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民又立大功。德州62岁农民种出4.26米高的,1棵结136个

0
分享至

1

棉花长得比树还高,采摘时得搭梯子往上爬,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在山东德州,一位62岁的老农硬是把这幅画面变成了日常。他种出的棉花植株高达4.26米,单株结出136个棉铃,产量相当于普通棉田几十棵的总和,这样的奇迹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2

需要借助梯子才能采收的棉花植株

3

位于山东德州的一处普通农家小院,最近成了远近闻名的“奇观之地”。程木兴老人的园子里立着几株奇特植物,枝头挂满白色果实,乍一看仿佛果树结果,可走近细瞧,围观者无不惊讶——那根本不是果子,而是成串的棉花棉铃!

4

这些棉花与大众印象中齐腰高的棉株完全不同,它们挺拔如灌木,茎秆粗壮,叶片繁茂,仿佛一排排小型乔木矗立在田间。许多人难以置信,纷纷拿出工具实地测量。



5

有人带着卷尺专程前来验证,结果令人瞠目:其中一棵植株从地面直冲云霄,高度精确达到4.26米。其主干坚实有力,直径接近孩童手腕,不仅个头惊人,生产力更是超群。仅一棵植株上就长出38条可结果枝条,挂果量达92个棉铃。

6

而园中最出色的那一棵,仅有四个主要分枝,却孕育了整整136个棉铃,堪称“棉花之王”。



7

人们心里都清楚,常规棉花生长至1.2米已属理想状态,每株能收获十余个棉桃就算丰收。相比之下,程木兴培育的这种“棉花树”,单株产出抵得上数十株普通棉花,产量之高令人震撼。

8

更引人注意的是,这些植株的茎秆逐年变得坚硬木质化,形似小树干,不再像传统一年生棉花那样秋后枯萎,反而展现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特征,似乎具备持续生长的潜力。



9

这几株“棉花树”并非自然突变或偶然所得,而是程木兴六年如一日精心选育的结果,源于一次看似平常却又意义非凡的发现。



10

从一株异常苗株到“棉花树”的诞生

11

故事要追溯到2019年的一个清晨,程木兴照例在他种植鲁棉37号的大田里巡视,查看作物长势。正当他穿行于整齐排列的棉苗之间时,目光突然被一株异样的幼苗牢牢吸引。

12

这株苗明显高出周围同类一大截,茎秆粗壮,叶片宽厚,在整片田地中格外显眼。程木兴耕作一生,对作物有着敏锐的直觉,他当即判断:这是难得一见的优良变异株。



13

他没有丝毫迟疑,小心翼翼地将这株特殊苗挖出,像对待珍宝一般移植到自家宅院中,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育种探索。

14

没有实验室支持,也没有高端仪器辅助,他的全部装备只有一把卷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以及一双常年劳作、布满老茧的手。



15

每天天刚破晓,他就出现在试验田里,蹲守在棉株旁,仔细观察每一处变化。测量株高、统计分枝数量、记录棉铃发育情况,并将所有数据一笔一划记入本子,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16

他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农民育种方式——人工杂交与回交技术。



17

具体做法是将不同品种的棉花进行人工授粉,希望后代能继承双亲的优点。例如,某个品种抗病性强,另一个品种结铃多,通过组合配对,期望获得既抗病又高产的新类型。

18

但由于遗传不稳定,后代表现参差不齐,必须反复筛选。于是他又让优质后代与亲本再次交配,即“回交”,以稳定优良性状,逐步固化理想特征。



19

这项工作极其耗时费力,每年他都要面对成千上万株试验苗,逐一评估。凡是生长缓慢、结铃稀少或易感病害的个体,一律毫不留情地拔除,最终只保留最优秀的少数几株作为下一代育种材料。

20

正是靠着这份执着与坚持,棉花植株逐年进化,株高不断突破,从最初的1米多一路攀升至如今的4.26米,实现了质的飞跃。



21

超越高产的价值

22

程木兴投入如此巨大心血,并非只为打造一个“世界最高棉花”的纪录。他真正关注的,是这种新型棉花所具备的两项关键优势:极强的耐盐碱能力与卓越的抗病性能。

23

普通棉花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惧怕盐碱地。我国存在大面积盐渍化土地,长期无法有效利用,成为农业开发的难题。而程木兴的棉花树恰恰能在这类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



