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 “静音” 的老人,如何找回热闹生活?别让“听不见”变成爸妈的社交障碍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今天是重阳节,诸多老年健康问题中,听力下降(耳背)是其中易被忽视的困扰——对话要反复确认、电视音量越调越高,许多老人正悄然陷入这样的听力困局。老年性聋不仅悄悄侵蚀着他们的社交能力、拉低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不少老人觉得‘耳背是年纪大了的常态’,往往拖到连话语都听不清、言语识别率严重下降时才寻求帮助,可这时干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主任黄治物教授直言,这就像肌肉萎缩后难恢复一样,听觉神经功能一旦退化,再想挽回就非常困难了。

被“静音”的老人

“我们在家里根本不交流。”诊室里,七旬李老伯(化名)由老伴陪同前来就诊,老板对医生抱怨。

李老伯的听力问题已持续多年。起初只是偶尔听不清,尚能勉强应付,渐渐地,妻子必须反复大声说话,他才能模糊捕捉到几个词。更令人心痛的是,因为沟通误会频发,老两口已近两年没有走亲访友,与老朋友也渐渐断了来往。

听力检查结果显示,李老伯的听力损失高达70分贝,属于中重度耳聋。医生还注意到,患者反应迟缓、神情木讷,然而老伴却回忆说,他曾经开朗健谈,与现在判若两人。

“听力障碍影响的远不止患者本人,它会严重牵连伴侣和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质量。”黄治物说。在为老人验配双耳助听器并开展系统性随访与调试后,仅一个月时间,其沟通能力就有了显著提升。经过数年持续跟踪与精细调适,如今老两口的生活已基本回归正轨,夫妻重新开始走亲访友。

听力问题不能“凑合”

老年性聋,就是一种年龄增长引起听觉系统退化的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听力下降,这种下降是双侧对称的,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高频声音的听力减退更为明显。很多患者还会伴有耳鸣,对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大不如前。

黄教授介绍,老年性聋不仅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社交能力,严重时还会让老人产生不自信、不受欢迎等心理问题。而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长期得不到有效刺激,还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为实现有效防治老年性聋,第一步在于早期听力筛查。早期听力筛查作为防治老年性聋的关键起点,对于及时发现听力问题、保障老年人听力健康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黄教授强调:“很多老年人在出现轻微听力问题时,总觉得别人大点声说话能听懂,就可以凑合着,等到实在影响生活了才去配助听器,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的言语识别率已经下降了,配助听器的效果就会差很多(听得见,但听不清)。”

因此,老年人,否则,当出现听不清他人讲话、需要对方反复重复,尤其时在嘈杂环境中能听到声音却无法听清内容时;或者对鸟叫声蝉鸣声等高音反应迟钝;听力就已经出问题了。

治疗需要个性化方案

“听力诊断能准确量出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给接下来怎么治疗、怎么干预提供最关键的信息。”黄治物说,一旦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异常,应即刻前往医院,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测试全面评估听力状况。接下来,综合各项结果,排查中耳炎、胆脂瘤、听神经肿瘤等病因,确定是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还是混合性聋。然后,再按照国际标准,把听力损失划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几个等级,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标是帮助患者改善听力。

当顺利完成听力筛查与诊断,确定为感音性听力损失便正式进入至关重要的听力干预阶段。

“针对老年性聋,常见的干预办法主要是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不过具体选哪种,得让专业人员针对听力测试结果,再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后,给出合适的方案。”黄治物说,“一般来说,轻度到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首选助听器进行听觉补偿。极重度或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如果戴了助听器效果不理想,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

适应“异物感”,需要保持耐心

不管是配好了助听器,还是植入了人工耳蜗,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在听力干预后,患者需要去适应新的声音,并进行针对性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黄治物指出,对助听器患者来说,耳朵里刚开始塞进助听器,需要适应异物感。其次,长期处于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中,突然能听到许多小声音,会觉得吵闹、烦躁。此外,在嘈杂环境中的聆听效果,初期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训练,才能重新提升噪声下的言语分辨能力。

而人工耳蜗患者的听觉康复比戴助听器的听觉康复更具挑战性。人工耳蜗通过电刺激听神经来重建听觉,患者所感知到的声音,与他们过去习惯的自然听觉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部分老年人因为听损的发生部位在蜗后或者听损时间过长,导致听神经功能退化,常面临“听得到却听不清、听不懂”的困境。这段过程可能会有几个月之久甚至更长,需要保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信念。

原标题:《被 “静音” 的老人,如何找回热闹生活?别让“听不见”变成爸妈的社交障碍》

栏目编辑:郜阳

本文作者:实习生 张依文 新民晚报 左妍

题图来源:上观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烽火观天下
2025-11-17 14:57:24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澎湃新闻
2025-11-17 15:30:27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国是直通车
2025-11-17 15:57:28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头条爆料007
2025-11-16 21:21:37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懂球帝
2025-11-17 19:18:16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新京报
2025-11-17 13:13:52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01:13:46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看财经show
2025-11-17 10:58:06
成都人注意!预计明早最低气温将破下半年来新低,准备好厚衣服!四川多地下雪

成都人注意!预计明早最低气温将破下半年来新低,准备好厚衣服!四川多地下雪

鲁中晨报
2025-11-17 18:09:05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通文知史
2025-11-16 17:45:03
大瓜!女子出轨被抓:4年花光男友30万,开房用亲密付,现场火爆

大瓜!女子出轨被抓:4年花光男友30万,开房用亲密付,现场火爆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0:12:19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6:51:08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浙江之声
2025-11-17 13:16:48
江苏一72岁大爷再婚,摆了35桌,只来了5个客人!谁料,大爷对着空桌大骂,儿子无奈:两年结婚三次

江苏一72岁大爷再婚,摆了35桌,只来了5个客人!谁料,大爷对着空桌大骂,儿子无奈:两年结婚三次

上海约饭局
2025-11-16 11:42:16
日本自民党政要透露:高市早苗正在反省其涉台言论 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日本自民党政要透露:高市早苗正在反省其涉台言论 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财联社
2025-11-17 14:38:05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15:49:41
京东三季报出炉: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京东三季报出炉: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陆玖商业评论
2025-11-15 13:08:37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商报
2025-11-17 12:45:44
震撼!杨兰兰澳洲案庭审惊天逆转,律师发言掀起轩然大波

震撼!杨兰兰澳洲案庭审惊天逆转,律师发言掀起轩然大波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53:13
2025-11-17 19:32: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5257文章数 7577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家居
旅游
教育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旅游要闻

这才是陕西最值得去的古村落!没有之一!

教育要闻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