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ll 观察
观察项目 | 广州太古仓码头
作者 | 大顺
下午五点多的太古仓,珠江畔的微风正拂过红砖仓库的斑驳墙面,有人在红砖仓库前打卡工业风大片,有人捧着柠檬茶坐在木长椅上看货轮穿梭。
![]()
沿江的啤酒屋与餐吧已提前支起露天座位,处处透着日落经济的松弛感。
这个以珠江畔工业遗产活化为核心的商业体,用“江景+历史+体验”的组合拳,将日落氛围与多元业态深度绑定。
夜幕降临后,Livehouse接档上演摇滚民谣,码头停泊的游艇为品质客群提供别致江上体验,工业风建筑与潮流业态碰撞出独树一帜的滨水商业路径。
![]()
这里不仅年度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夜间消费占比逾80%(数据来源:广州日报),更成为广州“一江两岸”最具代表性的夜经济商业范本。
如今,这片百年滨水区再迎升级:总投资约20亿元的太古仓壹号项目已正式亮相,预计今年年底竣工交付,建成后将与一期联动整合,形成集文化展贸、商务办公、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广州首个港口文化主题文商旅综合体。
![]()
这座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仓库,从沉寂工业旧址到“滨水商业顶流”的逆袭,藏着怎样的珠江畔商业密码?
![]()
位于海珠老城区、珠江边
太古仓 壹号年底底竣工交付
将引进文博演艺资源
规划与定位25(分):20分
太古仓的商业突破源于对历史基因的活化:其始建于1904年,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仓库。
2003年广州启动保护开发,广州港集团以“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理念推进改造,保留8座英式红砖仓库标识、码头铁轨等历史风貌,让工业遗产成为独特商业IP,规避了传统旧改“大拆大建”的同质化问题。
改造中,2007年借珠江景观整治首次升级,引入影院、餐饮并建20个游艇泊位;2008年完成多仓外墙修缮,321米原始岸线完整保留。
![]()
后续通过现代运营引入多元业态,最终变身广州人超爱的城市打卡顶流地。
而作为升级延续的太古仓壹号,更在此基础上拓展商业边界:总建面约8.5万㎡,拟建设街区式商业及办公塔楼,配备3层地下室、近900个标准车位,将构建江景、港口码头和公园商业交织一体的空间形态,以文化、体验、探索、社交为内核,塑造成集岭南文化、现代艺术及国际潮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新标杆。
![]()
在定位方面,太古仓并未盲目追随CBD的奢侈品发展路径,而是以日落经济+工业风+潮流范为核心,确立城市滨水文化客厅的差异化路线,将工业遗产+珠江景观的优势与多元业态深度绑定。
这一定位精准契合广州“一江两岸三带”规划:与天河路商圈标准化购物中心不同,太古仓的红砖墙面、水岸露台在日落时分自带氛围感,催生出独特的场景商业模式。
![]()
项目效果图,图源:太古仓壹号
啤酒屋&餐吧聚焦轻社交场景,精酿啤酒搭配特色西餐,成为三五好友围坐赏江景的首选;夜幕降临后,Livehouse开启夜生活模式,摇滚、民谣现场演出持续至凌晨2点,热度不散;码头停靠的游艇则为珠江夜色添了亮色。
![]()
图源:太古仓壹号
这种工业风载体+潮流化业态的创新搭配,既摆脱了纯文旅景区的单一属性,又靠体验-消费的良性循环破解了只逛不买的痛点,构建出独一无二的滨水商业生态。
地段与交通25(分):20分
地段与交通上,太古仓地处海珠区革新路滨江黄金地段,西临珠江、东接工业大道,距离地铁8号线沙园站A出口,步行10-15分钟就能到达,5站直达天河,自驾游客可通过工业大道快速接入内环。
![]()
这里更坐拥太古仓游艇码头这一稀缺滨水资源,隔江对望聚龙湾太古、白鹅潭CBD,地段优越。
不过目前周边革新路老旧小区较为集中,配套环境有待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客群的消费体验。
![]()
夜经济主导年轻人较多
太古仓壹号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品牌与客流(30分):25分
太古仓的紧紧围绕体验型消费这一核心,形成了“夜间客流爆发、日间客流蓄水”的独特规律。
太古仓在保留原有码头仓库红砖建筑风格的前提下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形成了四大特色区域,实地踩盘时能清晰感受到各区域的独特氛围。
![]()
1-2号仓的餐饮与酒吧区最是热闹,下午5点多已陆续有客人,户外露台摆着复古藤椅,红砖墙面爬满绿植,傍晚灯光亮起后浪漫感直接拉满。
![]()
图源:广州日报
