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东台市某液氨企业负责人邱先生在清理公司保险柜时,发现一张2019年取得、面值3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此时票据已逾期4年有余。“这张汇票在当时公司人事变动中被遗忘,3万元对小微企业并非小数目。”邱先生表示。他前往多家银行咨询,均被告知“票据过期,无法兑付”,需通过复杂法律程序或与出票人协商,但因票据经多次背书,协商难度极大。走投无路之际,邱先生尝试向出票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求助,该行运营管理部迅速响应,展开调查。
“根据《票据法》,这张汇票的权利时效确已届满,出票人无法定付款义务。”江南农商银行运管部副总经理孙志明介绍,“但持票人仍可依民事权利请求返还款项相当利益。”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耗时费力的诉讼。然而,银行发现出票企业是其钟楼支行的老客户,便主动由其出面搭建沟通桥梁。
面对出票企业的顾虑,钟楼支行代客户多次上门协商,传递材料、拟定可行方案,避免了邱先生常州、东台两地奔波。经过五六轮耐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沉睡多年的资金顺利划入企业账户。
没有繁琐流程,没有冰冷条款,只有一次次务实的沟通与解决。这笔小额兑付,映射出金融服务中易被忽略的“柔软地带”——服务不是固守条框,而是体察企业背后的焦急,将“没办法办”转为“想办法办”。
其背后,是江南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在支撑。线下,“小圆服务队”深入社区与企业;线上,热线客服及时响应,共同构建“特事特办”的高效流程。 郭瑜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