来不是苛责个体,而是唤醒理性 —— 既不盲目崇外,也不妄自菲薄。唯有当每一份尊重都源于人格而非肤色,中国女性的形象才能真正由自己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