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爆破与冷冻西兰花:傲慢底色下的品牌溃败
2025 年 9 月的品牌舆论场,两场 “自杀式塌房” 以近乎荒诞的方式刷屏: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点燃烟花爆破,将 “无痕户外” 的品牌承诺碾为灰烬;西贝用冻龄超一年的西兰花制作 “现做儿童餐”,遭质疑后非但未致歉,反而强硬回应 “不存在预制菜,仅为工序前置”。
这两场危机的本质如出一辙:品牌陷入 “精英崇拜” 的陷阱,立于高楼俯视主流人群,用自身的精英逻辑篡改大众的真实需求。户外爱好者的主流诉求是对自然的敬畏,家长的核心关切是孩子入口食材的新鲜安全。 这些亿万普通人的朴素期待,全被品牌的 “精英优越感” 彻底无视,仿佛 “主流人群的需求不配进入高端品牌的视野”。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生成式 AI 已能精准捕捉主流用户的情绪反馈,品牌本可通过数据察觉 “漠视大众” 的风险,却仍执着于 “精英圈层的认可”,忽略 “沉默的大多数” 的诉求 。
这恰恰指向 AI 时代的核心命题:技术越能放大影响力,越该摒弃精英崇拜,将对主流人群的尊重与同理心作为不可突破的底线。
AI 浪潮下的情感拷问:技术是工具,不是冷漠的借口
当技术飞速迭代重构商业逻辑,不少品牌陷入的并非 “唯效率论” 陷阱,而是更深层的 “精英崇拜” 误区:它们以 “高端定位” 切割大众需求,用 “精英审美” 替代主流偏好,最终与亿万普通用户形成情感断层。
AI 本可成为连接主流人群的桥梁,却被精英视角用成了 “筛选用户” 的工具。算法能捕捉 用户消费能力的表层数据,却被用来强化 只服务高净值人群 的偏见,忽略 普通用户也想享受有尊严的消费;能锁定主流市场的规模,却被用来设计符合精英想象的产品…
真正的技术向善,是用技术俯身贴近主流人群,而非用技术抬高精英门槛。
3历史的镜像:日本泡沫破碎后的平民品牌启示
这种“精英崇拜、漠视主流”的困局,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就有过教训。东芝等巨头沉迷“高端技术壁垒”,却看不见普通家庭“需要性价比高的实用家电”的需求,最终因脱离主流市场而衰落。
而优衣库、无印良品则逆势崛起。优衣库用 490 日元的 HEATTECH 内衣、990 日元的摇粒绒外套,解决“经济下行期既要保暖又要体面”的大众痛点;无印良品以“无品牌的品牌”姿态,用极简设计与合理定价回应普通人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它们不沉迷高端叙事,而是扎根于“无数主流用户的托举”。
两种结局清晰印证:经济调整期能活下来的品牌,永远属于平视主流人群的创造者。
这一逻辑,在当下的中国同样适用。
中国市场的突围者:从 “精英切割” 到 “主流共情”
当中国消费指数持续下行,拼多多、蜜雪冰城、老乡鸡等品牌的崛起,本质是一场 “摒弃精英崇拜、拥抱主流人群” 的革命。它们的成功从不是 “低价内卷”,而是用技术与产品回应 “主流人群渴望被尊重” 的核心诉求。
拼多多不搞 “精英电商” 的套路,而是用 “社交裂变 + 工厂直连” 模式,让普通用户也能 拼单买到便宜好货,AI 算法不是用来筛选高消费用户,而是用来降低 主流人群的购物成本,“拼团砍价” 不仅是省钱,更是让普通人感受到 消费也能有参与感。
蜜雪冰城不追逐 “网红高端茶饮” 的精英定位,而是自建糖厂、冷链,把柠檬水成本压到 1.5 元,让 “3 元冰淇淋” 成为全民消费的起的社交货币 —— 这不是 “低价低质”,而是让主流人群 不用踮脚也能享受美味和社交尊重。
老乡鸡用 “超市柜台现做” 的透明场景,回应普通家庭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不搞复杂的技术术语包装,只让大众 “看得见、吃得放心”。
就连蔚来这样的高端品牌,也在调整姿态。它没有放弃技术和审美,但不再执着“精英专属”。乐道 L60 以 20 万出头的价格进入家庭主流区间,换电网络下沉到县域,解决的是“找不到换电站”的普遍痛点。蔚来的转身说明,高端高质并不等于远离大众,而是用技术解决普通人的实际难题,让更多人享受到美好生活。
复旦发展研究院十年调查显示,当前消费的核心变化是 “主流人群掌握话语权”:无论是买奶茶的年轻人,还是计划换车的家庭,都不再追捧精英推荐的产品,而是选择懂自己需求的品牌,“被理解、被尊重” 成了消费决策的第一标准。这些品牌的共性,就是摒弃 用精英视角教育大众” 的傲慢,转而成为 用主流视角服务大众的伙伴。
周期之下:从技术到情感的品牌生存本质
从传统商业到 AI 时代,从经济上行到经济下行,品牌竞争的底层逻辑始终未变:
精英崇拜决定短期光环,主流共情决定长期寿命。
繁荣期,精英品牌或许能靠“高端标签”吸引流量;下行期,只有贴近主流人群、回应大众需求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AI 时代更是如此:技术越先进,越要用来共情主流,而非强化精英壁垒。
始祖鸟、西贝的溃败,是漠视主流的必然;优衣库、拼多多的成功,是共情大众的结果;蔚来的转身,是从精英切割到主流拥抱的觉醒。
技术会迭代,周期会更迭,但主流人群“需要被尊重”的情感逻辑不会变。能穿越所有变革的,从来不是最精英的品牌,而是最懂主流的品牌。
本文豆包、GPT亦有贡献
钱文颖,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案例智库、引力场实验室发起人
主导和参与编写过多本畅销经管商业案例集和国家重点行业蓝皮书,如 《创业裂变:从0到1,从1到N》《走向数字经济》《四轮驱动:中国汽车 产业数智化创新之路》《中国汽车电子商务发展报告(蓝皮书)》等。历任嘉宾商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新型案例负责人、 易观智库行业研究总监、字节跳动高级营销专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