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耗材回款迎来新变革。
01
2025年底,基本实现集采产品直接结算
近期,云南医保局发布《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医保基金和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
《方案》明确,直接结算以集采产品和国谈药为重点,覆盖全省范围,各级医保部门先抽选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试行,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到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国家组织集采产品、国谈药直接结算,到2026年底,全面实现集采产品和国谈药直接结算。
直接结算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按月结算。
结算流程见下图:
![]()
今年以来,药品、耗材与企业直接结算改革加速落地。
在重庆,9月15日起《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药械货款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始执行,其中提出,以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为重点开展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不再执行集采预付政策。
江西方面,截至2025年7月,省各级医保部门累计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货款296.42亿元。其中,2025年金额达99.73亿元,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和国谈药货款医保直接结算全覆盖。
截至2025年5月,福建省累计直接结算企业药品货款1848.01亿元,结算集采医用耗材货款149.35亿元,涉及622家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改革后,企业资金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据福建某龙头医药供应企业测算,其年节省综合成本约600万元。
02
直接结算,扩围至非集采产品
直接结算进度已经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国家医保局此前明确,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整体而言,目前直接结算改革主要围绕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开展。
而在集采、国谈产品之外,一些地区也探索进一步扩大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其中,海南直接结算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该省从集中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和创新药械着手,在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直接结算工作;同时开展试点,探索将非集中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去年11月,海南将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在省医药采购平台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此举走在全国前列。
除海南外,部分地市也在进行更大范围的直接结算试点。
此前,福建构建全流程线上化的药械货款直接结算体系,结算周期压缩至23个工作日内,直接结算已覆盖全省所有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全部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和集采医用耗材,同时,部分地市试点将全量医用耗材货款纳入结算范围。
03
多措并举,回款难题快速瓦解
2025年,即时结算、直接结算和同步结算三项改革同步推进,医保三结算的协同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品、耗材回款压力。
其中,即时结算通过构建“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体系,将医保基金传统结算模式下较长的等待周期,最短压缩至1个工作日。
过去,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一直是“后付制”,医保应付费用,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60天才能到医院账户上。即时结算改革有助于减轻医院回款压力,提高医院的资金流转效率。截至6月底,全国超90%的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拨付时限压缩至申报后20个工作日内。
根据10月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即时结算。2026年底前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本地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开通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0%以上。
相比于即时结算,直接结算改革在地方层面已推进数年,此前各地进度不一,部分地区的集采产品回款仍留有堵点。随着改革的深入,全国诸多地区的直接结算举措落地,给集采耗材、药品回款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预计在未来,集采之外的耗材回款问题,也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
信息来源:赛柏蓝器械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