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传统习俗,通常在每年秋高气爽的九月份,山茱萸果实成熟时举行,山茱萸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乡愁,寄托了远方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怀,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浓厚情感。
山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于《神农本草经》中。在民间,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
《辋川集·茱萸沜》
王维〔唐代〕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茱萸红红的果实发于绿叶之中,远远看去就像是花开了一样。如果想要留住过往好友,送上一杯茱萸是在好不过的了。
![]()
《山茱萸》
王维〔唐代〕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朱红色山茱萸在山下盛开, 在寒冷季节中散发清香。幸运的是,它与丛丛的桂花相伴,一起在窗前向着秋月绽放。
![]()
《初度口占·辛丑》
王夫之〔明代〕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新买半亩地,建了茱萸堂,苔藓侵入了我的床头,而凄清月色袭上墙头。我望断天涯路,连天的芳草迷失了归途,我犹如一茎被虫子伤害的病叶,偏偏还要遭受连夜的冷霜!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唐代〕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年老体衰,面对悲凉秋景勉强自我宽慰;今日兴致勃发,定要陪诸位尽兴欢饮,一解愁烦。怕风吹落帽子,露出稀疏短发惹人笑话,只好笑着请旁人替我把帽子扶正。蓝溪的流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奔涌而下,玉山巍峨高耸,两座山峰并立,透着深秋的清寒。明年今日这般聚会,不知谁还能安然健在?我趁着醉意,手持茱萸,细细端详着这秋日的时光。
![]()
《西江月·重九》
苏轼〔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
《浣溪沙·重九旧韵》
苏轼〔宋代〕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
茱萸子细更重看。
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席之间,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苏轼〔宋代〕
余谪居黄州,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楼。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自笑人生如同幻梦,他乡漂泊已有三年,如今又到了重阳佳节。头发花白又稀疏,面对荒芜的园圃不禁搔头叹息。幸好有您这样多情谊,善饮又清闲,好像古代贤明太守与我相伴。年年登高远望,岁岁宴饮欢聚,景物风光依旧如昔。这次相聚理当痛快畅饮直至沉醉,还要把紫菊和茱萸仔细观赏、反复嗅闻。秋风萧瑟吹落枯叶,还记得您亲手栽种的那两株柳树。明年今天,请为我向西回望,在江口斟酒遥寄思念。我定会和黄州百姓一起,享受您留下的仁爱德政,如同畅饮这一江醇厚的美酒。
![]()
《霜叶飞·重九》
吴文英〔宋代〕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
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断续云烟,离愁别绪之情油然而生,更令我情怀关切的,斜阳映射出来的一片残红,渐渐隐没于绛红的霜叶树林里。我提来了半壶秋水,插上一束黄色的菊花以便将她奠祭。秋风秋雨中,菊花依然香气喷溢。在这种时候,谁又能策马扬鞭,像飞翔的鸟一样轻飞迅疾,又有谁有心去凭吊荒败遗迹?记得我们曾经醉态朦胧,踏歌声,游览南屏。我昏醉沉迷,将身边的小蛮和樊素忘记。今只有寒蝉呜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爱妾又去了何地?
又是重阳节,虽然应景传杯但是却毫无意绪,任凭尘埃落满素笺,随便让蠹虫蛀坏毛笔,未完成的词章经过许多年也懒得再将它续写上。素月斜辉洒满东篱。蟋蟀仿佛也在唉声叹气。我已经是白发老人,只因愁绪万千,而任随狂风把帽子吹去,我独自一个人把茱萸细细观看,只能预定明年再登临那山峰的高处。
![]()
《九日置酒》
宋祁〔宋代〕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雨后溪水的形态多么澄净空明,初晴的淡淡日光不能映成彩霞。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
![]()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李白〔唐代〕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九月九日茱萸成熟,插鬓时发现鬓发已经白了许多,伤心!登高瞭望高山大海,满目凄凉,为古昔之人悲哀。
![]()
《九日》
范仲淹〔宋代〕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想像前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一枝枝的茱萸竞相生长。宋玉无限的悲秋情怀让人怜悯,怎似陶渊明那样陶醉不知?青年人喜欢追随时俗,而自己偏偏喜欢像傲寒的菊花一样直面困境。我现在登高时的几分狂妄,恐怕会惹襄阳小儿拍手笑话。
