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对于茅台而言,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换帅本身,而是如何在周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变革中实现价值跃升。
10月25日,茅台集团突发重大人事变动——掌舵仅18个月的张德芹卸任董事长,由贵州省能源局原局长陈华接任。这场“五年四度换帅”的权力更迭,不仅折射出这家白酒龙头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的战略焦虑,更将“稳价”与“转型”的双重压力推至台前。
从习酒功臣到茅台掌门人,张德芹的任期为何戛然而止?能源系统出身的陈华又将如何应对白酒寒冬?这场跨越行业的“换帅风暴”,正牵动着资本、渠道与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五年四度换帅,茅台管理层为何“坐不住”?
茅台集团的“换帅频率”在业内堪称罕见。从2020年高卫东接棒李保芳,到2021年丁雄军临危受命,再到2024年张德芹回归,直至此次陈华空降,茅台集团董事长职位五年间四次易主,平均任期仅15个月。
高频次的人事更迭,折射出茅台在特殊历史坐标下的复杂处境。
2024年,在茅台前掌门人丁雄军推行直销改革、跨界营销引发争议之际,张德芹以“懂酿酒、懂市场”的口碑回归,被寄予“回归主业、稳定渠道”的厚望。他上任后迅速调整战略,安抚经销商,推动批发渠道营收增速反超直销,半年内国内经销商净增137家至2280家。
其实,这些举措看似“回归传统”,实则暗藏危机——当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茅台的“稳价”目标与市场现实产生剧烈冲突,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张德芹的任期,是茅台“稳健”与“动荡”并存的特殊时期。
作为茅台内部培养的“技术派”,张德芹的职业生涯与茅台深度绑定。从技术员到酒库主任,再到习酒董事长,他主导了习酒从10亿到200亿的跨越式增长,推出窖藏1988等爆款单品,被誉为“最懂酿酒和市场的董事长”。
回归茅台后,他延续了“质量优先”的铁律:在股东大会上明确“产量、效益、速度皆服从质量”,砍掉冰淇淋等跨界业务,聚焦白酒主业,推动“三个转型”——客群转向新兴产业从业者,场景开发商务消费与亲友聚会。
这些举措在短期内稳定了经销商情绪,却未能扭转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的趋势,“稳价”失败或成为张德芹离任的核心导火索。
今日酒价数据显示,张德芹上任时飞天茅台原箱价2780元/瓶、散瓶价2560元/瓶,至2025年10月已跌至1755元/瓶和1730元/瓶,跌幅超30%。
更严峻的是,多款产品出现价格倒挂,市场担忧1499元官方指导价即将失守。股价同样承压,贵州茅台市值较其上任时缩水超3000亿元,跌幅超10%。
张德芹的困境,本质上是茅台战略取舍的缩影。短短18个月后,其稳价举措未能阻挡飞天茅台价格“跌跌不休”,股价较上任时缩水超10%,市值蒸发3000亿元,或最终成为其离任的导火索。
其实,茅台换帅,从来不是简单的人事更迭,而是战略方向的重新校准。张德芹的离任,标志着茅台进入“稳价优先”的新阶段。
前任董事长丁雄军任内,茅台推行激进改革:155亿元扩产、上线i茅台直销平台、跨界冰淇淋/咖啡/巧克力,虽创新但争议不断。直销渠道收入占比一度达45%,却引发经销商不满;跨界营销被质疑稀释品牌价值。
张德芹上任后迅速“纠偏”:直销渠道增速放缓,批发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9.73%,经销商数量止跌回升,六年首次净增。“回归经销商”的策略,虽稳定了渠道关系,却也削弱了茅台对终端价格的掌控力。
当然,茅台的每一次掌舵人更迭都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行业周期、地方经济、企业战略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当“能源人”跨界执掌白酒龙头,茅台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茅台换帅,不仅仅是人事更迭
2020年,高卫东接任董事长,推行扩产、直销改革、跨界营销等举措,虽创新但也引发经销商不满;2021年,丁雄军上任,继续推进直销渠道建设,上线i茅台App,发展冰淇淋、咖啡等跨界业务;2024年,张德芹回归,强调“质量优先”,收缩跨界业务;2025年,陈华接任,面临稳价、转型双重压力。
频繁的人事变动自然带来战略连贯性的缺失。
例如,张德芹上任后叫停的跨界业务,恰是丁雄军任内重点推进的“年轻化战略”;而经销商数量的反弹,也与高卫东、丁雄军时期“削减经销商”的改革方向形成对比。
“换帅—改革—调整—再换帅”的循环,恰恰反映了茅台在行业变革中的战略探索与试错。每任董事长上任后,均需重新梳理渠道关系、调整市场策略,导致改革举措难以持续深化。接任者陈华,是否会如何延续此前的战略,又会如何革新?
陈华的履历与茅台看似毫无交集,却暗藏深意。这位1972年出生的贵州盘州人,拥有工程硕士学位,职业生涯始于煤矿企业,从盘江矿务局技术员起步,历任盘江煤电集团副总经理、林东矿业总经理、六盘水市副市长,最终升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其跨界路径与茅台前董事长李保芳(从政府官员空降)有相似之处,但能源与白酒的行业跨度更大,挑战更甚。
跨界任命在茅台历史上并非孤例。2020年,时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的高卫东接任董事长;2021年,贵州省能源局原局长丁雄军转任茅台。但此次陈华的接棒仍引发诸多疑问:能源系统管理者如何快速掌握白酒行业特性?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非行业出身的领导者能否稳住茅台基本面?
近年来,社会消费疲软叠加行业周期调整,高端白酒市场面临需求收缩、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多重压力。以飞天茅台为例,其市场价与出厂价的巨大差额曾是茅台的“护城河”,但如今价格持续下跌已动摇这一优势。
从短期看,茅台需要解决的是“价格稳定”问题。这需要控制市场投放量,调整经销商政策,同时通过品牌营销强化“消费品”属性,弱化“金融属性”。从长期看,茅台需要回答的是“战略方向”问题——是继续做“大而全”的综合性酒企,还是聚焦“强而精”的核心单品?是继续横向跨界拓展,还是深耕垂直领域挖掘价值?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茅台的每一步都牵动市场神经。无论是价格体系的重构、渠道改革的深化,还是战略方向的明晰,都需要新任管理层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
为什么茅台新任掌舵人是陈华?这位从能源系统跨界而来的“非典型酒业人”,又将如何引领茅台穿越行业寒冬?茅台能否穿越周期,实现“稳价、转型、增长”的平衡,不仅考验新帅的能力,更考验整个行业的智慧与定力。毕竟,在周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变革中实现价值跃升,才是茅台穿越寒冬、再攀高峰的关键。
价值共鸣,郎酒会员尊享酒敬同好与热爱
易方达15只绩优基金领跑年化收益
直击徐福记新春年糖发布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