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仅有十五年(1918-1933),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占据关键位置。它的诞生、挣扎与消亡,始终指向一个深刻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本可避免?
![]()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的著作《魏玛共和国1918~1933》,以881页,65万字的篇幅为德意志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树起了一座纪念碑。书中不仅记录了共和国的兴衰历程,更刻画了那些竭力守护民主却终告失败的人物群像。
![]()
诞生于一战废墟之上的魏玛共和国,自伊始便背负着战败的耻辱与凡尔赛的阴影。《凡尔赛和约》剥夺德国八分之一国土与全部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并强加巨额赔款——这笔最初定为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后增至2260亿,被列宁斥为“骇人听闻的掠夺性和约”。
![]()
在此危局中,三位关键人物奋力支撑共和大厦。 . 首任总统艾伯特主持制定《魏玛宪法》,维护了共和国的稳定,却于1925年猝然离世,年仅54岁,共和国失去了重要支柱; . 外交部长施特雷泽曼凭借卓越外交手腕,推动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使法军退出了鲁尔地区,结束了恶性通货膨胀,实现法德和解并获诺贝尔和平奖,却于1929年10月3日,去世,年仅51岁,他是魏玛“国内外政治中不可替代的政治家”; . 魏玛共和国两任总统艾伯特、兴登堡,分别代表着共和国的机会和共和国的没落。继任的兴登堡总统以个人威望压制希特勒,试图“将盗猎者变为守林人”,1934年8月2日,当兴登堡去世,希特勒独裁道路上的最后防线瓦解,魏玛共和国时代落下了帷幕……
![]()
![]()
![]()
经过15年动乱,内阁更迭达20余次的魏玛共和国终于宣告解体。唯有希特勒评价说,属于我们的时代到来了
![]()
温克勒的巨著是一本关于魏玛这个“首个德意志民主国家的完整描述”,在书中可以了解德国,了解那时的世界,它以丰富史料勾勒出魏玛共和国的完整图景:它虽仅存十五载、却更迭了二十届内阁,留下深远的宪政遗产;书中刻画人物如魏玛的历任总理谢德曼、库诺、布吕宁、施莱谢尔...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实的历史记录作为支撑;而《魏玛宪法》的精神仍在当代德国基本法中找到它的身影,而共和国最后的失败是复杂的,在内外交困中,民主制度该如何应对危机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
书籍:魏玛共和国1918~1933
作者:【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译者:杨丽 李鸥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