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
两年前,刚刚参加工作两个月,年仅23岁的吕老师走了!生命的最后,吕老师遗憾的是“面对学生做不到教书育人”。她在生命在呐喊:“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吕老师留给世人的话震耳发聩!
可仅仅过去两年时间,25岁的徐老师又以另一种方式选择离世。没有惊天动地的告别,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她只是默默把接下来的课调好了,然后选择了上吊离世。消息传出,震惊、悲痛、愤怒、无力……情绪在教师群体中迅速蔓延。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连SI亡都不惧的人,为何还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惦记着那三尺讲台?这难道不是对“师德”最沉重、最悲壮的诠释吗?
![]()
中部省会城市女教师的纵身一跃尚未从集体记忆中消退,又一位同行选择决绝离开,这不再是孤例,而是教育系统发出的悲鸣。在公众视野里,教师职业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光环,大家普遍认为教师群体有寒暑假、收入稳定、社会尊重。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们的压力来自哪里?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体面工作”背后的千钧重量
![]()
教师不是超人,却被要求无所不能。课堂教学仅是冰山一角,课后的家长沟通、行政报表、迎检材料、反诈宣传等非教学任务,早已占据教师工作时间的 60% 以上。
某地畜牧局把统计农村牲畜存栏量的任务也被分配给学校。老师需统计农民家中饲养猪、羊、牛等情况,填好表格、收集照片。因为农村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老师就不得不去农民家里清点牲畜数量。
你认为老师正在上课,现实情况是老师极可能这个时间在某个农户家里清点牲畜数量。真TM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你是老师,或者您家里有人是老师,你就知道老师们有多累。一次公开课,或一次优质课评比,就能让人脱层皮;如果班里有几个“刺头”学生,不可预见的突出状况随时在等着你。做学生工作要有爱心、细心,和家长沟通要耐心,万一惹哪位家长不满意,引起投诉,等待的结果是什么,只有老师们自己知道,这后面有无个“锅”在等着你来背。
老师们很累,压力也很大,这是事实!
![]()
调查结果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已构成心理疾病,感受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教师则占69%。中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约为20%,教师群体则高于这一比例。
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教学负担过重、情绪失调的现象。近七成教师感觉压力大有焦虑情绪。
令人痛心的是,当教师出现心理问题时,系统往往缺乏有效的干预机制。心理咨询流于形式,心理普查成了应付上级的走过场。当一位老师连续加班、情绪低落、言语消极时,很少有人真正去关心他/她是否还好。学校领导们更关心的是“课有没有上”“成绩有没有提高”“检查能不能通过”。
徐老师,一路走好!愿您的悲鸣能被听到
![]()
25岁的徐老师离世后,家属称当时请假学校不批准。而学校称绝对没有不批假这回事,“生病了哪有不给假的”。学校的工作人员说:“她如果身体感觉不舒服,这个也只能是她自己的感觉,我们也不知道。”
![]()
为什么学校说已经批假,并且强调这件事是在家里发生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原因。一线老师批假难是普遍现象,但对于已经被医院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徐老师来说,她能很容易的请到假吗?如果徐老师生前并没有请到假,学校这位撒谎的同事,难道半夜里不害怕做恶梦吗?
现在争执是否请到假,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再怎么争执也不能挽回徐老师的生命!
可能有人会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为什么很少有老师抑郁?其实不是因为那时候的老师更坚强,而是因为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教书。现在的老师呢?他们是表格填写员、活动组织者、安全责任人、心理咨询师……
要想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落实 “教师减负二十条” 不能停留在文件层面,同时应保障教师休息权,让教师从 “全天候待命” 的状态中解脱。
![]()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而不是生命消耗生命。唯有社会放下过度期待,管理者筑牢支持防线,才能让教师不必在 “敬业” 与 “生存” 之间做选择,让每一份教育热情都能在尊重与保障中温暖绽放。毕竟,守护好教育者,才能守护好教育的未来。
教育,不该是吞噬教师生命的黑洞。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他们的健康、尊严与幸福,不应是教育的代价,而应是教育的起点。逝者已矣,生者当警醒。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讲台上,挺直脊梁,安心教书,体面地活着。
徐老师,一路走好!愿您的悲鸣能被听到,更愿别再发生类似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