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除了少数老年人,以及未成年人之外,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结算。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达到1078.6亿笔,同比增长17.3%;金额达到1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为此,业内人士预测,未来20年内,现金支付将逐步退出,移动支付结算或将取代现金支付。
![]()
现如今,多数居民身边都没有存放太多现金。根据2025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字支付习惯与现金使用调查报告》,全国有7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钱包里"很少或几乎不携带现金";26.5%的人表示,家中的现金储备不足1000元;只有8.7%的人家里有超过1万元的现金储备。
不过,有金融专家则提醒普通家庭:从11月起,最好家里存放6万元现金,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第一,常备现金可应对不时之需
![]()
使用移动支付虽然方便快捷,但也会受制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机没电或欠费、网络信号弱、支付系统故障等原因,无法进行结算支付。而如果身上常备一些现金,就能够从容应对当前的困境。上次我同事奚敏去黄山旅游,发现山区里没有网络信号,幸好她身边带了1000元现金,就能很好的解决在当地住宿和吃饭的问题。
第二,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
![]()
虽然移动支付被广泛使用,但还是有很多场合是需要使用现金的。比如,逢年过节遇到老人和孩子就要送现金红包。参加亲友婚礼,也要送上一个大红包,这样更能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重视。此外,还有现在很多农村集市,很多摊位也是只收现金的。
有一次我去崇明岛玩,在返回上海市区时,发现很多老人路边摆摊卖崇明土特产,价格便宜又新鲜。我想买点带回去,但摆摊老人们不接受移动支付,而只收现金,还好我身边带着几百元,就把崇明的那些土特产买了下来。显然,现在很多特殊场合,还是离不开现金的。
第三,使用现金保护个人隐私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保护个人隐私。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移动支付的每一笔支出都会留下数字痕迹。比如,你每个月叫过几次外卖,去过几次超市,看过几场电影等,都会被移动支付平台所获知。如此一来,个人的隐私就被轻易的泄露出去。而如果使用现金进行结算支付,就不会留下任何记录,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
第四,使用现金可以控制消费支出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习惯使用移动支付,不过在使用移动支付进行消费时无法有效控制支出。往往这个月工资发下来,不到半个月就花完了。而如果家里常备一笔现金,就可以平时生活开销需要多少钱就拿多少。如果觉得前些日子花钱过多了,这几天就可以控制一下消费支出,这样每个月做到收支平衡,略有剩余,就不会为使用移动支付无法控制消费而发愁了。
第五,常备现金能够应付突发灾害
![]()
国内每年都会有一些地区遇到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暂时的断网、断电等故障,这就导致无法使用移动支付进行购物。如果家里常备现金,就可以去附近的超市或便利店购买生活必需用品,以解燃眉之急。所以像一些灾害多发地区的居民,更应该家中常备一些现金。
可能很多人会提出疑惧问,为什么建议家庭应常备6万元现金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家庭月均支出8735元。按照这个标准,6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是5.2万元。如果家里有6万元现金储备,就可以覆盖一个普通家庭6个月的生活开支,这算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上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家庭都需要准备这么多现金,具体金额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