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徐汇区长桥街道光华居民区,曾经让居民拍手称好的“民心工程”——11个新建非机动车车棚,如今又迎来了一场治理“升级战”。随着电动车数量激增,僵尸车长期占位、乱停乱放等问题卷土重来,原本便利的设施成了“闹心角落”。面对新的社区痛点,光华居民区党总支果断出手,让一处车棚的治理实践,成为小区共建共治的生动样本。
“车棚虽小,管理不小。”光华居民区党总支敏锐察觉到居民的隐忧,第一时间牵头行动,整合物业保安、社区能人库骨干及志愿者三方力量,成立专门的车棚管理团队。团队成员经过系统培训,既懂消防安全,又懂社区沟通,成为连接管理与服务的桥梁。
为让治理有章可循,居民区党总支还发动微网格社工与居民代表召开多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共同制定出车棚管理公约。公约从停车秩序到安全规范、从充电要求到日常维护都作出明确规定,并张贴在车棚显著位置。公开透明的规则,让居民看得见、认得清,也更愿意共同遵守。
车棚管理团队建立“每月一排查”机制,对长期闲置或无人认领的“僵尸车”逐一登记、拍照存档。通过车棚公告、小区通知、楼组群等渠道发布认领信息,并设定10天认领期。超过期限的车辆,则由团队在社工监督下统一清理、集中存放,全程记录可追溯。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公平公正,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与此同时,居民区创新引入“积分激励”制度。凡是主动清理僵尸车、自觉遵守车棚公约、参与环境整治的居民,都可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清洁工具、车锁、雨具等实用物品。“我们现在打扫车棚,大家都抢着报名,”居民李阿姨笑着说,“积分能换东西,更重要的是心里有成就感。”
![]()
清理“僵尸车”
为防患于未然,居民区还邀请消防办专业人员和民警走进社区,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和实操演练。居民与自治团队在车棚内实地体验灭火、疏散流程,掌握了应急自救的第一手技能。
![]()
消防演习
管理团队还对车棚空间进行美化改造,划定清晰的停车标识与引导线,在墙面绘制文明停车、消防安全等主题彩绘。据悉,居民区党总支还计划增设绿植装饰、打气筒与雨披共享区等便民设施。
光华居民区用一次车棚治理的“小切口”,撬动了社区治理的“大格局”。如今走进光华居民区,车棚整洁有序,居民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共建者,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