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春节冷不冷,看九月初七”,今日九月初七,今年冬天冷到哭吗?

0
分享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民间素有“春节冷不冷,看九月初七”的说法。这一农谚源自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总结,认为九月初七的天气状况可以预示冬季乃至春节期间的冷暖趋势。那么,今年的九月初七究竟透露出怎样的气候信号?2025-2026年的冬天是否会如传言般“冷到哭”?让我们结合气象科学与传统智慧一探究竟。


一、农谚背后的气候逻辑

“九月初七晴,春节暖如春;九月初七阴,冬衣不离身”的谚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大气环流变化的朴素认知。从现代气象学角度看,农历九月正值寒露、霜降节气,此时西伯利亚冷空气开始活跃,若九月初七出现阴雨天气,往往意味着东亚大槽加深,冷空气南下频繁,这种环流模式具有持续性,可能预示冬季偏冷。反之,若当日晴朗干燥,则表明副热带高压尚未完全撤退,冷空气势力较弱,冬季偏暖概率较大。

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今年九月初七(2025年10月27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呈现“秋高气爽”特征: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达20-25℃,江南部分地区甚至突破30℃;而西南地区受弱降水系统影响,云贵川局部有小雨。这种“北晴南阴”的格局,与传统农谚的单一判断标准形成有趣对比。


二、冬季气候的多元影响因素

1. **拉尼娜现象潜在影响**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监测显示,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偏低,拉尼娜事件有65%概率在2025年冬季形成。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易偏低,尤其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例如2008年初南方雪灾、2021年“霸王级”寒潮均发生在拉尼娜背景下。

2. **北极涛动与西伯利亚高压**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指出,今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较常年偏少15%,可能增强冬季北极涛动负相位事件,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这种情形下,冷空气南下强度与频次将显著增加,2016年1月的“世纪寒潮”便是典型案例。

3. **积雪反馈机制**

欧亚大陆秋季积雪面积已被证实与我国冬季气温呈负相关。卫星监测显示,2025年9月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率较常年偏多20%,可能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进一步加剧冬季寒冷。


三、专业机构的冬季预测

综合多家权威机构预测:

- **中国气象局**:预计2025/2026年冬季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0.5-1℃,其中华北北部、东北、江南西部等地偏低幅度可能达1-2℃。

-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2月至次年2月,东亚地区出现“冷冬”的概率较常年提高30%,尤其1月中下旬需警惕强冷空气过程。

- **日本气象厅**:强调“阶段性严寒”特征,认为春节前后(2026年1月底至2月初)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冷冬”已非持续低温的概念。2025年冬季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跷跷板模式——12月气温或偏高,但2026年1月后寒潮强度将显著增强。

四、历史相似年份对比

通过对比相似气象条件的年份,可发现若干规律:

- **与2015/2016年冬季对比**:当年同样存在强拉尼娜事件,全国平均气温偏低1.3℃,共发生11次寒潮过程。2025年环流特征与之相似度达70%。

- **与2007/2008年冬季对比**:该年春节前南方遭遇持续低温雨雪,交通大面积瘫痪。当前青藏高原积雪状况与2007年秋季相近,需警惕类似灾害。

- **与2020/2021年冬季对比**:虽同属拉尼娜年,但因全球变暖累积效应,极端低温幅度可能不及2021年1月的-25℃(北京)记录。

五、民生应对建议

面对可能出现的寒冷冬季,建议从以下方面提前准备:

1. **能源保障**:北方供暖地区可考虑提前检修管道,南方家庭宜备足电暖设备。国家发改委已要求煤炭企业保持120%的库存保障率。

2. **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发布预警,建议冬小麦种植区采用“深播+覆膜”技术,南方露地蔬菜可搭建简易大棚。


3. **交通出行**:交管部门将重点监控G4京港澳、G60沪昆等易结冰高速路段,建议春运期间关注“低温预警通道”实时信息。

4. **健康防护**:疾控中心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室内外温差,建议佩戴围巾避免颈部受寒。

‍ 结语

“九月初七”的农谚虽非精密科学,但其反映的气候相关性仍具参考价值。结合今日天气实况与专业预测,2025-2026年冬季我国大概率遭遇“前暖后冷”的天气格局,春节前后存在强降温风险。然而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冷冬”更多表现为温度波动加剧而非持续严寒,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正如中国气象局专家所言:“与其纠结‘冷到哭’的民间说法,不如关注每周更新的气象预警,以科学态度做好动态防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鸿章嫁女陪嫁旧木箱,穷女婿用了十年未换,箱底脱落才见夹层

李鸿章嫁女陪嫁旧木箱,穷女婿用了十年未换,箱底脱落才见夹层

张道陵秘话
2025-10-24 10:10:59
50年执教经验的底蕴!81岁根宝半场神奇调整,造上海U20全运队大逆转

50年执教经验的底蕴!81岁根宝半场神奇调整,造上海U20全运队大逆转

上观新闻
2025-11-09 11:03:09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浙江见义勇为钱开红去世,仅41岁,因帮邻居烧伤89%,4个月花百万

浙江见义勇为钱开红去世,仅41岁,因帮邻居烧伤89%,4个月花百万

裕丰娱间说
2025-11-08 09:32:17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半  网友:成了村里的笑话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半 网友:成了村里的笑话

阿SIR观察
2025-11-08 17:57:03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2:34:17
细数那些被省界一分为二的同名镇,为什么不让一让?

细数那些被省界一分为二的同名镇,为什么不让一让?

东江学习社
2025-11-09 00:02:48
女排赛场奇观!教练焦帅全程傻乐当观众,朱婷又打主力又当教练!

女排赛场奇观!教练焦帅全程傻乐当观众,朱婷又打主力又当教练!

乐悠悠娱乐
2025-11-08 15:18:08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荐史
2025-11-09 05:27:56
湖人102-122老鹰!无奈的不是惨败,而是艾顿赛后想念詹姆斯

湖人102-122老鹰!无奈的不是惨败,而是艾顿赛后想念詹姆斯

小彭美识
2025-11-09 13:08:17
3家A股公司火了!获超百家机构调研!

3家A股公司火了!获超百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9 07:48:55
4个老婆,全家移民,享受正师级待遇,潘长江身上哪个标签是真的

4个老婆,全家移民,享受正师级待遇,潘长江身上哪个标签是真的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0-11 11:56:09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13:55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豪门赘婿做野模小三陪已婚富婆

豪门赘婿做野模小三陪已婚富婆

十锤星人
2025-11-07 23:27:50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世界泳联发布全红婵跳水慢动作,揭秘零水花奇迹背后的肌肉控制力

世界泳联发布全红婵跳水慢动作,揭秘零水花奇迹背后的肌肉控制力

大眼瞄世界
2025-11-09 09:43:27
2025-11-09 13:55: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290文章数 177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家居
旅游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