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机器人也能像人一样,用指尖“摸”出鸡蛋的脆弱、玻璃的光滑,甚至精准抓起一片薯片而不碎。在刚结束的2025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上,一目科技带来的一款“仿生指尖”,让机器人离“读懂物理世界”又近了一大步。
![]()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从来不止‘看见’这么简单。”一目科技CEO李智强的话,点出了当下机器人技术的“痛点”。现在很多机器人靠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看世界”,但面对光滑的瓷器、柔软的面包,光靠“看”根本不知道该用多大劲去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机器人能轻松完成家务、精细工业操作的原因。
而这次亮相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就是给机器人装上了“敏感指尖”。从外观上看,它做得像人类的指尖,还特别薄,能适配各种机器人的“手”。更厉害的是它的“感知力”:通过独特的光学设计,它解决了光线干扰、感知盲区的问题,就算在复杂环境里也能精准感知;表面的超软弹性体材料,既灵敏又耐磨损,不用担心用几次就坏;再加上端到端AI算法“帮忙”,它能同时“读”懂物体的形状、纹理和软硬,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了“触觉大脑”。
展会上的演示让人眼前一亮:搭载这个传感器的机械臂,稳稳抓起了一颗生鸡蛋,既没捏碎也没滑落;面对易碎的玻璃杯,它也能精准控制力度,轻松完成抓取和摆放。这些在人类看来很简单的动作,对机器人来说,却是“感知力”的巨大突破。
更让人期待的是,这款传感器马上就要商用了。这意味着不久后,工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能更精准地装配精密零件;家庭服务机器人,能安全地帮我们端茶、拿餐具;甚至在医疗领域,机器人也能通过“触觉”辅助完成更精细的操作。
“触觉是机器理解物理世界的语言,而指尖就是这种语言的起点。”李智强的这句话,道破了这项技术的核心价值。过去,机器人的“智能”多停留在“识别”和“执行”,而有了触觉感知,它们才能真正“感知”世界,实现“具身智能”——就像人类通过触摸认识事物一样,机器人也能靠指尖的触感,慢慢“懂”得物理世界的规则。
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这款仿生触觉传感器的突破,不仅是机器人技术的一小步,更是人工智能扎根物理世界的一大步。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身边的机器人,都会有一双“温柔又灵敏”的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