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疑似拍摄于酸菜企业的视频引发网友愤慨。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针对网友反映我市一酸菜腌渍池作业工作人员抽烟并吐痰情况,26日当晚,我局连夜开展调查执法,该批次酸菜已被全部扣押,未流入市场,并将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销毁。相关涉事企业正在接受调查。
相关视频显示,拍摄于一家酸菜企业的生产车间。视频中,一男子站在酸菜池中用钢叉将酸菜翻动并铲至一旁,男子在工作过程中全程抽烟,并在酸菜池中随口乱吐。对喜欢吃酸菜的消费者而言,前述一幕无疑让人感到胃里不适。即便这批酸菜未流入市场,但若相关工作人员在酸菜池抽烟、吐痰习以为常,问题酸菜或已外溢。
酸菜是餐桌上常见食品,比如广受欢迎的酸菜鱼、部分方便面酸菜包都会使用酸菜,其中东北人爱吃的酸菜炖肉、酸菜炖排骨,酸菜属于“灵魂食材”,对菜品有提味等作用。因此,酸菜需求很大。按说,上述酸菜企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对酸菜腌制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其工作人员也规范操作,但其实都未把酸菜安全放心上。
企业工作人员在酸菜池抽烟,烟灰、烟蒂难免掉进池中、进入酸菜中;吐痰更会对酸菜造成污染,这些行为都是背离基本常识、违反《食品安全法》要求的。可能相关工作人员不会食用自己腌制的酸菜,但自己不吃,就可以无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吗?显然,任何无视消费者权益和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严惩。
上述官方通报显示,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并承诺,将坚决依法从严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后续如何处罚涉事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我们拭目以待。笔者以为,不仅要依法查处此次被曝光的问题,还应该调取该企业近年来的监控资料,或走访该企业员工及知情人士,对以往问题进行倒查。
值得注意的是,酸菜池卫生乱象不是孤例。2022年,央视3·15晚会披露,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的某企业,其老坛酸菜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不仅在制作和搬运过程中,混入树叶、纤维等杂质,且相关人员在坑中光脚踩踏、乱丢烟头,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按说上述企业汲取这种教训,实则乱象依旧。
那么,谁来守护我们的“酸菜安全”?毫无疑问,酸菜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但如果酸菜企业未能尽到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就需要属地行政监管部门当好“守护人”,比如对辖区食品企业的酸菜腌制环节加强明察暗访,鼓励“吹哨人”举报酸菜池卫生乱象,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等,让酸菜池始终处在监管的“阳光”下。
当一个地方发生酸菜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是涉事企业既缺德又违法,辖区食品监管部门也失职失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兴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诺依法严惩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是应有之义,但该部门监管失责,也应该受到问责处理。只有让所有的责任人一个不少受到追责问责,才有望产生震慑效果,进而夯实酸菜安全保障。
去年,新华社新华视点以《酸菜为何占据东北餐桌C位?》为题,披露了酸菜火爆的密码。从中看出,酸菜不仅是东北人餐桌上的重要美食,还借助文旅“东风”、电商平台“破圈出海”。酸菜如此重要,其安全监管决不能失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