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春节冷不冷,看九月初七”,今日九月初七,今年冬天冷到哭吗?

0
分享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民间素有“春节冷不冷,看九月初七”的说法。这一农谚源自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总结,认为九月初七的天气状况可以预示冬季乃至春节期间的冷暖趋势。那么,今年的九月初七究竟透露出怎样的气候信号?2025-2026年的冬天是否会如传言般“冷到哭”?让我们结合气象科学与传统智慧一探究竟。


一、农谚背后的气候逻辑

“九月初七晴,春节暖如春;九月初七阴,冬衣不离身”的谚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大气环流变化的朴素认知。从现代气象学角度看,农历九月正值寒露、霜降节气,此时西伯利亚冷空气开始活跃,若九月初七出现阴雨天气,往往意味着东亚大槽加深,冷空气南下频繁,这种环流模式具有持续性,可能预示冬季偏冷。反之,若当日晴朗干燥,则表明副热带高压尚未完全撤退,冷空气势力较弱,冬季偏暖概率较大。

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今年九月初七(2025年10月27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呈现“秋高气爽”特征: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达20-25℃,江南部分地区甚至突破30℃;而西南地区受弱降水系统影响,云贵川局部有小雨。这种“北晴南阴”的格局,与传统农谚的单一判断标准形成有趣对比。


二、冬季气候的多元影响因素

1. **拉尼娜现象潜在影响**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监测显示,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拉尼娜事件有65%概率在2025年冬季形成。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易偏低,尤其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例如2008年初南方雪灾、2021年“霸王级”寒潮均发生在拉尼娜背景下。

2. **北极涛动与西伯利亚高压**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指出,今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较常年偏少15%,可能增强冬季北极涛动负相位事件,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这种情形下,冷空气南下强度与频次将显著增加,2016年1月的“世纪寒潮”便是典型案例。

3. **积雪反馈机制**

欧亚大陆秋季积雪面积已被证实与我国冬季气温呈负相关。卫星监测显示,2025年9月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率较常年偏多20%,可能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进一步加剧冬季寒冷。


三、专业机构的冬季预测

综合多家权威机构预测:

- **中国气象局**:预计2025/2026年冬季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0.5-1℃,其中华北北部、东北、江南西部等地偏低幅度可能达1-2℃。

-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2月至次年2月,东亚地区出现“冷冬”的概率较常年提高30%,尤其1月中下旬需警惕强冷空气过程。

- **日本气象厅**:强调“阶段性严寒”特征,认为春节前后(2026年1月底至2月初)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冷冬”已非持续低温的概念。2025年冬季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跷跷板模式——12月气温或偏高,但2026年1月后寒潮强度将显著增强。

四、历史相似年份对比

通过对比相似气象条件的年份,可发现若干规律:

- **与2015/2016年冬季对比**:当年同样存在强拉尼娜事件,全国平均气温偏低1.3℃,共发生11次寒潮过程。2025年环流特征与之相似度达70%。

- **与2007/2008年冬季对比**:该年春节前南方遭遇持续低温雨雪,交通大面积瘫痪。当前青藏高原积雪状况与2007年秋季相近,需警惕类似灾害。

- **与2020/2021年冬季对比**:虽同属拉尼娜年,但因全球变暖累积效应,极端低温幅度可能不及2021年1月的-25℃(北京)记录。

五、民生应对建议

面对可能出现的寒冷冬季,建议从以下方面提前准备:

1. **能源保障**:北方供暖地区可考虑提前检修管道,南方家庭宜备足电暖设备。国家发改委已要求煤炭企业保持120%的库存保障率。

2. **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发布预警,建议冬小麦种植区采用“深播+覆膜”技术,南方露地蔬菜可搭建简易大棚。


3. **交通出行**:交管部门将重点监控G4京港澳、G60沪昆等易结冰高速路段,建议春运期间关注“低温预警通道”实时信息。

4. **健康防护**:疾控中心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室内外温差,建议佩戴围巾避免颈部受寒。

