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大教授王汎森:太紧张的大学出不了好的学问

0
分享至



王汎森(1958-),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台大历史系教授

导读:大学排名,真是一个很俗气的标准。台湾大学挂出横幅,要努力进“百大”,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的母校不是百大!台湾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诺贝尔奖得主,他也是台大毕业的。每次看到这样的布条,他说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哪有一个学校把“百大”当作一条命在拼的。

建设世界一流、追逐大学排名,这似乎是亚洲大学都无法免俗的一场游戏。台湾高校过去20年来,迈出的教改步伐不小。相对于大陆院校,台湾地区一些高校的学术和科研已跻身亚洲领先水平。

但成天围着欧美高校设定的指挥棒转,做出了符合世界级水准的学问却无法解答本土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构成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困扰和挑战。

台湾高校走过的路、积累的经验,甚至在办学进程中遭遇的曲折、遇到的问题,大陆高校现在也在走同样的路,同样的问题重重。

盲目将学院升格大学升出很多麻烦

王汎森

过去20多年来,台湾许多原来的工专、商专,或技术学院都升格为大学。

记得我念书时,台湾只有30多所大学,现在则有160所。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少子化”令生源变少,学校招生出现困难;同时,台湾的教育资源也被稀释。

在台湾,即使是私立大学也需凭学校的表现和人数,领取教育部一定的补助。过去,教育部用同样的钱可以较为集中地进行资助。可当教育资源稀释后,力道就有所不足。

胡适曾在1947年提出学术独立十年计划。按他的想法,一个政府应集中精力栽培10间大学,因为以其财力,只能扶持这么多。现代高等教育是非常花钱的。19世纪以来的大学所花的钱当然也不少,但都没有现在这么多。

更为严重的是,台湾的工专、农专、商专等许多原来具有很强“实做”能力的学校,在升格为大学后,使用和普通大学一样的评鉴标准,只讲求做研究、写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实做”的传统丧失了,不管是画建筑图、技术改进还是农业培养。这个问题最近又开始被注意到。

十余年前,我曾担任过一次全台湾科技大学评鉴的副总召集人,当时听了一些意见,感到问题已经很严重,但不知为何没引起注意。等到这两年台湾经济衰退,人们才开始慢慢再度关注这个问题:公司、工厂觉得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可是大学又发现培养的人才过剩。

其中部分蹊跷就在于缺少“实做”人才。人才是有分工的,大学培养了这么多高等人才,可是招工方不需要没有实做能力、只会写论文的人。

其实,早期台湾企业里在第一线工作、最好、最有拼劲的员工往往是那几所有名的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也在发展生产的第一线。那次评鉴的时候,一个与会的建筑师说,现在从工专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不会画建筑图了,都要从头教起。

一个地方的高等教育,必须既有研究高深学问,也有强调实做的。德国的高等教育就分工明晰,全世界经济萧条时,德国的经济相对稳定,失业率也低。

相反,亚洲国家却把不同分工的高校全都变成一个模样,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高深的学问研究不如别人,实做的也不如别人。

“过度紧张的地方”出不了原创性的学问

就台湾的整体学术表现而言,过去20年中,台湾高校学术质量进步很大。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强调竞争而导致的问题。

激烈的竞争把整体学术水平推到了“高原”的状态,可是真正丰沛的、原创的东西一时还出不来。

适度的压力是有助益的,但过度的紧张会压垮人、出不了好学问。

我们用这么大的压力,一直“逼”、一直“打”,终于打出了世界水准的东西,用英文在国际上和别人较量,但在世界级水准的研究上,却看不到更具有突破性的成就,没有独创的东西。

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被那些固定的标准绑住了。

大陆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大学都在走同样的路,都在追逐欧美国家给我们设定的标准。达到标准固然不错,但下一步我们怎么走?

在我看来,是时候该追求有自己特色、有独创性的、还要能呼应自己社会需求的学术研究了。

这个问题在台湾的另一个体现,是对大学世界排名的追逐。

大学排名,真是一个很俗气的标准。

台湾大学挂出横幅,要努力进“百大”,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的母校不是百大!台湾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诺贝尔奖得主,他也是台大毕业的。每次看到这样的布条,他说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哪有一个学校把“百大”当作一条命在拼的。

把“世界百大”作为奋斗目标,不能说高校没有进步,确实,有一些大学里的“朽木”被清除掉了。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有得就有失,大学也因此失去了它从前传道授业解惑、甚至带有一些悠闲思考的味道——大学变成了福特式管理的超级市场。

理想中的大学,应有怎样的一种治学环境?

