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京津沪渝暨川渝林草执法协作座谈会在重庆市江津区召开。会议由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指导,重庆市林业局牵头组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五省市林草执法骨干齐聚一堂,围绕“执法规范化、协作常态化、监管智能化”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超大城市生态治理与区域协同执法的新路径。
会议直面当前林草执法工作中的现实挑战。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执法效能提升面临三大深层矛盾:执法体系“上弱下虚”、协同机制尚未健全、基础保障投入不足。破解这些难题,成为推动林草执法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会上,五省市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其中,北京市建立了稳定的行政编制执法队伍,构建起从市域治理到区域协同的系统性执法体系,为超大城市林草执法树立了“首都样板”。天津市构建了“市级统筹、区级联处”机制,打通林地与土地数据壁垒。2021至2024年间,累计向公安机关移交涉林线索58条,解救野生动物近2700只。通过与京冀签订协作备忘录,今年已开展联合巡护700余次,有效震慑了跨区域违法行为。上海市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在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搭建“天空地人”立体化监测网,使执法效率较传统巡查提升3倍。同时开发案件办理APP,实现全程电子化办案,并牵头制定长三角林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区域执法统一了标准。四川省面对庞大的林草资源家底——林地面积3.81亿亩居全国第一,持续强化法治保障。今年9月,《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获省人大通过,正通过完善地方法规体系从源头守护“绿色财富”。重庆市持续深化执法体系建设,2025年通过开展“护绿2025”等专项行动,查办案件1569起,案件数量实现连续四年下降。通过深化行刑衔接,推动58起应移未移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展现了执法力度与成效。
本次会议特别纳入“川渝”主题,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保联治的迫切需求。两地代表围绕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跨区域案件协查、执法标准互认等议题深入交流,一致同意将加强联合巡护、打通违法线索共享渠道,对跨区域违法行为实施“联手打击”,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会议达成共识,未来五地将聚焦三大关键领域深化合作:共建执法“资源池”,推动数据、案例、人才等资源高效流动;共织“联防网”,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联合巡护与协同执法;共强“支撑链”,推动制度互鉴、标准统一、技术装备互补。
此次协作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五地在林草执法协同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不仅为超大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全国林草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重庆市林业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