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抠一下牙齿,发现有软软发臭的黄泥?到底是啥?早知道早受益

0
分享至

清晨的公园里,61岁的冯阿姨刚结束晨练,忽然用指甲轻轻抠了下自己的后槽牙。她低头一看,指甲上竟带出一小团软软、发臭的黄泥样东西。

这让她心里一紧,不禁皱眉:“明明每天认真刷牙,怎么还是有这种东西?而且这股‘味道’,真让人尴尬。”

恰好旁边几位也在聊口腔健康的叔叔阿姨听见了,频频点头:“我也有,每次嚼东西就更突出,嘴里老感觉不清爽。”表面看是小尴尬,实际上这个现象却很常见。

但问题来了:抠出来的这些“黄泥”,到底是什么?它意味着口腔里真的有大隐患吗?



大多数人以为,这或许是食物残渣没刷干净、个人卫生有疏漏。但你知道吗?权威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超85%有牙菌斑或牙结石问题,这绝不是个别现象。

而且,很多人每天刷牙都未必能解决这个“口腔小黄泥”,更可能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健康风险,尤其是第三点,绝大多数人都容易忽视,早点了解,真的受益终身。

抠出来的“黄泥”究竟是啥?是小病,还是健康大敌?怎么才能防止它反复出现?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别以为每天认真刷牙就能“高枕无忧”,实际上,这些令人尴尬的发臭黄泥,本质上恰恰反映出你口腔清洁的“死角”问题。专业口腔科医生指出:你抠出来的“黄泥”,其实是软垢与牙菌斑的混合物。

软垢又称牙垢,它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脱落的黏膜细胞、细菌代谢产物混合而成的黏性物质。这些物质极易黏附在牙齿的“死角”,比如后槽牙、牙缝、牙龈边缘,大大增加清洁难度。

牙菌斑则是细菌在这些“营养基”上形成的生物膜,会不断释放酸性物质,分解蛋白质,产生臭味,还能进入牙龈和牙齿深层。

如果你经常抠到、闻到难闻气味,说明这些“黄泥”*已经长期得不到有效清除*。

更糟糕的是,在唾液矿物质作用下,这些软垢会逐渐矿化变硬,成为“牙结石”,而牙结石一旦形成,靠日常刷牙基本无效,只有专业洗牙才可彻底清除。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显示,牙结石最早7天就可能初步形成,长期堆积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突出。

令人警惕的是,用牙签或指甲扒拉出的“黄泥”,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其本质是牙菌斑+软垢的混合物,对口腔的破坏隐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如果你自认为牙齿很健康,却经常能抠出这种“黄泥”,一定要警醒!



清洁盲区:仅依靠牙刷远远不够,牙缝、牙龈沟、后槽牙死角极易遗漏;错误刷牙方式:“横着拉”、“匆匆了事”导致牙菌斑去除率低;用牙签代替牙线:不仅清理不彻底,反而容易损伤牙龈;饮食偏好、高糖高淀粉摄入过多,也会助长细菌生长,增厚牙垢;唾液分泌少、遗传体质易结石,也是不可忽视的易感因素。

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刷牙不彻底的小问题,其实,放任口腔“黄泥”沉积,带来的危害可能颠覆你的想象。

社交尴尬与口臭困扰

“黄泥”中细菌分解蛋白,释放硫化氢等异味气体,是80%以上慢性口臭的罪魁祸首。长此以往,影响的不仅是口腔卫生,更是自信心与社交关系。



牙龈炎、牙周炎乃至牙齿松动脱落

软垢不断刺激牙龈,易致牙龈红肿、出血、萎缩,进而发展成牙周炎,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权威数据显示,60%以上中老年人存在牙龈炎问题,每年老年人因牙周病部分牙齿缺失者占7.4%。而“黄泥”正是这样的慢性祸根。

全身健康隐患,风险超乎想象

别以为影响只局限口腔!多项权威研究(如中华口腔医学会)证实:口腔慢性感染与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例如牙周炎会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提高12.7%。女性若在孕期长期牙龈问题,甚至会增加早产概率。

