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预料到,一份司法裁决竟会掀起如此深远的教育震荡?
2. 自从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要求高校招生必须遵循“种族中立”原则的重大判决以来,全美顶尖学府的新生构成正悄然经历一场深刻重塑。
3. 最新出炉的数据揭示,哈佛大学即将入学的2029届学生中,亚裔占比跃升至41%,刷新该校历史纪录。
4. 这一比例直观地说明:在今年进入哈佛的学子中,每五人就有两位拥有亚裔背景。
![]()
5. 回溯至平权政策尚在实施的两年前,这一数字仅为25%。
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裔与拉丁裔学生的录取份额出现了显著下滑。
7. 非裔新生的比例从去年的14.5%下降至11.5%,而拉丁裔则从16%急剧缩水至11%。
8. 实际上,这种转变的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在2023年最高法院裁决前,哈佛新生中非裔学生的比例还稳定在18%左右。
9. 如今这一数据已大幅回落,几乎退回到上世纪末的水平。
![]()
外媒报道截图
10. 哈佛并非孤例。这场生源结构的重组正在席卷整个常春藤体系。
11. 普林斯顿大学2029届新生中,非裔学生仅占5%,创下自1968年以来的最低值;耶鲁大学的同类比例也由14%滑落至12%。
12. 显然,这场由联邦司法机构推动的教育变革,正在重塑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生态版图。
![]()
教育公平的重新定义
13. 当种族因素被正式排除在招生考量之外,谁将成为新格局下的受益者或失落者?答案逐渐浮出水面。
14. 对广大亚裔家庭而言,这被视为一次迟来的制度矫正。长期以来,他们在标准化考试中展现出明显优势,却往往需要取得比其他群体高出数十分甚至上百分的成绩才能获得同等机会。
15. 如今,在去除族裔权重之后,他们的学术表现终于得以在录取过程中得到真实体现。
![]()
16. 然而,对于非裔和拉丁裔学生来说,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17. 曾经依赖平权措施争取入学资格的群体,在当前以成绩为核心的选拔机制下,逐渐处于相对劣势。
18. 一个具象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普林斯顿举办的非裔新生迎新会,会场只坐满了一半;而去年同一活动还需临时增设座椅以容纳更多参与者。
19. 这种视觉上的落差,远比统计数据更具情感冲击力。
![]()
2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制度改革还引发了一系列次级效应。
21. 哈佛大学调整了国际生招生策略,并恢复对SAT与ACT标准化考试成绩的硬性要求。
22. 此举提升了招生流程的可衡量性与公开度,但也引发了新的忧虑:来自低收入社区的学生是否因缺乏备考资源而在竞争中进一步落后?
23. 在这场关于公正与机会的大辩论中,有一个现象尤为引人深思:尽管校方不能再直接参考申请者的种族身份,但哈佛正通过强化经济援助计划开辟替代路径。
![]()
外媒报道截图
24.
![]()
外媒报道截图
25. 本年度,有45%的新生完全无需承担学费支出,另有20%为家中首位进入大学的成员。这些指标表明,顶尖高校正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替代方案,以维系校园的社会多样性。
26. 归根结底,这场招生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暴露了一个深层现实:当政策不再允许依据肤色进行倾斜时,真正浮现出来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系统性失衡。
27. 亚裔群体的崛起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深厚的家庭教育理念、高强度投入与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8. 而其他少数族裔面临的困境,则映射出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包括基础教育质量差异、社区资源匮乏以及代际流动障碍等问题。
29. 可见,在通往真正教育公平的道路上,美国仍需跨越重重障碍,前路依旧漫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