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王熙凤嘴狠心硬,满府的下人没有不怕她的。唯独有一个人,敢和她叫板。
说句心里话,贾府里王熙凤是能把天都掀翻的人物,平常大家见了她,都是低着头,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生怕一句话说错就要倒霉。
可你要真细琢磨,其实有个人偏偏不一样,这个人就是平儿,平儿不是那种只会点头哈腰的丫头。
她是凤姐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更是凤姐最信得过的人,可她跟凤姐的关系,远不是“主子和下人”那么简单。
你要说她不怕凤姐吧,也不对,她心里也有忌惮;但你要说她怕到骨子里吧,更不对,她有自己的主张,也敢提意见。
你看,贾府里最热闹的时候,往往就是探春开始理家那阵子,那天,院子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在议论新官上任三把火。
探春一上来就要改革,许多旧规矩都要推翻,偏偏这些规矩有的是凤姐亲手定下来的。
按照常理,平儿该是第一个反对的,但她不仅没反对,反而帮着探春把新规矩理清楚,还当着众人面把凤姐的面子护住。
当时屋子里气氛紧张,有些婆子甚至小声嘀咕,觉得平儿是不是“吃里扒外”。
可平儿不慌不忙,跟大家说:“太太定的规矩是为了大家好,眼下新世道了,二姑娘想得也周全,都是为府里着想。”
这话一说,既没让凤姐下不了台,又让探春顺利推行了改革,凤姐那会儿坐在榻上,脸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其实明白:这平儿是真懂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帮自己,什么时候该提醒自己。
再有一回,凤姐病得厉害,府里正闹着茯苓霜和玫瑰露不翼而飞,事情闹大了,凤姐气得直咳嗽,主张要用严刑逼问。
屋里丫头们一个比一个发抖,没人敢吭声,这时候,平儿却站了出来。她没有大声嚷嚷,也没拍桌子,就是轻声细语地劝凤姐:“太太,您身子要紧,这点小事不值得动气,何苦和小人结仇呢?有些事,放一放,反倒能让大家服气。”
这话凤姐乍一听,脸色沉了两分,眼神里却露出一丝松动,平儿见状,赶紧接着说:“我去查,查明白了就告诉您,咱们不冤枉一个人。”
说完她还真就亲自查案,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帖帖,既没让丫头们受苦,又没让凤姐丢了威风。
凤姐事后在床上闷了一会儿,反倒轻轻叹了口气,嘴里嘀咕:“还是你懂我。”那一刻,屋里静悄悄,只有平儿倒水的声音,谁也没再多说什么。
还有一件事,贾琏背着凤姐,偷偷把尤二姐娶进门,凤姐知道后大发雷霆,整个宁国府鸡飞狗跳。
按理说,平儿是凤姐的人,这种事应该跟着凤姐一起收拾尤二姐才对,可平儿没那么做,她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她看着被凤姐折腾得几乎要死的尤二姐,悄悄地送去吃的、用的,还在背后安慰尤二姐:“人在屋檐下,咱们都不容易,你要撑下去。”
这事凤姐不是不明白,但她表面上一句话都没说,她其实心里清楚,平儿这么做,不是为了对抗自己,而是为府里留点情面。
她知道平儿心软,不忍心看到人被逼到绝路,说到底,平儿的善良和胆识,是凤姐最看重的东西。
其实,凤姐和平儿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凤姐再厉害,也需要有人能给她提个醒、说句公道话;平儿再低微,也懂得什么时候要坚持原则,不让自己失了底线。
外头看热闹的人只觉得平儿“有福气”,可只有她和凤姐心里清楚,这种福气,是靠胆量和本事换来的。
要说平儿敢跟凤姐叫板,靠的不是冲动,而是分寸和智慧,她知道什么时候该顺着凤姐,什么时候要“拦一拦”。
她不会当面顶撞凤姐,也不会背后使坏,而是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守住了底线,凤姐嘴上说“我收拾你”,其实心里早就离不开这个人了。
在贾府这样的地方,人人都怕得罪主子,只有平儿敢在大事上讲真话、小事上帮着圆场。
她的“叫板”,不是硬碰硬,而是用温和的方式让凤姐看到另一个角度,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凤姐回过神来,有时候一个决定能让整个府里风平浪静。
所以,别看王熙凤再厉害,她身边最不能缺的,就是那个敢和她叫板的平儿,她们的关系,比主仆更深,比姐妹更近。
一个是贾府的风暴眼,一个是风暴里的定海针,王熙凤再狠,也只有在平儿面前,才会卸下盔甲,露出一点人味来。
贾府里的人情冷暖、明争暗斗,最后留下的,不是那些只会唯唯诺诺的人,而是敢在风头浪尖上,坚持自己的人,平儿,就是那种人。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