事实上,大学应该慢慢恢复为一个精神至上、有些余裕的地方。

当然,余裕不是懒惰。

欧洲中古时期,人们觉得散在欧洲各地的大学是欧洲精神的堡垒,能多少享受有别于基督教教条的思考的自由。现在的大学却变成了最紧张的地方,太硬了,而且越来越硬。

最近,台湾的高校在评鉴这件事上有重要转变。评鉴本来的目的是提升研究和教学水准,但过去10年做得有点过火。系自评、校评、教育部评,每隔几年要大动干戈一次,文书摆了一桌。

去年院士会议的时候,几位院士,联名提议要求修改评鉴标准。这一意见后来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台湾开始允许一定水准之上的大学自己办评鉴,理想目标是发展学校自己的特色。

因为各个学校所擅不同,有些是人文科学,有些是生物医学,不能用一概标准来评鉴。

但是,当台湾高等教育正逐渐从原来的一体化标准中走出来时,却发现最大的阻力是大学的领导阶层。因为一些学校被束缚惯了,或是觉得自己定标准不足以服人,最好还是教育部制定统一标准。真是“演戏的人要散,看戏的人不散”。

通识教育已经沦为了垃圾学分

很多国内高校都在试点开展通识教育。与此类似,过去20年,台湾的大学也开始陆续建立通识课程。可过去5年,又兴起了一股激烈的检讨风气,认为许多通识课程已经沦为垃圾学分,比如把珠宝鉴定、口腔保护等都列在其中。

通识教育课程必须经过仔细审视。一个人的通识包括哪些东西?一个大学生除了他本来的专业之外,还得有表达、沟通的能力,学好母语和至少一门外语。网络的普遍使得原本的专业知识一查就有,这一点就已对教育产生了冲击。但为什么学习还是要紧的事情?因为学习并不只是获得这些查得到的知识,而是习得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形成整体、宏观认识的能力。通识的目标在我看来应该是培养在各个专业之间或之上的“通达之识”。

治学的年轻人最缺的是对远景的想象

我那个年代的台湾青年,追求知识几乎没有分科的界限,所以我们基本上什么书都读。如果你不小心看到这一代人的书架,你会以为他们在读八种学问。但是現在学习变得专业化,最多跨出去一两格。

还有一点,我这一代的台湾读书人还有很强的“道”的抱负,这个“道”的抱负现在大概会被认为有点迂腐、老派。

这个“道”不一定是儒家原来意义的“道”,而是有一个关怀的目标。台湾那一代的青年多少都有治国平天下的想法,这种期待会转化为一种公共服务的精神。

现在,这种公共服务的精神正在失落中。一半以上的年轻人已经不欣赏、不接受这样的想法。年轻人受后现代等各种影响,对比较趋向中心的思考、宏大的叙述已经没了兴趣,并且还有一点冷嘲热讽。这就是代际间的差别——老一代觉得要谈时代走向,年轻一代却觉得“你到底在说什么啊?”

德国小提琴家穆特说,你要教一个人造船,最有效的办法是告诉他船在大海上航行的美好,他就会自己想办法去求得各种知识、技能,来建造一艘大船。

对学问本身有一个远景和想象,其重要性在许多具体方法和技巧之前。

至于我的学术“远景”,则是余英时老师给我树立的榜样。余先生常讲,民国以来很多学者写过一两本有名的学术著作之后就金盆洗手了。但我在余先生身上看到,做学问是长韧的追求。余先生现在83岁,每天还沉浸在知识的王国中。

前不久台湾东华大学的一个学生说想要了解余先生对我的影响。我告诉他,老师对我的影响,前一个阶段以学术为主,但到最近这些年,又增加了生命历程的榜样这一点。余先生做学问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一种价值和意义,也因此,一些来自政府或国内外大学工作上的催促,我都回绝了。

有一个学术楷模其实非常重要。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缺少的正是一些远景和想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素衣读史
2025-11-04 18:17:45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兰姐说故事
2025-03-19 15:00:05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林子说事
2025-11-06 12:47:19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秋风专栏
2025-11-04 16:22:01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6 18:20:56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凯裕说故事
2025-10-28 11:34:31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空天力量
2025-11-06 13:06:50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文雅笔墨
2025-11-04 09:18:55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朗威游戏说
2025-11-07 00:54:15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19:47:03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21:27:04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05 18:35:22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匹夫来搞笑
2025-11-07 03:45:53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0:44:09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懂球帝
2025-11-06 14:39:03
2025-11-07 05:31: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902文章数 121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假如你11月才备考四六级觉得来不及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艺术
手机
教育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