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30秒的视频让辽宁葫芦岛兴城的酸菜火了——腌渍池里,男子边抽烟边吐痰,烟头直接掉在酸菜上。
视频刚发酵,监管部门连夜出动,凌晨就找到了涉事工厂,如今省级部门已介入调查,涉事企业停产待查。
可三年前“土坑酸菜”的阴影还没散,这次又出乱子。
![]()
网友都在说“一人毁了一个行业”,当地近百家正规酸菜厂跟着揪心。
监管来得快,但这口痰污染的信任,真能轻易补回来吗?
酸菜池里的烟头和痰
10月26日,一段30秒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看过的网友纷纷说“生理性不适”。
![]()
画面中,辽宁葫芦岛兴城一家酸菜厂的腌渍池里,一名男子穿普通衣服站在酸菜堆里,攥着钢叉翻搅,嘴里还叼着烟,烟雾飘满池子。
更恶心的是,他直接往脚下酸菜里吐了口痰。
![]()
视频里能清楚看到,池内酸菜泡在浑浊液体中,男子没戴口罩手套,也没穿专用工作服,烟头火星偶尔掉在酸菜上,他毫不在意。
信息来源:官方通报男子酸菜池抽烟乱吐
![]()
拍视频者未露脸,背景有隐约风声,关键画面却拍得清晰。
视频发布两小时,评论破万、转发超5000,有人说“刚点的酸菜鱼直接退了”,还有人@葫芦岛市场监管局:“这酸菜流到市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太吓人!”
当天下午,葫芦岛兴城市市场监管局在官方微信回应,称已注意到视频,正排查涉事企业位置,会尽快出结果。
![]()
回应下网友留言更密集,有人催“别等,赶紧查”,也有人怕“只是走过场”。
监管连夜出动
10月26日当晚,兴城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就拿着视频找了过去。
据当地政府后续处置通报,接到线索时已近晚10点40分,执法人员怕有问题的酸菜连夜发货。
4人分两辆车往郊区工厂赶,还联系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提前确认工厂是否在生产。
![]()
凌晨1点20分左右,执法人员找到涉事企业。
进车间后发现,腌渍池和视频里一模一样——没盖盖子,池边堆着未开封包装袋,工人已下班,只剩值班人员。
![]()
执法人员当场下扣押决定书,将仓库3个批次共2000多公斤酸菜贴封条。
还查了近3个月出库记录,确认这批问题酸菜未发货,最近一次发货是10月24日,发往周边城市小超市。
信息来源:市监局回应男子在酸菜池抽烟乱吐官方介入调查男子酸菜池里抽烟乱吐
![]()
10月27日早8点,葫芦岛市政府开专题会议通报进展: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已派工作组到兴城。
和市、县监管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涉事企业全面停产,正核查生产资质、卫生条件和原料来源。
当天中午,官方再更新消息,称扣押酸菜会在调查组监督下无害化销毁,绝不流入市场。
![]()
不少网友评论:“这次速度够快,没让人等得着急。”
三年前的伤疤又被揭开
这事一闹大,很多人想起2022年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
当时央视记者暗访湖南华容县、君山区酸菜企业,拍到工人光脚踩在土坑酸菜里。
![]()
有人边踩边抽烟,烟头直接扔进去,土坑里甚至有塑料袋、杂草,酸菜捞出不清洗就装袋运走。
涉事的插旗菜业、锦瑞食品等都是给方便面企业供货的大厂。
![]()
事件曝光后,插旗菜业被罚548.2万元,负责人被判刑,君山区39家酸菜企业全停产整顿,当地市监局局长、副局长也被停职。
信息来源:男子在酸菜池中全程抽烟还随口乱吐地回应:相关领导已抵达现场调查
![]()
当时涉事企业都承诺整改,要建标准化腌渍池、装实时监控、接受社会监督,可才过三年,又出现工人在腌渍池边抽烟、吐痰的事。
有网友翻出2022年新闻截图对比,评论说“当年整改根本没落到实处”“没人曝光,企业就不把卫生当回事”。
![]()
葫芦岛本是东北有名的酸菜产区,有近百家酸菜企业,年产量30万吨,90%以上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可就因这一个工人违规,网上不少人说“以后不敢买葫芦岛酸菜了”,当地正规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无奈,怕影响整个地区口碑。
网友的疑问
尽管监管行动快,评论区网友的疑问却没少。
![]()
10月27日到28日,“涉事企业叫什么”“除了被扣的2000公斤,之前的酸菜去哪了”“有没有流入超市餐馆”,这几个问题每条相关新闻下都有人问。
有网友说:“光销毁这批不够,得查之前生产的有没有问题,卖出去了要告诉大家怎么辨别、能不能退。”
还有人质疑监管日常巡查:“平时没人查吗?非要等网友曝光才知道?”
![]()
其实这是酸菜行业老问题——很多酸菜厂在郊区或农村,有的是家庭作坊,白天关门晚上开工,监管难天天查。
且日常抽检主要查亚硝酸盐、防腐剂,像烟头、痰这种“物理污染”,不现场抓现行根本查不出来。
10月28日,有食品安全检测专业人士在社交平台解释:“食品抽检针对化学和微生物污染,异物污染除非抽到含异物的样品,否则难发现,所以日常现场检查更重要。”
![]()
也有网友建议,让酸菜企业学面包厂、饮料厂搞“云监工”,在腌渍车间装摄像头直播生产,这样工人不敢违规,消费者也放心。
这个建议获不少人赞同,还有网友@葫芦岛市场监管局问能否推动落实。
![]()
严管没错,但别让老实人吃亏
不过网友骂归骂,也有不少人替行业里的普通人担心。
葫芦岛酸菜产业养活当地近万名工人,多是周边农村村民,在厂里腌酸菜、打包,一个月挣3000多块,要是行业受影响,这些人可能没活干。
![]()
有网友评论:“该罚的是不管事的老板和违规工人,别一棍子打死整个行业,正规企业和工人没做错,不能受牵连。”
这个说法得到很多人认可,从调查看,涉事企业问题很明显:生产车间没按规定划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
工人没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生产区没禁烟标识,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不到位,责任主要在负责人。
![]()
10月28日,葫芦岛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接下来会开展三个月酸菜行业专项排查,重点查生产卫生、工人健康管理、原料采购记录。
不合格企业一律停产,合格企业会在官方平台公示名单,帮消费者辨别。
不少网友放心:“既要严管违规的,也要保护合规的,行业才能好。”
![]()
餐桌安全不能只靠网友曝光
到10月28号,涉事企业还在接受联合调查,被扣酸菜已开始销毁,葫芦岛酸菜企业专项排查也正式启动。
但这事的思考远没结束,网友曝光是关注食品安全,监管连夜行动是回应公众关切,可食品安全总靠“网友举报+监管救火”,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普通人买酸菜要注意:先看包装有没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没有别买。
![]()
再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临近过期谨慎买,打开闻一下,有霉味、臭味就别吃;尽量去大超市买正规品牌,别贪便宜买散装的。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真把卫生当回事,别只在检查时按规定操作,平时就要严格要求。
工人健康证定期查,生产区卫生天天打扫,禁烟、禁带异物的规定落实到位。
![]()
监管部门也要把日常检查做细,别只靠网友曝光,定期巡查企业,尤其是有过违规记录的,更要重点盯防。
这次事件能不能让酸菜行业真整改?现在不好说,但所有企业得记住:消费者买酸菜是买放心,行业口碑靠企业认真做出来,毁容易,重建难。
就像网友说的:“消费者的信任像腌酸菜,得慢慢养,毁起来,就一口痰、一个烟头的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