![]()
《相和歌辞·安乐宫》
李贺〔唐代〕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
新城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倌提壶使。
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深井边梧桐树上桐的乌鸦惊起,是庄稼汉子在汲水。这里曾是东陵侯洗手之地,井水盛在高贵的瓶子里,六宫粉黛的纤手,叫它泛出涟漪。那时候,安乐宫刚刚建起;飞翘的殿角像凤凰展翅。阵阵的击节声从涂蜡的拍板上发出伴随歌声,终日不歇;觥筹交错,忙坏了提壶的内侍。如今却只能看见蜿蜒的溪流边长满了青蒿,秋天茱萸坠落在地。
![]()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石茂华〔明代〕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凛冽北风从万里之外袭来,透衣而入刺骨寒意,寒空中一声嘹唳的雁鸣掠过。鱼泽滩头,猎马昂首嘶鸣;省嵬城边,我驻足凝望奔腾的黄河。重阳佳节,香酒入喉欲醉,却想起壮志未酬,不禁高唱起出塞的战歌。登高望远,视线随云层延伸至天际尽头,回首遥望故乡,只愧对那烟笼雾绕的藤萝。
![]()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宋代〕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
秋天的南方,无数落叶,零落飘下。清澄江水飘过一阵细雨,清凉的风吹过行人面,黄色的花才开始含苞。白眉羁旅一人,简单的在农家小院宿营,几杯浊酒带来许久感伤。对着斜斜的露滴,有点凄冷的香恰如其分,故人去,徒留感叹。头上的丝带在醉意中不经意掉落,将要睡觉时,水雾萦绕小屋。回来的相互牵着的儿女,归来时欢语嬉笑,依然邀好友同住。从开着的门望去,一轮明月映江,仿佛是很悲伤的小虫鸣唱了整夜。白天再把茱萸细看,牛山下的事,真的是难以忘怀的。
![]()
《六幺令·仙吕重九》
周邦彦〔宋代〕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轻镳相逐。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快风停止了雨,亭馆里清除残余的炉火。池水光线静静地横在秋天的影子上,岸上的柳树像是洗过头发似的新鲜。听说宜城的酒很美,昨天新酿的酒已经熟了。轻轻地拨动马缰绳,冲过泥泞,急驰而来,折断了东边篱笆上半开的菊花。华堂里的花朵色彩艳丽,排列得整整齐齐,一个个都让人惊叹。歌声和琴音巧妙地交织在泉水的声音中,夹杂其中的还有瑟瑟琮琤的玉器声。感到忧愁,周郎已经年老,不再唱当年的曲调。幽静的欢乐难以预测。明年谁会健在,再次把茱萸花三番嘱咐。
![]()
《风入松·九日》
张可久〔元代〕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
携壶莫道登临晚,蝶双双为我留连。
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悲凉的筝声轻轻拂过十三根琴弦,仿佛大雁穿越秋日的烟霭,远飞离去。别管天色已晚,带上酒壶去登高望远吧,看那蝴蝶双双起舞,仿佛也在为我依依不舍。那里有风度翩翩的仙客,身姿如玉树临风;也有体态轻盈的佳人,三寸金莲步步生莲。
新雨过后,西湖的天际一片清澈明朗,六桥边的小景格外迷人。西风拂面,眼前的山景如画,即使囊中羞涩买不起菊花,也无需遗憾。细看那茱萸,它仿佛在对我微笑,而我这老诗翁的身体,竟也硬朗得如同往年。
![]()
《抛球乐·莫怨登高白玉杯》
冯延巳〔五代〕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绽菊花开。
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
重待烧红烛,留取笙歌莫放回。
不要厌倦登高饮酒,茱萸微绽放,菊花盛开。池塘里的水寒冷了,鸳鸯也不再戏水,帘幕外烟雾寒冷,翡翠鸟飞来。一会重新点上红烛,留存着笙不要放回去了。
![]()
《登芜湖浮图》
查慎行〔清代〕
落帽家山记几巡,弟兄南北各伤神。
茱萸明日重阳酒,五处登高各一人。
记得在家乡多次聚会时,有人帽子被风吹落成了趣谈,如今我们兄弟俩分隔南北,各自为这分离而感伤。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本该佩戴茱萸、共饮菊花酒,但我们却各自在五个不同的地方登高,每个人都是孤单的身影。
![]()
《梦梁录·节选》
吴自牧〔宋代〕
日月梭飞,转盼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九月初九。因为九是阳数,这一天的日数和月数都是九,所以称为“重阳”。这一天有孟嘉登龙山宴饮帽子被风吹落的典故,也有陶渊明在东篱下赏菊的故事,都是传统的佳话。现在的人们把菊花和茱萸放在酒里,一起饮用。
![]()
《重九登高》
《续齐谐记》〔南北朝〕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老师游学好多年。有天费老师突然跟他说:“九月九号你家里要遭灾,赶紧回去,让你家人都缝个红布袋子,装些茱萸草系在胳膊上,然后全家去爬山喝菊花酒,这样就能避过祸事了。”桓景照老师说的做了,带着全家老小去登山。等晚上回来一看,家里的鸡、狗、牛、羊全都莫名其妙暴毙了。费老师听后,说:“这就对了,这是用牲畜替你们挡了灾啊!”后来人们九月九登高喝酒、妇女戴茱萸香包的习俗,就是从桓景家这事开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