24

这意味着,未来大片原本荒废的盐碱地有望被改造成棉产区,极大拓展棉花种植边界。若在全国范围推广,将显著提升原棉供应量,缓解资源压力。

25

同时,该品种表现出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了农药使用频率,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还能提高纤维品质,为纺织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26

棉花全身都是宝:棉絮用于制作衣物、被褥;棉籽可榨取食用油;榨油后的棉粕是优质饲料;棉壳可用于栽培食用菌;就连废弃的棉秆也能加工成纸板或生物质燃料。

27

可以说,棉花产业牵动着民生与制造业的神经。一旦这种高产、耐逆、环保的棉花得以规模化种植,带来的不仅是产量飞跃,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变革。

28

其实,在德州这片沃土上诞生程木兴这样的民间育种能人并不意外,这里自古就是农业重镇,孕育了无数动人的农耕传奇。



29

就在德州市夏津县,还保存着一处世界级农业遗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桑树群落。

30

这片桑林拥有两万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桑树,历经风雨仍生机盎然,既是活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31

当地人视古桑树为传家宝,为每一棵树建立专属档案,详细登记树高、树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实行精准管护。



32

凡是在古桑林周边进行工程建设,设计方案必须优先避让树木根系,图纸修改十几次也不足为奇。即便是采摘桑葚,也遵循祖传技法——“抻包晃枝法”。

33

数人合力撑开一张大布置于树下,一人用长竿轻摇树枝,熟透的果实自然脱落落入布中,既高效又不伤树木结构。

34

依托这些古老桑树,当地发展起桑葚深加工产业,推出果汁、果干、保健品等多种产品,同时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形成集生态、文化、经济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5

结语

36

在德州这片深厚的黄土地上,程木兴的“棉花树”象征着新时代农民自主创新的精神力量,而夏津的古桑树群则承载着对农耕文明的尊重与传承。

37

一个是面向未来的科技探索,一个是守护历史的文化坚守,两者交相辉映,共同诠释了这片土地上农业发展的双重智慧:既能守住根脉,又能开创奇迹。

38

这种深植于泥土中的创造力与责任感,朴实无华却意义深远,值得所有人敬佩与学习。

信源:新华网 2025-05-07 山东德州夏津县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 德州晚报2025-10-21《既能观赏还能育种!德州农民程木兴培育出4.26米高棉花树》



39



4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体彩辟谣“廊坊7397万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系山西某彩票站的监控录像

河北体彩辟谣“廊坊7397万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系山西某彩票站的监控录像

潇湘晨报
2025-11-13 18:22:22
委内瑞拉军方:全面进入作战准备状态,击落一架敌对飞行器

委内瑞拉军方:全面进入作战准备状态,击落一架敌对飞行器

政知新媒体
2025-11-13 08:15:31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2 19:59:31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高市早苗通知全球,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攻击11亮相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3 16:10:40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吭哧有力
2025-11-13 15:13:22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7:55:52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青青子衿
2025-11-13 17:22:37
刚刚!阿里,突发!直线爆拉!

刚刚!阿里,突发!直线爆拉!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6:04:05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传播煽动分裂国家言论,充当“台独”打手帮凶 起底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

上游新闻
2025-11-13 15:19:04
泪崩了!网传两小伙来大连打工,被老板辞退后,在楼梯间借宿一宿

泪崩了!网传两小伙来大连打工,被老板辞退后,在楼梯间借宿一宿

火山诗话
2025-11-13 12:05:26
细思极恐!三聚氰胺悄悄回来了?

细思极恐!三聚氰胺悄悄回来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2 18:56:28
单打四强全产生,王曼昱陈梦恶战,孙颖莎迎黑马

单打四强全产生,王曼昱陈梦恶战,孙颖莎迎黑马

篮球国度
2025-11-13 08:54:44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汉史趣闻
2025-11-13 09:00:16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51:51
王鹤棣2cm的瓜重出江湖!

王鹤棣2cm的瓜重出江湖!

八卦疯叔
2025-11-13 10:34:09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2025-11-13 21:12:49
阅微札记 incentive-icons
阅微札记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
2599文章数 2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本地
教育
健康

《幻兽帕鲁》手游封测12月开启 绝地求生开发商打造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一镜到底,专业讲解带你读懂甲骨文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