牙齿过敏、进食受限

牙垢长期腐蚀牙釉质,使牙本质暴露,使牙齿冷、热、酸、甜都敏感,咀嚼时刺痛,让饮食、营养吸收都大受影响。



小小“黄泥”看似不起眼,背后却是健康警报!而且,软垢与牙结石的堆积不是一天形成,一旦习惯养成,很容易被忽视,但等到“牙齿松了、吃不动了”,再追悔已晚。

权威专家强调,想要彻底告别“黄泥”,一定要“科学+坚持”,光靠刷牙远远不够!

早晚科学刷牙,方法要对

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含氟牙膏,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使用巴氏刷牙法,紧贴牙龈缘、轻柔画圈,切忌用力横拉,尤其要关注牙缝、牙龈线这些“重灾区”。

坚持每天用牙线、牙缝刷清洁死角

权威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坚持用牙线可使牙菌斑检出率下降40%。每次刷牙后建议再用牙线清理牙缝,哪怕刚开始感到不适,坚持2周后口腔清洁度显著提升。切记,不要用小木牙签代替,否则可能损伤牙龈、加大感染风险。



定期洗牙,定期口腔检查才安心

中国口腔健康指南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超声洁牙,能有效移除牙结石和顽固软垢,预防牙周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数据显示,定期洗牙人群牙周病发病率较未定期洗牙者低28%。定期检查还能及早发现隐患,及时干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观察鉴娱
2025-11-08 10:57:34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23:00:07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血洗!4800只个股下跌,A股深夜突传三大利空!

血洗!4800只个股下跌,A股深夜突传三大利空!

单手搓核弹
2025-11-09 11:31:22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苗苗情感说
2025-11-09 02:30:24
萨巴伦卡被莱巴金娜横扫,赛后落泪并哀叹:我想我真的老了

萨巴伦卡被莱巴金娜横扫,赛后落泪并哀叹:我想我真的老了

寒律
2025-11-09 12:56:00
他和同事,连杀四人

他和同事,连杀四人

极目新闻
2025-11-09 10:34:51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9 12:53:24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44岁郭晶晶,上榜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青年女性

44岁郭晶晶,上榜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青年女性

包饺子ai剪辑
2025-11-09 10:30:04
泥鳅钓鱼的危害有多大?为啥被各地勒令禁止?真能钓空一整条河吗

泥鳅钓鱼的危害有多大?为啥被各地勒令禁止?真能钓空一整条河吗

向航说
2025-11-04 00:35:03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荐史
2025-11-09 05:27:56
高志凯引经据典,碾压“台独”主持人:林肯总统不也用武力统一?

高志凯引经据典,碾压“台独”主持人:林肯总统不也用武力统一?

阿龙聊军事
2025-11-08 15:23:39
惹怒中国后,报应来了!荷兰首相被赶下台,安世“解封”倒计时?

惹怒中国后,报应来了!荷兰首相被赶下台,安世“解封”倒计时?

云上乌托邦
2025-11-09 13:25:23
疯狂出手109次!开拓者6人上双仍输球,悍将33+11+8无力回天

疯狂出手109次!开拓者6人上双仍输球,悍将33+11+8无力回天

体坛小李
2025-11-09 13:42:29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快科技
2025-11-07 11:22:06
最强一战!沃特福德轰20+17+10生涯首次砍下三双

最强一战!沃特福德轰20+17+10生涯首次砍下三双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9 13:27:09
天津市中心悄悄“搬家”?这3个区域正在强势崛起!

天津市中心悄悄“搬家”?这3个区域正在强势崛起!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5-11-09 05:58:19
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出来后告诉工作人员:我有句话想留给后人

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出来后告诉工作人员:我有句话想留给后人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6:04:22
2025-11-09 14:31:00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小伙在内地上学,记录风土人情
1169文章数 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时尚
数码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数码要闻

天马携多款Micro-LED透明技术亮相进博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