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河南开封69岁的车平安老人突然出现咳血症状。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做了活检,最终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速度快,通常不适合手术,但对化疗比较敏感。于是,车师傅很快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了化疗。
化疗的效果确实明显,病灶缩小了,咳血症状也消失了。然而,就在完成第五次化疗后,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反应——贫血,白细胞指数降到了2.26×10^9/L。淮河医院的陈主任当即叫停了他的化疗:“病人不能再化了,再化疗下去就没血了!”
![]()
治疗陷入僵局,一家人忧心忡忡。就在这时,医院里一位退休的老医生了解到车师傅的情况,建议他们可以试试中药调理,并提到自己的弟弟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好转的。
“俺那边东边院里,他们来这个医院看的,后来他们领着我们来看的。”在病友的引荐下,2011年7月22日,车师傅和家人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先开了10付药。
令人欣喜的是,服用中药后,车师傅的身体状况很快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吃了三副药后,就有精神了,能上楼了,气色也好了。”车师傅的妻子回忆道,“看到情况好转,孩子们就想着带他出去散散心,于是领着到西安、宝鸡等地都去转了转。”
一边调理身体,一边游览山水,车师傅的心态和身体状况都在逐步改善。
8月初复查,他的白细胞已经恢复正常;到了11月20日,血常规全部指标均恢复正常,CT显示病灶已不明显。看到这个令人安心的结果,车师傅在家人的陪伴下,放心地到广州旅游了一趟。
2012年,鉴于车师傅各方面情况稳定,袁希福院长建议他可以改为春秋两季进行巩固用药。但孩子们出于谨慎,坚持不让父亲完全停药。于是家人商量后,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将原本一天一付的中药改为三天一付,后来情况一直保持良好,才慢慢过渡到春秋两季巩固用药。
![]()
2016年9月22日,车师傅复诊时,CT提示肺部有慢性炎症,但病情总体稳定。他原来的主治医生陈医生看到结果后,不禁感叹:“你是个奇迹!和你一块病的患者都不在了,唯独你一个人活了。”
同年国庆前,袁希福院长到开封探望车师傅。车师傅开心地说:“我现在身体特别好。我们小区的邻居知道我得过肺癌后都不愿相信,都说我哪里像是癌症病人,一定是检查错了。”
2024年4月26日,一大早吃完饭,车师傅就和家人从家里出发,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站”的公益活动,和老伴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抗癌历程。
![]()
如今,车师傅年事已高,不再像从前那样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公园锻炼,但他依然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活动,身体保持得不错。孩子们出去旅游时,他还能跟着一起,拍拍照、看看风景,只是脚步比年轻时慢了一些。
从2011年咳血确诊,到如今安享晚年,车平安老师傅用十三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超越预期的康复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