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祺瑶)中小学的“班超”,最近踢到了中超赛场。未来,这种“超超”联合将成为常态,还将覆盖篮球、排球等更多体育项目,让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顶级职业联赛赛场,感受高水平竞技氛围。
传球、盘带、射门……在中超联赛北京国安对阵青岛海牛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40余名中小学生走上赛场,开展校际“班超”联赛。作为“校园足球主题月”重要环节,活动旨在通过足球运动深化育人功能,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共育校园足球文化新生态。
“足球”近来成为中小学校园热门词,足球文化节、足球主题班队会、亲子足球嘉年华等活动火热开展。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的校园足球节全体总动员,覆盖各年级学生。密云区滨河学校举办足球“班超”联赛、啦啦操展演、足球趣味科普等活动。
“各校开展丰富主题活动,将足球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将持续以面向全员的“班超”联赛为基础,以“班超进中超”等品牌活动为亮点,不断开拓校园足球发展新域。
未来,市教委将联合体育部门及职业俱乐部,探索推出“班超进CBA”“班超进排超”等系列活动,让热爱不同运动项目的学生有机会走进顶级职业联赛的赛场。
目前,北京市已构建起市、区、校、班四级体育联赛机制。今年上半年,99.7%的中小学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各类班级赛,累计举行班级赛19.4万场,其中足球班级赛4.5万场。校园足球已形成“区区有特色、校校有品牌、班班有比赛、人人可参与”的良好生态。
来源:北京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