‍ 结语

“九月初七”的农谚虽非精密科学,但其反映的气候相关性仍具参考价值。结合今日天气实况与专业预测,2025-2026年冬季我国大概率遭遇“前暖后冷”的天气格局,春节前后存在强降温风险。然而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冷冬”更多表现为温度波动加剧而非持续严寒,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正如中国气象局专家所言:“与其纠结‘冷到哭’的民间说法,不如关注每周更新的气象预警,以科学态度做好动态防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致家族崩塌!儿女留学被拒签,生意崩盘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致家族崩塌!儿女留学被拒签,生意崩盘

阿莱美食汇
2025-11-11 01:53:52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半岛晨报
2025-11-09 20:30:03
惨败布伦特福德,埃迪·豪对12万周薪巨星生疑!全场被虐引怒批

惨败布伦特福德,埃迪·豪对12万周薪巨星生疑!全场被虐引怒批

澜归序
2025-11-10 11:54:07
四大家族齐聚,唯独李嘉诚家族缺席全运会火炬接力,透露了什么?

四大家族齐聚,唯独李嘉诚家族缺席全运会火炬接力,透露了什么?

林小明商业评说
2025-11-10 21:07:33
刘强东入局换电:京东5万开卖“网约车神车”,88秒补能500km

刘强东入局换电:京东5万开卖“网约车神车”,88秒补能500km

智能车参考
2025-11-10 20:49:37
就在今天!11月11日凌晨女排传朱婷、吴梦洁、李盈莹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1日凌晨女排传朱婷、吴梦洁、李盈莹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11 04:56:01
印尼雅加达清真寺爆炸案增至96伤,17岁男学生疑遭欺凌后犯案。

印尼雅加达清真寺爆炸案增至96伤,17岁男学生疑遭欺凌后犯案。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0 10:27:03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大国纪录
2025-11-10 09:28:06
蛋白吃得好,八十不服老!这三样高蛋白,比吃肉还补,关键还便宜

蛋白吃得好,八十不服老!这三样高蛋白,比吃肉还补,关键还便宜

江江食研社
2025-10-23 20:30:03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深圳2次被点名!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深圳2次被点名!

深圳梦
2025-11-10 23:57:45
马蓉离开王宝强9年后更美了,走机场不忘秀玉女腿,越活越像明星

马蓉离开王宝强9年后更美了,走机场不忘秀玉女腿,越活越像明星

小小李娱
2025-11-04 09:09:02
超强台风!确认影响江苏

超强台风!确认影响江苏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10 14:10:23
我今年48岁才看透:夫妻后半生,靠的根本不是感情

我今年48岁才看透:夫妻后半生,靠的根本不是感情

老红点评社
2025-11-10 16:42:38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全运最后一舞:首秀3-0又美又能打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全运最后一舞:首秀3-0又美又能打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0 14:41:39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0-30 16:46:24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女子参加婚礼穿包臀裙和黑丝,抢了新娘风头:新郎都不好意思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5 09:11:1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13%,现报8229.270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13%,现报8229.270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2:50:07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追责,郑丽文摊牌两岸关系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追责,郑丽文摊牌两岸关系

时时有聊
2025-11-08 17:32:09
合资燃油车打响反击战 三款新车集中上市 最低仅12.18万元

合资燃油车打响反击战 三款新车集中上市 最低仅12.18万元

车回路转
2025-11-10 15:56:47
31岁女子为嫁高富帅与母亲互殴,女主鞠躬道歉:他出轨了,卖房钱都给他了

31岁女子为嫁高富帅与母亲互殴,女主鞠躬道歉:他出轨了,卖房钱都给他了

潇湘晨报
2025-11-10 11:00:20
2025-11-11 06:23: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317文章数 177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司徒绵:当代美国著名华裔画家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健康
手机
旅游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智能教育的下一个爆点,为什么在家庭?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荣耀X80浮出水面:10000mAh+1.5K直屏,配置也升级了!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