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君
10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发展水平”新闻发布会,针对老年群体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介绍了山东的务实举措——通过设施适老、阵地提质、内容精准,为老年人打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通道,也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致力打造“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文化服务阵地。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孙蕾
设施适老:打通“无障碍服务通道”,家门口享优质文化
“全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适老化升级改造,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引入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体系,保留传统预约方式和传统登记方式,持续推动各具特色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不断延伸公共文化阵地的服务半径,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孙蕾介绍。
山东省美术馆设立专门的“老年人参观日”,主动邀请老年大学学员等老年群体集中观展,变“被动等观众”为“主动请观众”,让老年人观展更有归属感。山东省图书馆设立“银龄阅览室”,年接待老年读者2万人次,开展特色活动超100场次,其中“玩会智能手机”“学会网上购物”等实用性辅导课,精准破解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难题;笔会、书画交流等活动,有效丰富了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凭借优质服务,银龄阅览室积累了固定的老年读者群体,更获《中国文化报》等权威媒体关注报道,成为全省老年公共文化服务的标杆示范窗口。
阵地提质:“资源+活力”双驱动,建强“文化养老”平台
孙蕾表示,山东推动公共文化场馆联合当地老年大学共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充分盘活优质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整合专业艺术师资力量和非遗传承人资源,开设书法、声乐、舞蹈等常规艺术课程,以及古琴、刻瓷、面塑、山东快书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系统”的艺术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以老年学员为核心,组建馆办老年艺术团队,让老年文化服务既有“专业度”,又有“活跃度”。
山东省文化馆与山东省老年大学合作共建“山东省文化馆老年大学”,融合省老年大学成熟的招生模式与省文化馆专业的师资力量,已累计开设62种课程、培训超7500人次,成立爱乐民族乐团、老年舞蹈队、京剧社等5支馆办文艺团队,经常组织团队参与省内外各类文艺演出,真正为老年文艺爱好者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广受好评。
内容精准:供需匹配送文化,让老年人成“文化主角”
“文化供给要‘对味’,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需求。”孙蕾强调,围绕老年人喜好,山东从“活动”和“创作”两端发力,做足文化供给。
活动方面,山东打造全年不落幕的群众文化活动矩阵,常态化开展全省冬春文化惠民季、四季村晚、四季村歌、广场舞展演、群众合唱展演等普惠性文化活动,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重阳节敬老演出、老年书画作品展、儒家经典讲座、国乐欣赏等特色内容。同时主动为老年文化团体“搭台”,支持老年人参与创作、登台演出,让老年人从“文化观众”变身“文化主角”。
创作方面,山东以精品创作传递孝老新风,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加大孝老爱亲题材演出占比,依托全省群众文艺作品征集、小戏小剧创演工作,推出花鼓戏《父子墙》、小品《赎罪》等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既生动展现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又深刻传递孝亲敬老美德,用文化力量推动尊老重老成为社会共识。
孙蕾表示,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目标,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质量,立足老年群体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强化供给精准度,增强服务实用性,聚力打造让老年人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动更多老年人便捷享有丰富文化成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