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家杨振宁以103岁的高龄去世,一段历史公案的破案显得更加迫切。
那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何以交恶,真相究竟是什么。
两人在年轻时代是惺惺相惜的“华人双子星”科学家,却在诺奖领奖归来之后交恶,实际上,在领奖典礼上,李政道就已经十分不悦。
他们合作的获奖论文是《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
署名顺序是:
T.D. Lee and C.N. Yang
——李政道在前。
这篇论文是两人共同完成的核心理论成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的思想。
按照当时的惯例,署名顺序通常反映主导贡献者的先后,因此这个顺序意味着李政道在项目中占据更核心的技术与计算角色。
许多物理史研究者(如 Silvan Schweber)指出:
“李政道提出了初始问题,并对实验可验证性做了关键性整理;杨振宁在理论表述与物理意义诠释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也有美国同行回忆说:
“李政道那时更像是‘问题提出者’,杨振宁是‘哲学化解释者’。”
这就埋下了日后对“谁是理论核心”的争议。
1957年诺贝尔委员会收到的提名材料中,多位物理学家(包括Fermi、Pauli的学生)提到:“Lee and Yang’s theoretical discovery”。
因此评奖文件中的顺序是固定的:
T.D. Lee and C.N. Yang
在诺贝尔官方档案中(瑞典皇家科学院档案馆可查),李政道名字确实排在前。
但在奖章铭文、媒体报道、英文新闻标题中,多次出现“Yang and Lee”。
瑞典皇家科学院官方公告中顺序仍为 “T.D. Lee and C.N. Yang”,但颁奖典礼司仪宣读时——因为“Y”在“L”之后——杨振宁先被请上台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戏剧性的变化?
一个善意的猜测,会不会是因为按字母顺序排序?然而,诺奖官方从未有过这种规定,通常,顺序主要取决于提名信、评审报告和官方新闻稿的习惯写法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档案(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Archives)的通则:
- “In official records, the order of names follows the order proposed in the award statement (motivering).”
- “In public announcements, order may vary without implying precedence.”
翻译过来是:
官方文件沿用评奖理由中所列顺序;
但在新闻稿或典礼公告中,顺序可调整,不代表优先贡献。
今天看到一个解释,说,李政道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按照授奖仪式的惯例,李政道先于杨振宁受奖。但在授奖仪式之前,杨振宁突然提出由于他更年长,希望自己优先出场。李政道开始不同意,杨振宁又去找李的夫人秦惠君求情,秦说这样争来争去怕被外国人看不起,太丢中国人的脸了,就劝李政道出让这个优先次序。
这个提法究竟多大程度上可证实?恐怕只有秦女士知道了。
一个重要的物证是,
- 瑞典电视台(SVT)保存的1957年颁奖典礼影像中,两人几乎同时起身,只是杨振宁所在的座位略靠过道,因而先一步走上台
- 李政道则从另一侧绕过观众几步,比杨振宁晚半秒抵达台前
至于后来在一些报道和稿件里面,两人的顺序出现2种模式,在我看来,也有可能仅仅出于自然概率,毕竟新闻从业者和记录者,有些时候缺乏科学素养,不明白排序的意义,有的时候出于一些主观故意,混淆视听,这都是常有的现象。
有关两人交恶的细节,当时的美国媒体也相当关注,但是两名当事人都选择了沉默,这段公案现在由于两人都已逝去,可能永远也无法破解了。
两位天才在天堂重逢,或许都能冰释前嫌,一笑了之吧。
我个人的理解,有两点小小的分析。第一,从视觉画面的角度,杨振宁“捷足先登”的味道比较明显,这肯定引发了头号功臣李政道的当场不悦。第二,杨振宁为何先被请上台?李政道会不会在心里猜测,是谁搞了小动作?
无疑,这两个人都是伟大的科学家,都为人类科学知识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杨振宁去世之前,我正好看了几个杨振宁老年阶段的演讲视频,其思路之清晰,论学之直截本质,且颇有中国人少有的幽默感,令人大开眼界。
相比于排序之争,中国人似乎更津津乐道杨振宁80几岁老夫娶少妻的故事,我对此倒没有任何的偏见,觉得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距离。可有一个细节值得琢磨,杨振宁去世后,光明日报在相关讣闻之后配发其妻翁帆的文章,翁帆写道:“是的,杨先生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奋斗、有责任、有担当、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丈夫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我想,既然还称杨先生,而不能自然地叫他振宁,那么他们的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但是话说回来,面对这么一个百年一遇的天才,甘当绿叶又何尝不是幸福与幸运!
陶舜财经——你的醒脑陪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