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学家紧急预警!地球最大冰山将要融化,未来海平面或猛涨超10米

0
分享至

科学家紧急预警!地球最大冰山将要融化,未来海平面或猛涨超10米

伦敦皇家学会近期召开会议,专家们聚焦南极严峻现状展开讨论,令人揪心的是,南极当前的变化速度远远超出此前预料,有科学家更是严肃预警,南极冰盖一旦突破关键临界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千万别以为南极的危机离我们很远!冰盖若突破临界点,未来海平面将大幅上涨,全球沿海地区都会遭殃,我国沿海城市自然也无法幸免,这场危机带来的威胁远比想象中更迫近。

南极变化速度远超预期,冰盖突破临界点的危机还远吗?海平面若大幅上升,我国沿海城市该如何应对?

目前地球上最大头的一个冰山A23a冰山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它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略的,这座冰山原本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南极的菲尔希纳分离,之后的三十年里面就一直老老实实的躺在威德尔海的海底。



但是从2020年开始,它开始从北边出发,没人知道它想去哪里,而如今根据科学的预测,现在出现在南大西洋南桥治亚岛的它已经坚持不了到11月底了,它将会在温暖水域中消亡,而它所融化出来的淡水却会成为我们人类的灾难。

这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它更像一场深刻的“尺度失衡”危机,地球物理系统正在以万亿吨、洲际级的宏大尺度发生剧变,而我们人类的认知和应对,却还停留在为电费账单和政治口水仗争吵的微观尺度上。这种巨大的脱节,本身就是灾难。

A23a只是一个缩影,它的苏醒和狂奔,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物理变化那种令人不安的突然性和巨大动能。放眼全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已经“甩掉”了大约9万亿吨冰。而最新的评估,更是将这个数字推向了骇人的28万亿吨。



格陵兰和南极,这两个地球的巨型冰库,每年正以数千亿吨的规模在融化。这背后,是一个已经启动的“正反馈”失控程序。

今年9月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降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这就像是地球表面巨大的“反光板”碎裂了。原本能反射太阳光的白色海冰消失,取而代代的是深色的海水。

深色海水会干什么?疯狂吸收热量。更多的热量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暴露出更多的深色海水,一个无法停止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地球系统,已经进入了某种自我强化的失控模式,过去,近海的海冰还像一道护栏,阻挡着内陆的冰盖。现在护栏没了,一切都在加速。



科学家们一直在警告一个词:“临界点”。这个词听起来很学术,但意思很直白:一旦越过某个阈值,南极冰盖的融化将变得不可逆转,无论我们再做什么,都停不下来了。

那个时候,海平面会上升多少?我们目前在讨论和规划的,是应对2.5到3米的涨幅,但一旦越过临界点,科学家警告,这个数字可能会是超过10米。一个完全重塑世界海岸线的数字。

行星尺度的宏大变化,听起来很遥远,但它最终会分解为一张张具体的“生存账单”,精准投递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家门口,威胁,正从抽象数据变得切身。



第一份账单是给沿海城市的。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这些中国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有大片低洼地带。海平面上涨,意味着它们将直面被淹没的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烦恼。在地球的另一端,新加坡和荷兰,这两个以精明和坚韧著称的国家,正在投入巨资修建海堤等防御工程,试图将海水挡在门外。

第二份账单是给内陆的,我们的视线要转向“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的冰川,是亚洲数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数据显示,过去三十年,喜马拉雅和昆仑山冰川的消融速度,几乎翻了一番。

这会带来一种残酷的双重打击。初期融水暴增,下游地区将面临毁灭性的洪水。而几十年后,当冰川彻底萎缩,水源将走向枯竭,威胁整个区域的用水安全。全球大约三分之二的灌溉农业区,都会受到这种冰川退缩和降雪模式改变的冲击。

