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上海,一位自信满满的历史学教授在采访镜头前轻轻摆手,言辞间却点燃了铺天盖地的争议!他说,侵华日军细菌战那是建构出来的,不是历史真实。有人听完后觉得荒唐,有人则眨巴着眼睛,心头一阵错愕,这不是在将一个民族的苦难当成随口玩笑?可偏偏说这话的人,还是在历史学圈里有头有脸的曹树基。
![]()
他出身江西南昌,履历上看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师范大学历史本科,农业科学院硕士,复旦大学博士,年纪轻轻就登上了讲坛,成为业界翘楚。那年三十几岁,在国内著名高校任教,带出不少学生,很多同行都对他另眼相看。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物,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抛出令人难以接受的言论?
曹树基的结论始终如一——中国的鼠疫,不过是天灾,和日军细菌战毫无关系。731部队,那只是野史、是碰瓷,如果能写成论文,说不准还能出版。这种姿态,讲真如果不是自信过头,就是完全丧失同理心,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不把厚厚一沓日本罪证当回事?对于他的观点,大家一时竟也摸不着头脑。
![]()
但有意思的是,早在2002年,日本官方都出面承认了某些年头在中国搞过细菌战。即便现场证据、核实过的档案、当事人的口供以及国际法庭记录一件不少,曹树基也拿自己那套说辞当真理。他声称这是一手学术考证得来的“真相”,多少有点“谁都看错了,只有我明白”的调调。
如果去查查官方资料,中国多个地区的731部队遗址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大量铁证,爆破坑、实验仪器甚至当年的医疗残骸,亲历者苦难陈述一桩桩一件件都还在。北野政次、石井四郎这些人曾被苏联与中国法庭审讯,自己供出的罪行比许多想象还残酷。可在曹树基看来,这些统统不过是中方“制造”的材料,他认为大多数是出于民族情绪的叙述。
![]()
不得不说,这场争议的核心其实并不复杂:到底是事实更有说服力,还是个别学者的“另类”解读能迷惑人心?现实是,前线受害者至今还有人健在,他们的回忆、子女的证词,以及1940年至1942年大陆多起致命疫情的流行史册,全部对照后发现的轨迹极其吻合日军作战部署。
奇怪的是,曹树基并非一无所知。早在上世纪40年代,日军在中国各地投撒含鼠疫菌的谷物、衣物,用飞机把病鼠空投进村庄,一时间,宁波、常德等城市无辜民众患上疫疠病,死亡人数直线飙升。日本还专门制作纪录片当作日军内部培训教材,一个细节都掩饰不了。“自然鼠疫”?在这些案例跟踪后,谁敢这么说,怕是得闭上眼睛才行。
![]()
手握如此多的铁证,曹树基仍义无反顾把自己叫作清醒之人。按理说,他是读过不少国外史料的。比如美军对731部队的审讯记录、尼尔森•斯隆等人的亲历笔记全都有过披露。这就古怪了——明明信息一应俱全,他的视角却自成一派。难道真有人能如此天真,还是另有打算呢?这话听起来也有点尖刻,但谁让他说的话如此割裂。
731部队说到底,就是一支披着医学外衣的杀人机器。几十年间,绑架中国平民、苏联战俘,塞进实验室,做活体解剖、冻伤测试、枪击实验,不给麻药,不管死活只为数据。在公开档案中,有当年日本内部的会议记录,显示731不仅负责研发细菌武器,还直接制定实施方案。日军的日记、苏联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词,细节琐碎得让人头皮发麻。
![]()
可以列举的罪证很多。有人在密闭监仓里只给清水活活饿死,有人被分成三组实验子弹穿透力,还有无数案例是被拖进手术台后“临床研究”,刀下无情,比起只出现在电影里的恐怖情节,这些事都真实发生过。再说点轻快点的内容?抱歉,还真找不出什么乐观的细节。那时百姓只能祈求风调雨顺,对抗不了这些铁血实验,他们不是科学进步的受益者,而是被试验的对象。这种痛苦,旁人能体会几分?
也有人想冷静分析——也许学者就是要“异见”,学界争议本来是学术之魂?可这场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争论,当舆论喧嚣,事实跌宕,一切平衡便开始倾斜。不止一次,中国学者在公开场合讲述这些历史切片,总有人出来打圆场,说研究需要“多元声音”,但真相就该让步吗?说这就是建设学术百花齐放,豁然开朗,可翻翻2023年中国日报、新华网等报道,731部队课题得到了国际认可,早已不是孤证。
![]()
日本政府也历来狡黠,在教科书里不断模糊细菌战历史;在钓鱼岛、独岛归属、南京事件等问题上做遮掩。外媒报道,2022年日本执政党一些高层甚至否认南京屠杀存在。与此同时,一批当年首犯活着回国,有的竟成了医学、兵器精英,还受国家供养。事实是,这群人中不少获得豁免权,由美国保密庇护,换走了什么?情报、技术资料,没人说得清楚。
对于中国,这段历史不是远方传奇,而是刻骨铭心的苦痛。即使仅有零星的刑事制裁、有限的物证,但后人的乡土记忆、苦难遗迹、官方文件尚在,学者若视而不见,只能说这不是知识勇气,而是认知错乱。
![]()
近年也的确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有人成为“专业洗白者”,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纯属精神自嗨,还有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总喜欢标新立异。中国舆论场称他们为“带路党”。曹树基到底是哪类人?没人能下定论,但从他曾经的学术荣誉到如今的声名狼藉,这条路走得太突兀,让许多人感到憋闷。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个世界为何容得下如此离经叛道的学者?他的追随者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历史从业者坚持求真,标准就是实证与逻辑。官方警告也迅速——曹树基被调查、处罚,取消津贴,他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也纷纷表态割席。
![]()
可惜事已至此,曹树基的经历除了教人叹息,还能怎样?有人说他身败名裂咎由自取,可也准确地凸显出:在历史问题上,轻飘飘一句无凭无据的“真相”,远不如哪怕一张泛黄照片来得厚重。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喜欢博人眼球,也抵不过事实的铁锤。
其实社会需要百家争鸣。任何事件都不该被绝对化处理。但哪怕到了今天,面对那些数字、徘徊的目光、泣诉的老人,冷血“反驳”几乎不可能让人心安。
![]()
他们说,历史学家就该怀疑一切?可怀疑和扭曲本是两回事。历史记忆,不是任人上下其手的橡皮泥。731部队,那几行刺眼的数字,那些让人夜不能寐的档案、口述、照片,仍在静静诉说那个时代的真相。
回顾这宗风波,每个人多少有种说不上来的情绪。有人愤怒,有人冷眼,也有人心虚。人怎么可能一致?所以故事讲到这里,旁观者也只能轻声一叹。
![]()
时代有自己的温度。不同立场,不同结局。只要这些细节真实存在,历史长河里,纷争仍会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