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化名)从2岁多开始,说话就一直不太清楚,很多时候别人很难听懂她想表达的意思。升入幼儿园后说话仍落后于同龄宝宝,不过她乖巧安静,能遵守规则、自己排队上厕所,不与小朋友争抢玩具。在家会主动帮妈妈扔垃圾,部分指令需多重复或在督促下完成。
![]()
父母也想带她去医院做个评估,可家里长辈觉得“孩子没事,长大自然就好了”孩子平日的乖巧懂事,无形中安抚了父母的焦虑,让他们觉得问题或许不那么紧迫,于是“再等等看”的念头便占了上风。
可如今妞妞已经6岁,升入小学,因为说话不清楚导致学习、交流出现问题,无奈家长带孩子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四病区就诊。
就诊时,医生发现孩子很多音发不清楚,并且语速快、语调异常,堪比“外星语”。家长能理解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让孩子“说慢点,再说一遍”才能明白。
经过询问及专业评估,妞妞被诊断为重度构音障碍,说话时存在很多歪曲、替代的音节,唇、舌、下颌运动不协调,语速、语调异常,需要进行口肌和构音的训练。
经过2个疗程的训练,妞妞说话清晰度明显提升了,家长反映,现在跟孩子交流起来顺畅多了,基本不需要再让孩子重复就能明白,但是其他人听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康复中心四病区主任张会春表示,因为矫正的时间偏晚,妞妞的一些发音习惯已经建立,完全纠正发音还需要一段时间。科室医护人员会指导父母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技巧,能利用闲暇时间为她训练,加快康复进程。
千万不要等待自愈
正常情况下,2-3岁孩子开始出现语音意识,能够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发音。4岁时,基本能正确发音,5岁达成人水平。
孩子语言发育有严格的时间窗口。0-6岁是语言康复的关键期,其中2.5-4岁是语音发育的飞跃期,若错过这个阶段,大脑语言中枢的可塑性会下降,后续矫正难度会显著增加。
![]()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听力障碍(包括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发育基础较弱,可能从开口阶段就出现发音不准、表达不连贯等问题,建议在2岁前就进行专业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介入。
正常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
孩子各年龄段,需要掌握的发音不同,且相比之下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稍低,家长可以参考《声母音位习得能力评估表》进行初步评估,如果怀疑孩子发音异常,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
声母音位习得能力评估表
小游戏大作用
气息训练游戏(发音的动力)
“小雪人吹吹乐”:撕一些小棉絮或羽毛当“雪花”,和孩子比赛谁能把“雪花”吹得更远。可以练习送气的音,如/p/、/t/。
足球射门:用积木搭两个小球门,找一个轻巧的小纸团当“足球”,和孩子面对面,通过吹气让“足球”进入对方的球门。
气息是说话发音的动力源泉,以上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更好地控制呼吸。
口唇舌训练游戏(发音的“体操”)
![]()
小宝宝爱模仿:学小猫“喵喵喵”,咧嘴笑,练习口型变化。学小狗哈哈喘气,练习舌头的灵活性。张大嘴巴说“啊——呜”,锻炼下颌的打开能力。
扣扣币大战:准备一枚干净的硬币,把它放在孩子的上唇,让他只用上唇的力量把硬币“吸”住不掉下来,练习唇部力量。
以上游戏可以让孩子发音器官更灵活。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