3-4号仓的文化创意区,则自带一股文艺气息。太空间、拾叁唐,还有 MAO与风马民谣,都聚集在这片区域里。在这里,从livehouse剧场看完演出,转场去酒吧小坐,完全不用绕远路,动线格外顺畅。
![]()
5-8号仓的太古仓电影库是文艺青年最爱,红砖拱门搭配复古灯箱,候场时还能在门口的老码头照片墙前打卡,在 MR.ROCKY看日落,更是把浪漫拉满。
![]()
沿江码头的滨江休闲带则是散步遛弯的好去处,集装箱改造的餐车飘出柠檬茶香,不少人拿着饮品坐在木长椅上看江景,321米长的原始岸线保留着老码头的韵味。南广场的太古仓游艇静卧江畔,与岸边红砖建筑群相映,勾勒出老码头的摩登与浪漫。
![]()
图源:广州日报
品牌策略上,太古仓既通过粤语脱口秀、栋笃笑等在地化演艺激活空间活力,又以码头市集为载体 —— 保留充满老广州记忆的传统美食,同时与周边高端餐吧形成互补,满足不同群体的体验需求。
这些多元业态的组合不仅让太古仓的体验感更丰富,其商业成效也十分显著:去年周末日均客流量为3-4万人次,节假日峰值突破6万人次,租金水平比周边保利时光汇等商业体高出40%-60%。 (数据来源:广州日报《太古仓:从码头老货仓到艺术休闲地标》)
而这一成熟的业态生态,将随太古仓壹号的落地迎来扩容升级。
![]()
项目单独规划了7栋独立商业楼,还有下沉庭院、沉浸式街区等独特设计,打造广州首个港口文化主题艺术休闲商业地标,里面会做创意文化、展示展览、文化演出、时尚休闲还有游艇这些业态。
![]()
图源:太古仓码头
在招商方面,太古仓壹号重点招商的业态丰富多样,涵盖特色餐饮、文化休闲、商业零售等领域。据中购联数据,目前项目汇聚了45个特色品牌,形成“30%首店+40%旗舰店+30%本土品牌”的组合,年客流量突破800万人次。
![]()
livehouse+烟花秀Chill到爆
全面释放“青和力”
运营与细节(20分):16分
太古仓运营的核心在于将静态建筑转化为动态场景,通过高频率、强主题的活动持续激活客流,其中3仓早已被定位为多功能滨水展厅,除了Cartier寻踪豹影”主题派对,LV、乐高、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国际大牌都曾在这里举办新品发布、艺术展览。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太古仓:从码头老货仓到艺术休闲地标》)
除此之外,这个月还有万圣节复古金曲夜、majiko十周年纪念巡演、九宝乐队究极之境巡演-广州站等活动。
![]()
截至2024年底,太古仓已完成前仓主仓群的升级改造,通过两轮招商,成功引入太空间livehouse、MAOlivehouse、拾叁唐、风马民谣等特色商户。
![]()
老广把这里当作日常休闲地,喝早茶、看Live、逛夜市;外地游客则把这里列为广州必打卡点,为了一场日落、一场演出专程而来。
除了商户与客流运营,活动营销更紧密围绕港口文化+季节节点展开,例如秋季威士忌品鉴周精准触达高净值客群,冬季灯光秀跨年夜搭配烟火秀更是成为广州热门的跨年地点。
![]()
图源:小红书
细节服务方面,沿江步道的木长椅、扫码可借的充电宝等细节,都体现出运营的人文关怀。
但不足之处也客观存在:部分仓库内部通道宽约1.5米,高峰期容易拥堵。
![]()
![]()
从旧仓库到顶流地标!
太古仓未来还能如何突破?
综合得分(100分):81分
太古仓凭借“历史活化+滨水商业”的创新模式,在广州商业市场开辟了独特的“反同质化”道路。
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工业遗产转化为不可复制的场景IP;
二是通过“夜经济+日间体验”解决全时运营难题;
三是依靠高频次活动维持持续热度。
从城市价值角度来看,太古仓不仅推动了海珠滨江板块的商业升级,更成为广州一江两岸文旅经济的关键节点,与广州塔、白鹅潭共同构成滨水消费金三角。
未来的增长潜力,集中在太古仓壹号复建区的补位升级——这个项目规划了港口文化博物馆、演艺中心等业态,将直接填补日间文化体验的空白。
![]()
若能解决停车位不足、文创IP本土化等问题,太古仓有望从夜经济地标升级为全时微度假目的地。
对于广州而言,太古仓的成功更是提供了宝贵的城市更新范本:城市旧改无需大拆大建,当历史肌理与商业逻辑达成平衡,老建筑就能成为激活城市商业活力的新引擎。
那么,你认为太古仓扩容后,能否真正成为广州商业最独特的“记忆点”,让更多人因记忆而来、为体验停留?
![]()
今日话题 | TOPIC
你认为广州太古仓码头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独角Mall经典栏目——Mall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独角Mall经典栏目——品牌Sight:
| | | | | | | | | | | | | | ......
独角Mall经典栏目——独角Voice: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