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重塑设计流程,设计师应具备跨界思维与洞见能力,与时俱进,拥抱技术,创造更多可能。
——设计师·邵唯晏
10月23日,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中国美术学院、梦天家居、网易家居联合发起“木作美学研究院”,唐山分院成立仪式圆满举行。
![]()
特邀嘉宾:邵唯晏
竹工凡木设计研究室创始人
台湾交通大学建筑博士
DRD设研院院长
“2025年的当下是一个很焦虑的时刻——国际关系、科技发展、AI介入、市场变动……大家都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思考一种可能性。”邵唯晏老师在木作美学研究院唐山分院成立仪式上分享的开场白,精准道出了当下设计师的集体心境。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他以其近年来的AI实战经验,为现场设计师们“规划”了一条清晰的进化路径,引起了现场设计师们的强烈共鸣与阵阵掌声。
邵唯晏·分享内容精选
![]()
分享伊始,邵老师从“木”引入话题,以《AI对设计产业冲击与未来趋势》为主题,阐述自己对设计的思考与感悟。他基于一年80余场全球巡讲的观察,提出“轻量化年代”将成为未来5年设计、地产、商业的主流方向,其特征表现为包容、动态、轻巧、随机应变、开放式的发展模式。
分享中,邵老师谈及设计行业的本质变革。“AI不会取代设计行业,但是会用AI的设计师可能会把不会用AI的设计师洗牌洗掉”。并举例在其参与的一场比赛中,使用Ai的选手在方案质量、输出速度和系统性呈现上明显胜出。邵老师强调,未来设计师的竞争力在于洞见能力,“设计这个行业没有标准答案”。
![]()
邵老师认为,“AI的引入促使设计师思维方式更加开放,由于AI能产生许多非传统甚至异想天开的方案,让设计师需学会摆脱惯性思维,拥抱多样化。”
并指出:“设计脉络演进,从1890-1945年的‘形随机能’,到2000年后的‘形随能量’,再到当下的AI时代,设计发展具有清晰的演进轨迹。”
在工作流实战应用中,邵老师演示了将“哆啦A梦”与“皮卡丘”融合生成“皮卡多啦”的创新过程。他强调:“随着AI迭代生成次数的增多,创意的秩序与能量半径就会不断扩张,就有机会涌现出可落地的‘创造力’。”
最后,邵老师以 “在未知的未来,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强调“做中学”的务实态度作结,鼓励在场设计师们,在设计与人生中执着追寻热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