第三份账单藏在我们的食物里。让我们回到那座即将融化的A23a冰山。它释放的万亿吨淡水,会瞬间改变周围海域的盐度和温度,这种变化,对于一种微小的生物磷虾是致命的。

磷虾是南极生态链的绝对起点。没了它,依赖它为食的鱼类、企鹅、海豹都会陷入饥饿。这种扰动会像涟漪一样,通过洋流,最终影响全球的渔业分布。我们餐盘里的海鲜,可能因此变得更少、更贵。

最后一份账单,是关于我们最基本的口粮。这笔账算起来很简单:全球平均气温只要再升高2℃,就可能导致热带和温带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比如水稻、玉米、小麦的产量显著下降,问题将从“我们今天吃什么”,变成“我们明天还有没有得吃”。



面对如此清晰的物理信号,如此具体的生存账单,人类社会的集体应对,却显得缓慢、分裂,甚至荒谬。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能力,却在最关键的行动上犹豫不决。

这种反差简直是魔幻的。一方面,我们拥有中国的“风云”系列卫星,欧洲的“哨兵”卫星,美国的NASA,我们可以用像素级的精度,实时观察每一块冰层的变化,我们能“看见”地球的呻吟。

但在另一边,我们的集体行动却笨拙得可笑。一些国家修建海堤,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延缓,无法根治。我们好像一群拿着高精度显微镜的原始人,能看清病毒的每一个细节,但应对方法却只是跳大神。



更深层的原因是共识的脆弱和利益的冲突,国际社会在努力,比如设立“世界冰川日”,试图凝聚一点共识,但强大的力量却在另一个方向“猛踩油门”。

美国前政府就曾试图废除环境限制,公开拥抱化石能源。在国际气候谈判的牌桌上,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责任,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却成了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博弈筹码。

这种分裂甚至渗透到了对事实本身的认知上。当科学家们拿出冰川消融的数据时,竟然还有阴谋论的声音在质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数据操纵,是不是为了某种地缘政治目的而夸大了威胁。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深刻的认知偏差在作祟,科学家称之为“时差”和“温差”。

对于太平洋岛国的居民来说,气候危机根本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他们的家园正在被上涨的海水一寸寸吞噬,这是致命的。

但对于许多生活在发达国家的民众而言,危机感要模糊得多。他们的感受,可能仅仅是夏天变得更热了一点,空调电费变得更高了一些。这种感受并不致命,也就难以激发出同等规模的行动决心。



自然的“快时钟”和人类社会的“慢时钟”,在这里发生了致命的错配。

这种认知分裂的顶峰,莫过于像特朗普这样的政治人物,公开宣称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当物理世界发出的警报本身,都在人类社会中被质疑真伪时,还谈何有效的集体行动?我们仍在为警报是不是真的、该由谁来回应而争吵不休。



信息来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

国是直通车
2025-11-15 11:10:05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因菜地纠纷引发冲突,男子遭殴打后持刀刺死亲戚父子二人,一审被判死刑,法院:带有明显泄愤动机

大风新闻
2025-11-16 12:24:03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金鸡奖紧急除名祖峰!男配和编剧提名均已取消,网友曝片方出事了

萌神木木
2025-11-15 19:10:03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15:10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界面新闻
2025-11-16 13:03:33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确定!不打了,再见NBA,你好CBA,24岁状元之子正式加盟中国联赛

球童无忌
2025-11-16 12:32:07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云鹏叙事
2025-11-15 13:09:29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泰王来了,他在破除一个魔咒

虚声
2025-11-15 19:59:17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13天12板“大牛股”,可能申请停牌核查!前三季度净利大跌1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9:40:42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0:51:47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国是直通车
2025-11-16 10:59:02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高市早苗彻底践踏“村山谈话”!31年前就有迹象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3:07:20
2025-11-16 16:20:49
温读史 incentive-icons
温读史
读历史,众生皆苦,温读历史,人人皆乐。
3048文章数 7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敦煌挖出“百亿级”草书,揭露纯正的晋唐笔法,郭沫若寻找了70多年!

亲子要闻

大脑发育超前的娃,有3个表现藏不住!第2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