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真的没有人管吗?实际上曾经有7个国家公开对这片无主之地进行“瓜分”,日本更是抢先布局,那么,这片土地现状如何了?为何会引得这么多国家争抢呢?
![]()
哪7个国家曾公开“瓜分”南极大陆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洲,包括南极大陆和周边岛屿,其中大陆面积约1239万平方公里,这里95%以上的面积都被厚度惊人的冰雪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冰层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处可达4800米。不仅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一度低至-89.2℃,并且常年伴随大风暴雪,风速最大可达每秒90米以上,另外这里空气极为干燥,年平均降水只有55毫米,极点附近更是毫无降水,因此,南极有着“白色沙漠”之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苦寒甚至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巨大冰坨”,在上个世纪却一度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
自19世纪末开始,英国、丹麦、挪威等国家就开始掠夺南极的海豹和渔业资源,只是并未引发领土主权上的争议。
后进入20世纪,英国率先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并在1908年首次提出扇形划分法,确立以南极点为中心划出面积172.5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区域,其范围包括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等,2012年英国还以此主张为依托,将南部约43.7万平方公里区域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领地”。
![]()
紧接着多国开始在1940年之前以英国的这一主张形式,相继对南极提出声索。
澳大利亚声索范围从东经 45 度至 160 度,面积高达589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南极大陆总面积的42%,是所有声索国家中,面积最大的。
然后是法国,对阿黛利地提出主张,这块区域位于东经 136度至142 度之间,面积只有43.2万平方公里,虽然不大,但法国通过这一声索在南极通过设立科考站,持续强化存在。
新西兰则继承了英国的罗斯属地,范围覆盖南纬 60 度以南、东经 160 度至西经 150 度区域内的罗斯冰架以及周边岛屿。
挪威则主张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毛德皇后地,范围从西经20度至东经45度,另外还宣称彼得一世岛,认为这一主张主要是出于对渔业资源等方面的经济考量。
阿根廷主张的是位于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范围在西经25度至74度之间的扇形区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被其命名为"阿根廷属南极地区"。
![]()
智利主张的是西经53度至90度范围,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同样位于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其中麦哲伦南极大区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阿根廷在蓬塔阿雷纳斯设立行政中心,威廉斯港则是其在南极活动的主要补给港口。由于智利和阿根廷与英国的主张声索存在高度重叠,因此三国曾因此爆发过冲突。
几个国家争夺多年,甚至日本都在二战后,还未彻底走出战争阴霾,就在1958年派出科考队前往南极考察。
随着南极纷争愈演愈烈,为了防止再度引发矛盾升级,曾经参与“瓜分”南极的7个国家,以及美国苏联等总计12个国家,在1959年共同签署《南极条约》,冻结了对南极洲的主权声索,也就是缔约国不承认、不支持、不否定他国的领土要求,并且不得提出新主张,同时,南极也仅能用于科研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矿产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美俄等国却保留了未来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权利。截止到2025年4月,已有58个国家加入这一条约体系,其中也包括我国。
那么,为何当初这么多国家会参与争夺南极洲?如今南极洲的价值又在哪里?
![]()
南极的现代价值
早期,各国对南极的争夺主要还是集中在渔业资源上,但是随着调查研究发现,南极冰层下蕴藏着220余种矿物,横贯南极山脉蕴藏着数千亿吨煤炭资源,查尔斯王子山脉的铁矿储量可满足全球200年需求,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都极为丰富,南极半岛中央蕴藏着锰铜矿,乔治五世海岸还有锌、锡、铅等,这些都是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原料和燃料。
同时南极冰盖还储存着全球72%的淡水,这些也都是潜在战略资源。
虽然在《南极条约》框架下,这里丰富的资源不能随意开发,但其存在本身便是全人类的财富。
多年来,我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也在有序展开,目前已经建有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秦岭五个科考站,并成为全球科学治理与生态研究的重要贡献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