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旧金山Salesforce公园,亲子歌谣活动的欢快旋律中,一位年轻父亲推着婴儿车,神情却满是凝重。几天前,他还是这家市值2400亿美元软件巨头的软件工程师,如今却成了裁员名单中的一员。同一时间,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正公开夸赞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这极具反差的一幕,正是2025年硅谷的真实缩影——AI浪潮汹涌而来,一边催生创新,一边引发裁员风暴,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职场版图重塑。
![]()
裁员风暴席卷:从巨头到初创无一幸免
2025年的硅谷,裁员已不是个别企业的偶然行为,而是蔓延全行业的普遍现象。独立裁员跟踪网站Layoffs.fyi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裁员人数超15万,2025年这一势头仍未停歇,截至目前全球科技公司已削减近10万个职位,仅今年4月单月就裁减超过2.45万人,震撼整个行业。
科技巨头首当其冲,纷纷开启“瘦身计划”。谷歌年初调整组织架构,在“人员运营”和云部门推出自愿离职计划,10月又裁撤云部门100多个设计岗位,将资源全力投向AI产品研发;Meta动作更为频繁,年初通过绩效评估淘汰5%“表现不佳者”,春季缩减RealityLabs团队约100个岗位,秋季更是传出裁撤AI基础设施部门600名员工的消息;Salesforce更是裁员“常客”,2023年累计裁员约8000人,2024年裁减1000人,2025年在旧金山总部再度裁员262人,CEO贝尼奥夫甚至直言,AI让公司所需客服“人头”减少4000个,还称这是“过去九个月最令人兴奋的事”。
![]()
不仅巨头如此,初创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也未能躲过这场风暴。自由职业服务市场明星创业公司Fiverr8月宣布裁员约250人,占员工总数30%;以色列营销科技公司Yotpo砍掉34%的团队,约200人;美国求职平台巨头Indeed与Glassdoor合并后,7月合计裁撤1300个岗位;即便是AI领域的公司,也面临调整,硅谷数据标注独角兽ScaleAI盛夏裁员约200名员工,还终止500名全球合同工合作,埃隆・马斯克创立的xAI更是首次裁员就砍掉约500名数据标注员,占团队三分之一。
传统行业的科技部门同样寒意十足。美国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3月裁撤1100名技术员工,将部分技术职能外包;通用汽车在底特律电动车工厂裁员200人;电动车新秀Rivian三度裁员,累计裁减近900人;芯片巨头英特尔4月宣布未来裁减多达20%员工,约21000人;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也表示将全球裁员约5600人。
![]()
矛盾背后的逻辑:一边裁员,一边抢人
在这场裁员潮中,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现象引人关注——科技公司们一边大规模裁员,一边却在AI领域疯狂招兵买马,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戏码。
Meta在裁撤大量员工的同时,新任首席AI官亚历山大・王领导的TBDLabs顶尖AI团队未受丝毫影响,公司对前沿AI人才依旧求贤若渴;微软年初小规模裁员后,5月又一次性裁减超6500个岗位,占全球员工约3%,但CEO萨提亚・纳德拉明确表示,这是为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生成式AI产品(如Copilot)和Azure云服务等前沿领域;亚马逊自2022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7000人,却在AI相关业务上持续发力,CEO安迪・贾西直言,随着AI深入业务流程,未来许多工作岗位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工,公司的裁员是为AI项目腾出空间;谷歌在砍掉智能电视部门四分之一团队、裁撤云部门设计师的同时,正内部大力提拔AI研究人才,还计划在生成式AI领域追加投资。
老牌企业也紧跟这一趋势。甲骨文8月和9月接连在湾区裁员数百人,却在AI相关领域默默布局;Cisco在加州裁撤221个岗位,减员集中在基础研发或支持部门,目的是腾出预算投入云服务、网络安全等与AI高度相关的领域;Salesforce裁掉部分员工后,正“积极招募”能销售新AI产品的业务人才,计划在裁掉4000名客服人员的同时,新增5000名销售推广AI产品;IBM舍弃200位人力招募专员,用聊天机器人取而代之,却通过业务转型实现员工总数不减反增。
这种“边裁边招”的矛盾行为,背后是企业清晰的战略布局:放弃传统岗位和冗余部门,将资源集中投向AI领域,在AI时代抢占先机。基层岗位和中层管理者职位需求大幅缩减,而顶尖AI科学家、工程师、产品经理、机器学习工程师、Prompt专家、数据科学家等新兴角色,却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高薪招揽已成常态。
AI革命的两面性:岗位的毁灭与创造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曾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总是同时伴随着工作岗位的毁灭和创造。2025年硅谷的裁员潮,正是这一“创造与毁灭”图景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AI正在“消灭”大量重复性、支持性岗位。客服人员首当其冲,Salesforce因AI减少4000名客服需求;测试工程师、市场运营人员的工作,不少被AI自动化工具替代;甚至写手和设计师也面临生存压力,美国教育科技公司Chegg因学生转向ChatGPT等AI工具,业务受挫裁员逾200人,占总员工数22%;曾鼓励员工使用生成式AI的Canva,9个月后解雇十多位技术文档撰写人,这些岗位大概率已被AI写作助手取代。
另一方面,AI浪潮也在催生大量新岗位,创造新的就业机遇。企业对AI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除了传统的AI研发岗位,还涌现出许多新兴职业方向。AI产品推广、AI应用落地、AI伦理合规等领域,都急需专业人才填补空缺。Salesforce、IBM等企业的案例表明,AI带来的岗位新增数量,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被取代的岗位数量。
未来展望:拥抱AI成生存法则
2025年的硅谷裁员潮,早已超越单纯的企业降本范畴,它是AI重塑未来工作版图的先兆。对于企业而言,AI意味着流程重塑、队伍精简和新业务开拓,能否合理运用AI调整战略,直接关系到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对于员工来说,拥抱AI、掌握新技能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站稳职场的生存法则。
科技进步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多少经济价值,更在于能否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机遇。随着AI取代人工岗位的情况愈发普遍,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人员就业,如何帮助被裁员工转型、获得新的工作机会,成为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课题。
未来已来,AI对职场的重塑才刚刚开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唯有主动适应变化,积极拥抱AI,才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